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措施

2018-10-21 01:47裴琬莹
文存阅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中职

裴琬莹

摘要:学前卫生学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从教学现状可以看出,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陈旧、程设计忽略实践操作内容、教学方式落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师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学生真正的素质教育。

關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学前卫生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学前教育也越来越被家长和社会所重视的。学前教育想要优质发展,师资团队是关键,但是从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部分幼师的学前卫生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并不能达到合格的要求,这和当今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学课程开展的并不顺利有关,如何加强中职学前教育高素质优质幼师的培养,成为新形式下的一大难题。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更新不及时,课程设计不合理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学前卫生学课程一门基础课程,是以后将要从事幼师行业的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可以说是必修课。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现行教材中的内容都没有及时更新,还是以基础的理论知识为主,和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同时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将重点都是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缺少实践性、操作性的课程设计,使得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因为没有实际操作过,也不能及时解决,使得课程形同虚设。

(二)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还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甚至在某些地方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不联系实际,最终目的就是学生可以完成作业或者试卷的这种畸形教学方式,让学生变成一个简单的知识接受器,而且是一个不用自己分析、处理信息的接收器。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这些专业课程存在轻视心理,认为通过考试就可以。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我们实际学前卫生学课程评价中,最后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都是最后的考试成绩。实际上这门课程是一门实际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忽视实践评价,这是违背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的帮助。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措施分析

(一)深化教材改革,增加实践性课程设计

当今所有的教育都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学生进行学习的必备材料。而现有的学前卫生课程教材明显不适用于当今教学形式,很多知识内容都是在重复初中的生物知识,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化改革。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当今学前卫生的实际,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对教材中的知识点重新进行梳理、删减或补充。例如太过专业的医学知识例如生理解剖和人体营养等知识,只要学生做大致了解即可,所以教材中只需要进行理论部分的描述。但是在这个知识点上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例如现在很火的养生、减肥等话题的知识科普,增加学生学习吸取度。

另外,对于教材中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点,特别是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相关知识,那就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而且在教材上也要体现实践教学的要求。像在清洁和消毒章节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实训室,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而在幼儿生活管理和幼儿心理的章节,则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幼儿园,和小朋友去接触,结合教材上的内容去观察学习,真正了解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活动以及小朋友们是否会遇到问题。学习传染病的预防的时候可以带领到模范试点幼儿园,让其介绍他们在具体操作中是如何预防传染病的,让学生去思考有没有借鉴意义,或者能不能改进,提出意见等。这样学生们就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完善理论。

(二)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学前教育的学生有一个特殊点,他们最后也会成为教师,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以后的教学方式与观念,所以如果教师采取错误的观念,影响的不只是一个班的学生而已,还有祖国的花朵。所以教师需要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不要简单地将课堂变成将教材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要成绩好就可以。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将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

正确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改变教学方式,由单一的教师讲授变成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位成学生学习道路的引导者,而不是把书本知识咀嚼喂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充满被动,从而学生容易游离在课堂之外。教师应该营造平等活跃的课堂气氛,根据学习的知识点创设情境,例如在人体营养章节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从“佛系养生”引出话题,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养生到底从营养学上有没有道理,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进行教材上的知识学习,并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充分解放思维,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才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同时,教师也应该随着学生一起进步,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更新专业领域知识以及社会发展中发现的实例,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其解决,发挥明灯的作用。同时也要多参与实践,了解现在幼儿园的具体情况以及幼师的需要,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要求的优秀幼师。

(三)完善评价体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考核相结合

任何没有相应评价体系的教学是不能做到卓有成效的,评价既是教学的重要指导指标之一,也是最后教学成果实现的保障之一。所以应该完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卫生学课程的评价体系,评价考核不单单要考评学生,还要对教师进行考评。学生最后的考核成绩是教师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还要综合考虑教学课堂设计、课堂效率以及学生在这个课程中学会的书面成绩不能表现出来的能力,最重要还要加入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两者都是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传授应该是一个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学生接受新知识,教师也从学生的思维中得到新的灵感,不断补充到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所以学生评价极为重要。

而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彻底抛弃原有的“一张试卷定所有”的评价方式,而是将书面的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对于专业知识比较强,偏重理论的内容,像前文提到的生理解剖等就可以沿用原有的方式,进行笔试;但是对于实践操作性比较高的内容就可以采取实操法进行考核,例如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模拟操作等。

除了最后的考核以外,教师还应该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实际操作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纳入了评价体系。并对整个考核体系分值进行科学的分配,例如平常表现为20%,书面成绩为30%,实践操作为50%,让学生重视实践能力,而不是以前的只要应付通过一张试卷就可以了,丧失学习积极性。

(四)将实习作为课程结束前的最后一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前教育专业最终是一个与小朋友打交道的专业,理论再扎实,实践模拟再优秀,遇到小朋友却束手无策,课程还是不能过关。所以到幼儿园进行实习应该是学前卫生课程最后的一课,学生只有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而教师对于实习应该在学生实习前就提出实习的目标与要求,和幼儿园实际教师做好交接工作,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盲目性。同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写实习报告,并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其意见,分享其看法,在实习中将自己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转换到实际的工作去,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真正了解幼师的日常操作以及课本上不会提到的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幼儿园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去,不要以学生的心态,以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幼儿园老师们如何工作的,而是直接代入一个幼儿园教师的身份,这样对于学前卫生学课程中的保健内容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而不是纸上谈兵。最后实习结束,还要从学生、教师、幼儿园三个角度进行总结,听取多方意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教师在进行每个学生的具体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全面发展。

新的形势下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提出新的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应该积极应对,不断改革更新教材,改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将实践操作引入教材、带进课堂,在最后评价中得到体现,使得整个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评价体系还要增加教师的考评,让教师有危机感,和学生一起进步。最后教师在学生课程结束前一定要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实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培养优质的幼师队伍。

参考文獻:

[1]幼儿园保育员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 杨彦涓.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从“我该如何教”到“你会如何学”——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卫生保健》课程讲授新视角[J]. 郭佳佳. 职业技术. 2017(8)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