侯宗庆
【摘 要】高中体育是一门不可忽视的学科,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坚强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有助于放松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有效的教學内容,重视开展情感教育,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因此如何形成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最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但是,课堂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对这个课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要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要按照配套的体育教材,明确现阶段教学目标的任务,全面结合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育教师不能只依靠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重视体育课本的引导作用。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率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也需要外界条件的支持,学校要增强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保证体育教学经费充足,并制定专项用款,禁止资金被挪用到其他方面。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建设,为每个班级购买一定的体育器材,为学生的体育课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要加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新老师的教学观念,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薪酬待遇,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加强对高中体育课的重视,使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获得放松的机会。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体育课程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兴趣引导,如果学生对体育课毫无兴趣,那么每一堂体育课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可以想象,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与觉得体育课是累赘的认知中,体育教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在快节奏的高中学习状态下,体育课的时间是学生舒缓压力的黄金时间,所以,体育课程的安排要符合课程应有的效果,使学生通过体育课达到运动的目的的同时释放自己的压力。体育课程分为室外和室内两个部分,既有运动的实践,也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在室内上理论知识课程的时候,死板的内容比文化课更为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多运用故事来引出相关知识。而在室外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体育课堂中,这样才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程内容上设计一些对抗性较强的项目,通过合理运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借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当然,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的体质稍强,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合理引导,使这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起着活跃带动作用,而不是对其他同学进行实力压制。对于体质稍弱的学生,通过对其运动量的适当调整来进行平衡,注意不要让课堂任务的要求超出学生的身体承受范围。这样才能兼顾全部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体育教学得以更好的开展。
三、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
要保证高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必须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为体育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进行调查和分析,准确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体育基础、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对体育课的态度等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分层次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组别;练习时要将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与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统筹考虑,灵活运用,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型的体育比赛或者体育游戏,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最合理的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
四、重视实施情感教育
进入高中,在高考的压力之下,体育课与普通文化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体育课程没有文化考试的压力,学生往往会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对体育课缺乏热情,甚至会因为内容的不适应、动作的不协调,而把体育课视为一种负担。再加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方面的影响,在体育课上就表现出了锻炼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但是体育教学又与其它学科一样,都是一种要求师生之间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所以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一同观看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比赛,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竞技的热情,并且在情感上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语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追求的工作目标,需要长时间教学经验的摸索,提炼,没有捷径可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敢于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切身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和美感。
参考文献
[1]赵法伟,王科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01):93+95.
[2]王友忠 .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成才之路,2014(07):56.
[3]姚丽霞 .探寻有效策略,促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都市家教月刊,2017(02):54.
[4]刘金莲 .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J]卷宗,2015(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