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咏梅
【摘 要】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课堂上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解决,因此学校和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增加小学生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帮助小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团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 作用分析
如何把社团活动与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社团活动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小学美术教师解决在对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社团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他人情绪的影响,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应该教会小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美术作品描绘中去,细致地帮助小学生分析他们的情感,调动小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情绪去进行对美术的学习和创作。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美术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保持时间是无限的,课堂上的时间并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开展课外社团活动,帮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进行美术的学习。比如说,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小学生讲解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让小学生通过对著名画家作品的学习体会到艺术的精髓,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那么小学美术教师和小学生在进行课外社团活动时,就可以让小学生根据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去进行社团活动,根据小学美术教师讲的内容进行活动资料的收集。收集的活动资料可以是著名画家的作品,也可以收集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或者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工艺作品,小学生收集完资料以后,可以把自己收集的信息跟班级学生和教师进行分享,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同时小学生在进行这些作品资料的收集时,也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了解到民族之间、世界之间美术的不同之美,体会到美术学习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二、社团活动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美术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引导小学生的作用,美术来源于生活,如果对于小学美术教师对小学生的美术教学脱离了生活,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创作和审美也将不复存在。小学美术教师加强对小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这些都可以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用社团活动来丰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小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发现自然之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比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授课时,可以帮助小学生发挥联想能力,在讲解对称图形时可以让小学生联想一下生活当中他们所见到的哪些物体或者建筑是对称图形?哪些物体是不规则图形?在展开社团活动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去观察他们所提出的物体是不是像小学生所说的一样,培养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发现美术创作的源泉和素材。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开展社团活动,在活动中让小学生去发现美术中哪些方面的学习可以跟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培养小学生对于周边环境的探知欲望,帮助他们掌握生活技巧和美术技巧,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社团活动可以帮助美术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教育
由于课堂美术教学的时间和教学道具的有限,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展开,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全部学习兴趣。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社团活动,满足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小学美术教师立体化地开展美术教学。比如,小学生在进行手工制作和野外写生课程时,由于学习地点的限制,导致小学生不能充分地进行学习。这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去野外进行美术活动,在活动中小学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分组进行比赛,教师和班级干部作为评审,选出小学生绘画最符合所描写的物品或风景的或者是最有创意的作品,帮助小学生学会去观察野外的景物和事物,让小学生在下笔绘画时有据可画,提高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小学美术教师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
四、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美术教师突破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美术教学时,往往会有一些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可能是小学生缺乏对于美术的理解能力,有可能是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也有可能是小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但是在美术课堂上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小学美术教师去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这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开展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对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地方,可以进行深度的解剖,了解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比如。小学生在进行物品的绘画时,往往会出现绘画出来的物体跟实际的物体不一样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小学。对于事物的观察不够充分,这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对于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事物各个角度都是以怎样的形态来展现的,通过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绘画,提高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
五、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综合素养
我国当前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学时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理念,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对课程的框架和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开展社团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美术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小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实现学习知识、感悟情感、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步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在带来小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时,可以让小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让小学生去组织社团活动的展开,发挥小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小学生可以自己组织变废为宝的手工艺术品制作活动,小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手工工艺品。在进行变废为宝的活动时,活动过程中所以的具体步骤都由小学生自我设计,作品的选定由小学生自己设定衡量标准,完成整个活动。小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一方面提高了小学生对于美术手工制作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懂得换个角度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六、社团活动应该融入人文和教育元素
小学美术教师在设计社团活动时,应该结合教学本地的特色,将本土的文化和特色融入到教学中去,可以增加小学生对当地文化的了解,让小学生学会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同时,小学美术教师除了让小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体会美术带来的乐趣以外,还应该使其附加教育意义。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带领小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让小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到各种知识。例如,在班级,小学生可以开展小鬼当家服务,小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班级进行一日管理,管理班级的环境建设,督促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美化班级的环境。在校园,小学生可以开展小园丁的社团活动,让小学生利于课余时间,用校园的花草组成各种漂亮的图案,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培养小学生热爱校园的意识。同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开展书画展活动,以小学生的创意作品作为展览作品,锻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带来小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可以帮助小学美術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希望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重视社团活动对于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将社团活动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青. 小学美术课外教学活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7.
[2]朱岑岑.课外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175.
[3]沈雅纯.回归生活,找寻美术之花——浅谈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