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生 张华强
摘 要:根据高等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分类培养。为适应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应的导师制度也需要补充和完善。借鉴国内外各种导师制的特点,提出构建导师团队在完善导师制度、促进学科交叉、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导师团队的四种工作方式。这种导师制度的改革将有利于形成导师团队协同育人,学生之间协作创新的研究生培养环境。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6-0029-03
Abstract: For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graduate students, the student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academic 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The tutor system should make adjustments to adapt the new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tutor system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utor group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utor system, promote interdisciplinary and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In the meanwhile, four types of work patterns are recommended. Tutors can give cooperative guidance and students can make cooperative research under this tutor system.
Key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utor group; cooperative innovation
教育強则国家强。我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对于高等教育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化,依赖于新兴产业和高技术装备,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纲要的第十九条就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因为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就是要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技术,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都应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一、研究生导师制的演变
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随着研究生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而各有特色。研究生培养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然后逐渐沿袭了德国的师徒式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导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一种学术指导关系,也是一种情感关系、人格关系”[1]。也就是研究生的导师由本科阶段的授课形式转变为个别地指导科研方向与方法,导师个人完成几乎全部指导过程。这种经典的师徒式关系中,导师的权利大,对研究生从学术到精神方面的影响也大。美国在进行研究生培养时,除借鉴德国的经验外,还受到了来自产业界的需求的影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趋于专业化。根据导师的职责分有导师(advisor\supervisor)、副导师(instructor)、项目导师(program director)、论文导师(thesis supervisor)等[2]。通常,研究生能够得到来自导师小组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指导。近些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中各种导师小组的培养模式流行开来。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萌芽于清朝末年。在“西学东渐”和晚清政府中维新派改革呼声的内外环境下,清政府颁布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两部新的教育管理制度,提出了在大学本科教育之上的研究生教育的思想[3]。但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限制,真正的学位制度并没有确立。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逐步开始实施并建立了一些相关管理制度。教学方式采用导师制,研究生以独立研究为主。研究生教育初步与学位制度结合。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基本仿效了美国的学位制度和培养方式[4]。受战时形势的影响,此时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小,水平还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后,研究生教育得到重视。建国初期,在全面向苏联学习的环境下,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是苏联的导师制。以导师为主导进行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这个时期的导师主要是苏联专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走上独立发展之路。这个时期尝试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与教研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重视课程系统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结合。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制度化、规模化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后,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迅速增长,培养类型也趋于多样化,培养模式由苏联模式偏向美国模式。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研究生数量,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显较为单一,还应深入探讨研究生多元化培养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二、构建导师团队的必要性
为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举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融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为一体,其培养过程已远非某个单一主体所能承担,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更加广阔的创新实践时空区域。受德国师徒式和美国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全日制硕士现有培养模式在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时代诉求下自我封闭的局限日益明显,学科壁垒成为全日制硕士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主要培养障碍,难以满足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就是探索研究生培养多样化模式的一种举措。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形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一)形成互补优势 利于制度建设
为适应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趋势,导师队伍的建设也应有所改进。一对一的导师制,有利于学生与导师间的感情沟通,导师在学术道德、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与责任比较明确。以导师小组的形式构建导师团队,能够集中各导师在理论和实践等不同方面的优势,并形成约束机制。有几个导师同时参加的讨论会、研讨班等指导活动,可以形成例会制,对学生和导师都形成约束。这样由几个导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组成的小团队,可以作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促进学生在科研工作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交流。
(二)形成学科交叉 利于创新方向
导师小组的成员可以是同一学科中不同年龄段的导师组成,也可以由不同学科在同一大项目中的导师组成。这些导师的学术方向不同,在研讨中可以互相启发。对学生来说,每位导师的学術思想可以看成是一个输入驱动信号,多位导师的学术影响可以形成多输入系统。多个输入信号之间的信息易于形成交叉耦合,从而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导师团队协同育人,学生之间协作研究[5]。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去解决实际问题。我校成立的基础与交叉研究院、医学工学研究院大概都是希望通过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平台,促进导师研究方向的交叉融合。
(三)形成产学研结合 利于成果转化
由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校外导师和大专院校的校内导师形成的双导师制,也是一种导师小组。这种形式是在我国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后提出的。这种导师小组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学生可以将校内导师的理论研究结合到校外导师的实际工程中;也可以在完成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新的理论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将高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也有利于在工程实践中发现新的科学问题。这种双导师制,以学生作为纽带,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交流进而推动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过程。
三、导师团队的结构
导师团队一般由有相近研究方向的导师或共同参与大型科研项目的有关导师组成。考虑到课题的相关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一般团队成员可以由三至五位导师组成。这里将导师团队结构分为金字塔型、多边型和哑铃型。
(一)金字塔型
金字塔型是由一位较权威的导师和几位年轻教师组成。较权威的导师年龄较长和资历较高,在学术方向、科研条件和育人环境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因此,这种形式的团队容易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团结协作的科研攻关能力。例如,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即以几位学科带头人带领形成的研究队伍,建成了控制与仿真中心、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和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等几个研究机构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种团队结构中,学生既可以得到权威导师的学术方向引导也可以得到年轻导师的一些具体方法的传授,在知识和思想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传承能力。
(二)多边型
由来自不同学术方向或不同学科的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是一种多边型的结构形式。这时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可能都不同,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研究课题提出要求和建议,从而促进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和交叉性。来自不同方向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培育新的学科方向的种田。在完成小卫星研制这样的大型科研项目时,常常需要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这时,建立由不同学科的导师组成的导师小组共同制定一些研究方向和方案,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监控和提高。这种多边合作的模式不但能够促进导师发现新的研究方向,也能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建立全局的系统的观念。
(三)哑铃型
为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的研究生培养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就是哑铃型的导师团队结构。一般校内导师侧重理论方向的指导,校外导师侧重实际项目的要求。这样,学生接受来自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的引导,能够发现理论在实践应用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在实践中提炼出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这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方向都很有意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应该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所研究问题的层次和水平。例如我校微电子专业的一些学生就是根据校外导师的项目需求,按照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导,借助校外实践基地的生产设备,较好地完成了相应的课题任务。学生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结合方面有较大提高。
上述三种导师团队结构型式可以分别用如图1中三种图形描述。
四、导师团队的工作方式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的特点,组织导师形成一些导师团队后,还需要有明确的工作方式才能发挥协同指导的优势,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导师团队中的多位导师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分成责任导师、项目导师和论文导师等几个类别。各导师在注重自己培养的主要方面的同时,协调其他导师的工作。根据多年来已经有的一些有效形式和目前网络信息手段的发展,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导师团队的工作方式。
(一)小组例会制
由导师和所指导的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小组每1-2周召开一次研讨会,研究生汇报课题进展,师生共同讨论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及时解决个人研究中的困惑并明确进一步的任务;对于导师来说,掌握学生的进展并探讨新的研究方向。由多个导师同时参加的讨论会,更容易形成制度而得到坚持。导师间畅所欲言,也起到了引领学术自由学术争鸣的良好研究气氛的作用。
(二)项目阶段汇报
共同参与大项目科研攻关的导师团队,以项目的研究进展阶段为导向,定期进行科研工作汇报和科学问题研讨。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跟踪大项目的进度,另一方面可以督促检查研究生课题完成情况。当然这时需要注意不能只关心实际项目的进展而忽略研究生培养工作。因为学位论文的完成需要面向在实际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些科学研究问题,经过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探究过程,从而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网络研讨群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组建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可以随时进行信息交流与问题研讨。这些网络形式的交流方式不受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有时解决问题的效率高。一般青年学生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导师需要适应现代交流手段。网络研讨的方式不能保证所有人的同时在线,所以有时可能缺乏实时回应。同时,网络平台还需要有人进行监管,防止不当言论的散播。
(四)学术报告
小组内的导师和学生应该定期地做一些专题的学术报告,能够使学生在内容表达、PPT演示以及口语交流等方面得到锻炼。同时利用学校和国家对学术交流的资助,请国内外一些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这样能够了解国内外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有利于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研究人才。
五、結束语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还不长,近年来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实践。对于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建设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地规范管理。文中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生导师制的基本模式,指出研究生培养中形成导师小组的专业培养趋势。从有利于研究生培养制度建设、形成交叉创新方向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导师团队的必要性。进一步地,给出了导师团队的四种工作方式。这几种工作方式在时间、内容和环境等方面形成互补,能够保证对学生的全方位的指导。总之,在研究生培养类别更加分化的形式下,这种导师团队的组织模式,有力于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方向,加强科研与教学互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正夫,易连云.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7-10.
[2]林杰.英美国家研究生导师资格认定制度管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74-77.
[3]岳爱武,邱新法.清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其评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8(4):42-47.
[4]王慧.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透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6):86-91.
[5]宋运忠.学术定向激励下的导师组研讨班模式探讨[J].河南教育(高教),2007(10):72-75.
[6]江阳,张莉,祁小四,等.提高导师素质,培养创新型研究生[J].高教学刊,2016(19):17-18.
[7]孙玉山,张国成,庞永杰,等.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22):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