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2018-10-21 10:23吴春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6期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

吴春燕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指导学生朗读呢?

1 落实朗读指导的方法向与原则

1.1有效朗读指导的方向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我们采用的形式:面上扶持、竞赛促进、个体锤炼、个体感悟法、小组互助法、测试促进、教师示范等法。

1.2坚持的原则

①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体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朗读中能够思考,品味,其义自理,其理自明。让工具性和人文性悄然融合。②认识和把握朗读的主要功能。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⑧给足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特别关注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指导不单调,能创设丰富的情境,媒体充分地服务,教师的理解先到位,奠定情感的基调,表现形式要丰富。④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但是并不是所有课文都能用做朗读指导素材。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朗读训练的着眼点有所不同。有的重悟理,有的重品析,有的重品读。景物描写:写景的文章,通过入情入境地读感受景物的优美;人物描写类通过朗读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格;说理性文章重读准确、读流利;初步了解说明方法,剧本类重故事情节的梳理,重人物性格和品质的探究。因此,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朗读训练点,智慧地引导。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的策略

2.1注重教师示范朗读

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有很多,如:示范法、描述法、回忆法、音像法、看图法、创设情境法等。其中最常用、最实用的是示范法。所谓“示范法”,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用朗读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只有这样,孩子们受到的教育才会是深刻的,终生难忘的。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示范朗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的范读及录音示范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并进行模仿。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再配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更能吸引住学生,给学生一種美的感受。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2.2重视朗读方法指导

《语文课标》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感悟文本的水平和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虽然朗读指导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指导,但不能只靠“轻、重、停、连”等技术行为去支撑朗读,要先从文本中唤起内心的情感波澜,产生情感共振,再让学生在示范点拨下,运用自身感悟到的朗读技法,正确朗读,表达情感。第一,强调基础要求。在学生朗读之前要明确朗读要求,要求学生忠于作品原貌,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改字、不漏字,还要在声母、韵母、声调、轻音、儿化、变音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方面都要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另外还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注意运用语句的停顿、语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来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水平。第二,对比范读。先让学生在浏览全文、整体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指名学生自己站起来范读,再放一放同一篇文章的朗读录音,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揣摩、体会应该怎么读。哪些地方该轻读或重读,哪些地方该快读或慢读,语调是抑还是扬,“气”是断还是续。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切不可操之过急,必要的话,可以将录音一段一段地反复播放,让学生边读边揣摩。第三,理解导读。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应该怎样读出文章的感情,最好让学生交流朗读技巧,并且说出之所以这样读的理由。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又能收到丰富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的效果,同时还避免了机械单一的催眠式的“分析讲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高了掌握朗读技巧的能力。第四,培养想象力。在朗读时,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学生朗读的情感便会喷薄而出。

2.3朗读的目的性要明确,训练要有层次

在不同学段,朗读的要求各有侧重: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不同阶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用普通话朗读一口齿清楚一声音响亮一停顿适当一语气连贯一语调自然,表情达意一速度适中,完美和谐一领会主旨。在一节课中,初读、再读、品读、诵读等每一个环节也都应该有明确的、恰当的目标。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乌牛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