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特色、高水平有机融入高校办学实践等

2018-10-21 09:40
中国高等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高水平特色大学

将有特色、高水平有机融入高校办学实践

办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是我国众多高校的战略定位。这一定位符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要求,符合办人民满意大学的价值取向,也符合莘莘学子的求学目标诉求。石河子大学夏文斌在《光明日报》2018年6月15日第13版撰文指出,大学要真正办得有特色、高水平,需要厘清两者的内涵和内在联系,将有特色、高水平有机融入新时代的办学实践中。一是在深化综合改革中促进两者结合。在设计高水平目标时,要体现有特色的导向;在创建有特色学科时,注重以高水平去推动。二是在评价体系优化中促进两者结合。构建开放的、综合的、动态的评价系统,将有特色与高水平的结合放到评价体系的核心地位,找到真正实现两者结合的共同点。三是把人格培育作为两者结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当真正实现培育健全人格的这一根本目标时,高水平和有特色的任务才能算基本完成。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能力建设

浙江外国语学院宣勇在《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撰文认为,大学能力是大学组织认识世界和引领社会的本领,是大学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推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大学能力建设,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大学的历史责任,是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能力提升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大学更好地履行自身使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大学能力建设,要着眼于改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大学的领导力与自觉力,提升大学教师的学术生产力;要改善大学外部治理,为大学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大学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大学能力建设的前提,教师学术生产力的提升是大学能力建设的核心,变革学术生产关系是大学能力建设的保障,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学能力建设的关键。

强化本科教育要创新务实

在日前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等理念的提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林业大学李铁铮在《人民日报》2018年8月16第18版撰文认为,在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发出强化本科教育的动员令令人振奋。要促使这些认识落实落地,需要树立新目标、拓展新思路、制定新举措、展现新作为。在此过程中,高校要遵从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要认真研究本科教育的特点、方法和技巧;既要认真汲取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教训,又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既要有相对统一的强化标准和要求,又要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本科教育能否得到真正强化,还在于管理部门的政策落实。在提出号召、明确要求之后,更重要的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本科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新政策。

系统化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北京工业大学王绽蕊在《復旦教育论坛》2018年第4期撰文认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应是几个制度的简单组合,而应该是一个立体、多元、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和耦合的制度系统。系统化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功能必定也是完善的。它能有效地处理大学学术组织系统与党、国家和地方政府、社会等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既确保大学制度与国家政治制度的同构性,又保持学术组织的相对自治与独立;能有效处理各级各类高校之间的关系,使其和谐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能够统筹大学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治理文化建设,高效协调大学治理、管理与行政层面的关系。因此,无论政府还是大学,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增强系统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和项目整合,避免用单项改革来代替系统性的变革,影响最终改革成效。

新时代呼唤高等教育评价的中国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李廷洲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撰文指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其一,高等教育评价的中国标准要强调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其二,高等教育评价的中国标准要鼓励多元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体系结构复杂,既有学术导向的研究型大学,也有实践导向的应用型大学,还有服务于特定领域的行业院校。中国标准不应该抑制任何一种类型高校的发展,而应该包容多元发展、鼓励办出特色。其三,高等教育评价的中国标准要强调大众教育,重视对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贡献。既强调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要强调普通劳动者的培养;既重视精英教育,也重视大众化教育。总之,要重视和坚持中国特有的高等教育内涵,体现中国特色,发出中国声音,同时积极扩大这些内涵的国际影响,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高水平特色大学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至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