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
摘要:苗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苗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并且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他们对汉族有一种非常强的警惕,很多苗族学生都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卑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就缺乏自信心,特别是在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严重影响了他们英语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苗族学生;学习英语;现状与措施
我校所在的乡镇是少数民族乡,因此每个班的苗族学生多,苗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苗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并且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出身于苗语环境的苗族学生入学前,与家人及朋友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都是苗语,较少接触汉语。入学后,从苗语到汉语的学习本身就经历过一场艰苦的学习转型,需要大量的苗汉之间的跨文化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加一门外语,对他们来说是更难。在我校,老师们的英语教学采用的是英汉双语的教学模式,汉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被广泛使用,而苗语却不使用。因此,这也大大的阻碍了苗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很困难,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习英语的想法。结合自身教学设计实际,对苗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做出如下分析:
一、苗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首先,由于苗族家庭中大多数兄弟姐妹普遍较多,如果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也就不能够购买课外的关于英语学习的资料和设备,所以接触英语的信息量相对就会少了很多。
其次,由于多数孩子从小在一种民族语言的熏陶下,几乎与外界没有往来,所以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相对来说较弱。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心,特别是在课堂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当老师提问时,由于缺乏自信,为了避免被其他同学嘲笑,往往他们采取的就是自我封闭,这样就失去了很多实践的机会,因此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学习。
再次,老师采取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基本上以老师为中心,这样老师的课就缺乏了吸引力,再加上很多老师知识有限,这样学生也无法从课堂上得到接触英语的机会,又加上学生之前又从没有接受过英语知识的学习训练,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很多学生不会读单词、语法知识欠缺、发音不准。这样他们在班上无所适从,既听不懂老师的,又和班上其他成绩好的同学格格不入,久而久之,他们就对英语产生了畏惧感,很多人也就产生了放弃学习英语的心理。
最后,学生在学习上基本都是借助于汉语为中间语言的,学生在母语苗语—汉语—英语的思维通路中就会产生信息损失、信息歧义、反应时间延长,导致思维转换困难。
二、应对措施
(一)重视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状态,使之对所获取的和使用的语言有快乐感,让学生主动地感受语言知识。情感教育是贯彻在每个教师教学之中,而在苗族学生身上实施情感教育可不是一般的情感交流,而是一种较为深刻的、深层次的、含蓄的、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教师必须消除偏见,转变教育观念。苗族学生在智力上并不比其他民族的学生低(有的甚至还很高),他們只是起跑线上略输一筹,教师应该摒弃偏见,认为他们不是学英语的“材料”而更应该认识到他们是多么的急切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平共处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和谐和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外语课的关键。在课堂上我们要强调的是以学生的情感为中心而不是以老师的固有情感去感染学生,要依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情感互融。比如老师在和苗族学生交流时向他们学习和了解苗语,满足苗族学生乐于传播苗族文化的心理,从而为尊重学生、尊重苗族文化与目的语学习找到了连接点。经常给予他们以鼓励和赏识,老师的鼓励和赏识经常能够带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当学生上台或者进行演说,如果出现失误,老师应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通过自己的目光或者手势,给予他们鼓励和理解,在他们出现闪光点的时候,老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对汉族的戒备心理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老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在课堂上要活化教学手段,拓展苗族学生视野
英语教学的特殊性要求英语教学要尽可能在充分结合显示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实现情景化,把教学重点放在“活”的语言教学上,在客观的现实生活情景或教师及其人员有意设计的教学情景中实施英语教学。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投影、幻灯、录音、简笔画、食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图象,调动和吸引学生尤其是不愿意听课的学生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英语学科的学习,更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英语课外知识。
(三)具体解决苗族学生学习上实际的困难
苗族学生的英语教育应该要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特征,通过让他们教老师学习苗语来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相互学习语言,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不要怕,大胆开口说英语,在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问,做到勤学好问。
总之,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急不出来的,要靠慢慢的积累,多听、多记、多读、多写、多练和多说。老师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交流,了解其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想方设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步训练,让学生自然而然掌握了所学知识,进而发展到能用新知识进行真实交际,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地学习英语,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在英语课堂上,尽量摆脱汉语和苗语的干扰,慢慢学会用英语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