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模式教学促进高师人才培养的探究

2018-10-21 00:39方川
文存阅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剧模式教学在高师人才培养中得到充分应用,对于高师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音乐教学模式上不能在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而是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音乐剧模式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在保留原来的教学基础上寻求拓宽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上,高等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与专业的音乐院校有着不同的教学标准,高师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对于社会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为其在日后的工作、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高师人才培养要应用好音乐剧模式教学,不断创新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高师音乐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师音乐教育以培养具有较高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目标。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高师对于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要求学生可以唱歌或者弹奏乐器等基础的能力,还需要科学合理系统的对学生展开音乐素质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高师音乐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和完善新进的教学方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实施多样化和差异化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现实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对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高师学校已经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传统基础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射虎发展的对于人才的需要,必须全面创新教学方式,随后据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课标教学计划,希望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在高師音乐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迟迟没有得到开展,与社会的发展步伐已经严重脱节,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具体表现在:

(一)高师音乐教育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传统高师音乐教育的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只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比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没有进行过实际讲课训练,对于学生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但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多能化”、“多样化”的人才可以获得更多的青睐,满足当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这就需要高师院校在培养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于通识性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过分要求演奏演唱技巧而忽视教学综合能力的矛盾

高师音乐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高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高师对于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要求学生可以唱歌或者弹奏乐器等基础的能力,还需要科学合理系统的对学生展开音乐素质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师音乐教育人才日后的工作主要是对于中小学生的教学,因此必须具备坚实的教学技能,缺乏教学基本技能,是不符合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

(三)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要求不符的矛盾

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科学的地方,本身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实际而具体的,但是当下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面大而空,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内容,缺乏教学特色,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作用较差。

(四)缺乏舞台表演经验与艺术实践活动匮乏的矛盾

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肯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每个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都不错,但是一旦遇到需要实际动手解决的问题时,往往就会变得无从下手,无论是音乐专业还是其他专业都需要通过实际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下我国高师院校的实践活动由于场地、课程安排和受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过程中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三、改变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策略

(一)转变高师音乐教育传统观念,积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

1.观念的转变需与教育改革对人才标准的总体要求相匹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师音乐教育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基础音乐教育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关键的转变需与教育改革对人才标准的总体要求相匹配,高师音乐老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高师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合格基础音乐教师的摇篮。

2.观念的转变需与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符合

高师音乐教育以培养具有较高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目标,并不是单单的教会学生唱几首歌或者会弹奏几门乐器,特别是对于那些为未来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学生而言,必须将教学观念与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创造出具有高师院校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脱离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教学人才。

3.观念的转变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要相适应

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人们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学工作的展开不能脱离社会的实际情况,必须以社会大环境为依托,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当下社会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学生在学校各门功课修了多少学分,有没有挂科的情况并没有之前那么在意,而是更多的转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对待困难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变化,高师音乐教育同样应该积极应对现实挑战,高师院校应该为学生引进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可以走在新知识领域的前沿,所以,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着眼于科学文化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大环境,抛弃过时的人才培养观,构建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观。

(二)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及艺术实践等面临全方位的变革

1.教学方式需要调整

传统高师音乐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一对多的模式展开,即一个老师对多个学生进行教学,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教学效果非常低,很多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根本不在课堂之上,而老师也没有办法吸引这么多学生的上课注意力,课堂上声音比较嘈杂,咋加上如果遇到视唱练耳课,课堂的声音非常大,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学模式需要调整,高师音乐老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授课,通过将整体的学生,进行小组拆分,从而提高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效果,学生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向老师提问,增强课堂互动效果,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離,从而使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综合类课程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要安排好专业课的上课时间,还要做好数学、外语、传播学、统计学等方面学科的安排工作,加强学生对于具有普遍和实用意义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增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反应及创造力。

3.增设与科技前沿相关的课程

高师院校应该增设与科技前沿相关的课程,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满足学院开设即兴伴奏课程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关键是大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音乐教学,音乐老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接触到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赏析水平,并将音乐欣赏等课程移到设备先进的视听实验室进行,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感官,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4.艺术实践应摆在重要地位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之中,高师院校应该提高对于艺术实践的重视程度,将艺术实践摆在重要地位,增加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首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或音乐会,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艺术表现能力、积累演出经验,让学生的专业学习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的目的。西华师大音乐学院通过广泛的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积累舞台经验,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其次,高师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学校可以和文艺团体,传媒集团合作,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增加学生的艺术实践机会,既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艺术实践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扩大了音乐学院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举多得。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给高师音乐教育带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给高师音乐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现阶段高师音乐教学要牢牢树立以培养具有较高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目标,认清当前现实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高师音乐教育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过分要求演奏演唱技巧而忽视教学综合能力的矛盾;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要求不符的矛盾;缺乏舞台表演经验与艺术实践活动匮乏的矛盾。改变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策略:转变高师音乐教育传统观念,积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调整教学模式;科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增设与科技前沿相关的课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高师音乐教育人才与新时代的社会要求相匹配,力争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正确的定位,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红.浅析新世纪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5,(1).

[2]张艳.建构科学合理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音乐创作,2014,(3).

[3]刘丽英.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3).

[4]马达.得失之间——高师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4,(5).

[5]李方元.高师音教改革、人才培养与国民音乐教育—对国民音乐教育发展影响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人才观的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5,(2).

作者简介:

方川(1989年—),男,湖南益阳人,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
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的规范性研究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