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妙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建设的内涵,结合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阐述电大教育办学过程中在基本能力建设上的几大硬伤,提出完善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建设的若干路径,最后就提高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建设的质量和实效,提出构建一套监控体系。
关键词: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能力建设;监控
当前,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正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进入一个依托质量、而不是单纯依靠规模求发展的新阶段。为此,电大的发展应牢牢抓住“聚焦内涵,提高质量”这条主线。电大教育的思想观念与工作方式,必须从热衷于“规模扩张”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广播电视大学拥有300多万在校生,但办学规模第一并不意味着在质量、结构、效益方面也是第一。实践证明,片面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忽視办学基本能力的改善,办学质量和效益是无法得到保证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也不能维持长久。所以办学基本能力建设是保障办学质量的基础。
一、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建设的内涵
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建设是根据社会对电大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完善办学过程、保障办学质量和实现办学目标所需要的最根本、最基本的办学条件。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建设的目标,是要围绕电大教育承担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的主体使命这个中心,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投资引导,调动政府、社会各界以及电大系统的力量,形成有利于电大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使电大具备能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办学基本条件,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二、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
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切实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
电大是一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与普通高校相比,电大教育的开展更有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电大高效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世界发展大趋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大学是因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从创立到发展,电大始终坚持追踪信息通信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2]如今,现代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大学已不再主要依托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办学,计算机网络系统、双向视频系统、数字卫星传送与接收系统、多媒体资源开发以及远程教学管理与服务系统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被大量应用到电大教育中,覆盖全国的“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数字化、网络化、交互式的远程教学环境已经形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这给电大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坚持优化电大系统
优化系统建设是增强电大教育后劲的根本,提升系统运作水平是新时期电大教育继续保持优势和特色的保障。不难想象,没有遍布全国的电大组织网络系统,电大教育的优势就无从谈起,电大的发展就无从支撑,电大教育的作为将大打折扣。加强系统建设,做强做大系统,是充分发挥电大系统整体办学功能和优势的基础工程,是电大参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服务大众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由于受到系统内外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电大系统办学的优势正受到削弱,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凝聚力和调控力有所减弱,基层电大教育资源面临重组,系统独立设置的办学体制受到冲击,远程教育的特色受到挑战,系统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系统在巩固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新障碍、新问题,必须认真面对,切实解决,不能回避。
(三)特色打造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电大教育在师资方面,对普通高校存在很大的依靠性,即所谓的“借船出海”。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是:电大汇集了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优秀的教师和专家,组成了专家教授的“国家队”来担任电大课程的主讲,还聘请了地方上水平较高的教师和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来担任辅导教师。其实,换个角度来看,这正折射出电大依赖性办学的弱势,拼盘式做法并不能培育电大办学特色,也不能保证电大办学档次的可持续提高。[5]为此,电大办学必须首先走出普通高校的影子,打造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鲜明的优良师资队伍,依靠自己的师资力量来提高办学质量。电大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明确定位,即所建设的师资队伍是面向基层需要,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不是类似普通高校的研究型队伍。[6]与普通高校相比,电大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必须具备较高的远程教育理论素养和信息素养。
(四)创新建设制度环境
电大教育办学具有开放性和系统性,决定了电大教育的社会化程度较高,需要来自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心,既需要政府的统筹协调和支持,也需要行业、企业和个人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因此,电大教育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电大现行办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五个突出问题:仍然缺乏专门立法和相关立法的滞后;现行教育制度体系仍然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系统内部管理仍然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束缚;办学仍然缺乏自主性;仍然没有形成自身成熟的独特精神和文化传统。这五个方面是电大教育今后改革发展在制度创新上的着力点。进一步而言,电大教育办学制度环境建设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即电大与政府的关系、电大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电大发展与学生发展需要的关系、上级电大与下级电大的权责利关系;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界定电大的法人地位,明确电大的发展定位,调整电大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权利结构。
三、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建设的监控
办学基本能力建设对电大教育有重要意义,这一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有着复杂的环节,涉及人财物等诸多要素,必然要求建立一套严密的监控体系。电大教育办学基本能力建设监控体系构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多元化的监控主体,包括政府主管机构、社会团体、上级电大等都参与监控过程中,特别要求监控主体必须有能力根据监控结果对电大办学进行政策支持、资源支持。
科学设计考核标准,在整个电大系统进入“后评估”发展阶段,电大办学形势已有所变化,办学定位已有所调整,办学条件已有所提升,以前所制定的标准有相当部分内容不能适应新的考核要求,必须进行修订或者需要重新设计一批新的考核标准。
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建议在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设立专门的监控职能机构,负责制度制定以及检查、评估下级电大的办学基本能力建设情况,并切实做好监控信息的落实和整改,对监控目标实施奖惩。
以项目开展来落实监控要求,可以把监控过程与“示范性基层电大创建”和“基层电大发展援助”等项目活动开展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对基层电大办学条件改善的监控。
参考文献:
[1]翟海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6).
[2][4]陈希.2010年全国电大党委书记校长会上的讲话[R].北京:教育部,2010.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