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8-10-21 05:40许东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策略

许东辉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具有更加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坚持因材施教,还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这都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主要讲述一些优良的思想品德与社会上的一些基本品格,这门课程从根本上来说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能重塑一个学生的品德,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但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师就需要引入新的活力,摒弃传统无聊的教学观念,取其精华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同时也需要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时代的发展培养出具有优秀品格的人才。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还处在人生求学路上的初级阶段,对所有的新事物都有着本能的好奇感,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向学生传输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就变得特别重要,它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但现在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小学生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家长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孩子们能学好语文和数学就可以了。殊不知小学品德与社会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学生们不感兴趣,课堂活跃度不高,从而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也就有所下降。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提高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呢?首先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们会向老师看齐,所以老师要同学生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比如,老师可以用传黑板擦的方式来决定由谁来回答问题,具体步骤就是由老师先开始传黑板擦,然后老师背过身去,心中默念几个数字,然后喊停,这时候黑板擦在谁的手上就由谁来回答问题。这么一个小小的游戏,可以让学生们提高起积极性,学生也会慢慢接受和喜欢上这个老师,对以后课程的开展和正确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可见,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能提高课堂上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景联系生活,激发学习热情

乏味的传统课堂已不再适合于现代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所以这就要老师充分发挥想象,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也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联系实际,这样才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讲“生活中的消费”问题时,可以先这样说:“同学们一定都去过比较大的商店了吧,里面都有着很多的商品,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商品有时候比较贵,而有时候又比较便宜吗?这就和我们的社会消费有很大的关系,当一件商品比较贵,盈利也比较大的时候。许多商家都会争相生产这种盈利比较高的商品,这种商品多了,卖不出去了,自然而然价格就会变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价格会产生变动的原因。”这个话题也是我们今天需要讲解的内容。我相信一个老师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就会好理解很多,通过真正走进生活,才能更好地了解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真正意义,还可以更好地激发起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让同学们掌握主动权,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去感悟,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三、坚持因材施教,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为了真正发挥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教师做注重把握学生的主体性,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差异化的个体,在性格爱好、生活经历等方面不尽相同,每个班级学生的构成都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教师应该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学方式要有针对性,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小学生一般都喜欢表演,想要开展情景剧式的游戏活动,所以教师在讲解一些行为性和故事性强的内容时,就可以借助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相应的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和领悟。例如在“伸出爱的手”教学中,學生对于残疾人的世界不能深刻的领悟,所以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选一名学生用布把眼睛蒙上,再挑选一名学生要求一只脚不能沾到地面上,其他人扮演路人,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对残疾人生活有了一定的感受,当他们对于一些生活中很普通的事情都难以做到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一特殊群体非常需要大家的关爱,在以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以后,要积极的伸出爱的手,让整个世界充满温暖和阳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夸赞

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可能认识不完善,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所以难免对这门课程有心理上的阴影。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学生们进行充分肯定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如果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较好时,那么就要给他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夸奖,这样就很容易提高他的热情。如果回答不好或有所欠缺,也不能胡乱批评,而是要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夸赞,这样就不会磨灭他的学习激情,还能让他敢于和喜欢回答问题,这个方法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种评价不单单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包含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比如评价老师的教学态度和负责程度以及课程教学方法等。这样可以改善老师不认真的教学态度和不负责的心态还可以让老师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这种方法对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有帮助。

结语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小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意义非凡,具有指路和引导的作用。所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非常关键,希望每个老师能够做到认真负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满兴趣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6):229.

[2]毛爱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02):192.

[3]陈学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4(07):86.

[4]阙瑞雪.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4(10):121.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