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想起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018-10-21 11:17沈英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

沈英

【摘要】解决问题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的一块心病。学生恐找不到出发点,老师恐教不得法。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紧紧抓住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路特点和思考方法,仔细体会“找到所求问题”是推理的起点,“列出与问题有关的数量关系式”是推理的基本线索,“寻找合适的条件和确定先算的中间问题”是推理的主要节点。

【關键词】策略 逐层提问 聚焦问题 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了解决问题策略是“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问题到条件的推理从所求问题入手,研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如果某个需要的条件暂时还不具备,就要想方设法先求出它。像这样沟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逐渐向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靠拢,也是积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往往具有针对性,如求男女生一共多少人,一般用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但需要知道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求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一般用上衣价钱减裤子价钱,但需要知道上衣的价钱和裤子的价钱。所以说,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能够较快地梳理出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步骤,是解决问题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

一、逐层提问,分解教学难点

【片段一】例题:图画分别给出两套不同款式的运动服,价钱分别为130元和148元,两顶不同款式的帽子,价钱分别为16元和24元,两双不同款式的运动鞋,价钱分别为85元和108元。

出示:如果有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剩下多少元?

生1:300-130=170(元)

生2:300-148=152(元)

师:为什么剩下的钱不同呢?

生:因为购买了不同的运动服。

师:为什么都用减法解决问题呢?

生:因为要求剩下多少元。

师:要求剩下的钱,应该怎样理解呢?

生: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变换条件:如果买 ,剩下多少元?学生提出条件后再口答算式。

师:无论提什么条件,我们都用到了减法,为什么?

生:因为问题没有变,只要求剩下的钱,就要用带来的钱减用去的钱。

变换条件:如果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剩下多少元?

师:跟刚才提的条件有什么不同?问题有没有改变?

生:刚才的条件都是买一件物品,现在买两件物品。

生:问题还是求剩下的钱。

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会不会改变?

生:不变。

师:数量关系中带来的钱是多少?用去的钱知道吗?要先算什么?

生:带来的钱是300元,用去的钱不知道,要先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的钱。

师:你们觉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以怎么买?

(生讨论,一共有四种买法)

师:根据你最喜欢的那种买法,算一算剩下多少钱。

学生已经知道,买东西的时候,如果付出的钱多于物品的价钱,应该找回一些钱(即剩下一些钱),其数量关系是“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例题要求“最多剩下多少钱”,这里为什么用“最多”这个词?怎样使剩下的钱最多?如果教师先提问“最多剩下多少钱?”必然使学生陷入手忙脚乱中。因此,笔者认为,将这个问题分层出示,分解难点。帮助学生体会三层教学意图:第一层,无论提什么条件,只要求剩下多少元,都将根据数量关系“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来解答。第二层,根据计算,发现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剩下的钱都是不同的。学生体验购买不同的物品,剩下的钱就会不同。第三层,学生体验到剩下的钱不同,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情况下剩下的钱最多,什么情况下的剩下的钱最少,学生才能真正领悟“最多剩下多少钱”这一教学难点。

二、聚焦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片段二】出示: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师:刚刚同学们一起计算了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剩下多少元。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解法)

师:无论哪一种买法,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的钱,再算剩下的钱。

师:为什么总是先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的钱?

生:因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的钱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师:四种算法,剩下的钱相同吗?为什么?

生:不同,因为购买了不同款的运动服和运动鞋,所以剩下的钱不同。

师:什么情况下剩下的钱最多呢?

生:购买最便宜的运动服和最便宜的运动鞋时剩下的钱最多。

尽管学生对“最多剩下多少元?”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并不足以令每位同学都能理解到:买不同价钱的物品,需要的钱不同。解决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帮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只是知道结果,因此,教师花一些时间让学生去算一算,通过计算帮助学生体验如果买价钱便宜的物品。

在学生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的含义,确认购买比较便宜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以后,例题就变成“小明和爸爸带300元钱,买一套价钱130元的运动服和一双价钱85元的运动鞋,还剩下多少元?”这是一道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解答,这道两步计算问题,排除了原来情境里的无关信息,只保留了需要的三个已知条件。可见,从问题出发的推理,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解题效率就在这里得到体现。

三、变化题目,再次经历过程

【片段三】试一试: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能找回多少元?

师:要求找回的钱,应该怎样理解?

生:找回的钱=付出的钱-用去的钱。

师:要先算什么?

生:先算3顶帽子的钱。

师:3顶帽子可以怎样购买?

生1:买3顶16元的帽子或3顶24元的帽子。

生2:也可以买2顶12元的帽子和1顶24元的帽子。

生3:还可以买1顶12元的帽子和2顶24元的帽子。

师:购买不同的帽子,找回的钱会相同吗?

生:不同。

师: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求最少找回多少元,现在你打算怎样购买?

生:买3顶24元的帽子。

师:为什么?

生:要使找回的钱最少,购买的帽子就应该是最贵的。

这个问题是例题的变式,由“最多剩下多少元?”变成“最少找回多少元?”剩下的钱最多,用去的钱应该最少,购买的物品应该最便宜;找回的钱最少,用去的钱应该最多,购买的物品应该最贵。因此,要求“如何计算找回的钱最少”,在价钱分别是16元和24元的两种帽子中,应该选择价钱24元的帽子。让学生经历“理解问题”“从问题想起”“依据数量关系式设计解题步骤”等推理过程。

解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和学生的一块心病。学生怕找不到出发点,教师怕教不得法。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紧紧抓住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路特点和思考方法,仔细体会“找到所求问题”是推理的起点,“列出与问题有关的数量关系式”是推理的基本线索,“寻找合适的条件和确定先算的中间问题”是推理的主要节点。教师只有带领学生体会其中的要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从问题想起的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策略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我的手机在哪?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两只想打架的熊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