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玲
摘 要: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我们应该努力使数学课堂教学规范与时俱进,使课堂规范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标准,写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规范
新课改的全新理念给当前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气息,但随之而来应相应改变的课堂教学让许多老师措手不及。在整個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问题和答案,更少的讨论和交流;更多的实践和记忆,更少的创新;更多的一致性,更少的个性;更多的照本宣科,更少的智力活动;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任务越多,乐趣越少。总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系统化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好奇心、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我们应该在教育基层更加努力。
一、课堂教学准备之一: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也会因为个体差异是相互区别的。教师不应该在课堂上盲目地赞同彼此,否则就会违反新课改中提倡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1.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教学
在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对事物的感知不够准确,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较低,注意力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的学习,主要由教师进行。以教师教学为主体,学生处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教师真正要认真训练孩子的学习规律,要在入学后,天天要求,天天训练,使学生了解学习的基本标准,逐渐养成习惯,并为学生独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教学
这一阶段是学生的半独立学习阶段。经过低年级的学习和训练,初中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规律,初步掌握了一点学习方法。这时,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应该逐渐减少。但这一阶段的学生知识范围较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每一次数学训练都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然而,教师的主导角色应该改变,他们应该在口语、阅读和示范方面略低于较低的年级。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自主学习的因素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教学
高年级学生应注重自主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减少直接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提问的深度,提高思维训练的难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比低水平的数学教学水平高的学生更多的逻辑合理性和性思想的转变和发展,低水平的数学学生倾向于使用只有模仿,加固方法是安全的,因此,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和实践设计中应考虑分级,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可以继续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课堂教学准备之二:具有准确的教学表达能力
大家都知道,数学教师语言的准确、严谨、简洁、逻辑性强,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语言表达的影响,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教师的形象、言行自然会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的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语言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意比较规范的语言来感染学生,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准确,否则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思考。例如,当老师解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他提出了一个圆柱体模型用左手,摸缸的一边用右手,并告诉学生的弯曲部分气缸是圆柱体的侧面积。事实上,侧面积和侧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形状”,后者是“量”,量可以通过测量知道。我们如何用圆柱的边面积来定义圆柱的表面部分?可以说,这位老师实际上已经把学生和数学的概念混淆了,将来如何培养学生的深刻理解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加强教师准确的数学表达能力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三、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始终。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教师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监测等,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和假设,积极的,连续的,全面、深入、自我监管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并明确教学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样,更合理、更实用的教学标准也通过自我反思逐步提高,与时俱进。
数学课堂教学规范的改进与更新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在一线老师的反思中,促进成长!让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课堂教学中的新问题,重新审视规范,让它在新课程改革中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