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

2018-10-21 02:46崔士斌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分类培育探索

崔士斌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采用分类经营的理念,森林有着多种类型,选择经营方式及培育方式的時候,需要结合森林的功能、特点及规律建立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促进林业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森林的培养方式进行介绍,以便于提高森林经营行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森林;经营;分类;培育;探索

一、森林分类经营的基本原则

森林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以乔木为主的生物群落,森林的种类有很多,这与乔木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森林具有一定独特性,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性,自然界中的树木有成千上万种,这也使得森林的经营方式具有多样性。森林的分类研究是由森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1.经济性原则

现在的森林分类经营主要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发展规划方案为方向,通过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实现经济、产业、环境同步发展,为以后的林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社会性原则

林业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社会性对森林经营分类重要重要作用,应在社会中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增加人们对林业发展的正确认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对林业的投资者、农户实施鼓励政策,加大整体林业的发展力度。现在林业有很多的经营模式,但是哪一种经营模式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群众的参与,所以应切实保证经营效果、经营利益的提升。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森林经营的主要目标,这需要在管理过程中重视产权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对经营机制进行完善,促进自身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另外通过各种经营方式进行平衡经济、生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森林培育工作作为重点,将森林保护工作作为日常经营工作的基础,从而加强林业经营的整体效益,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4.分级责任制原则

森林经营过程中,应避免森林经营单位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森林经营单位应坚持遵循政府的相关指导思想,对管理方式及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政府部门应通过实际行动加强对林业的保护力度,促进森林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5.全民参与的原则

森林是人民和国家的共同财产,木材制品不仅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更是起到关键作用,而保护森林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个居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全面保护林区的意识和宣传,提高居民的思想觉悟,为保护我国共有资源财产做出贡献。首先,要加强在我国各个领域和部门中人员的森林保护知识讲座和培训,并在各类院校中开展森林知识讲座,通过大力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我们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对居民思想的指导;其次,要利用广告、杂志以及标志牌等各种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无形地进行森林保护宣传,使人们在潜意识中逐渐形成保护森林环境的思想,并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加强对人们进行森林保护宣传,实现全民参与。

二、森林分类经营的产生

1、森林分类经营可以保证森林资源的多样性

森林是由树木构成的,其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有着多种用途,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森林资源进行了大力的开发。森林的分布比较广,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森林有着不同的形态,不同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种类有着较大的差异。树木的寿命比较长,而且具有再生能力,森林中不但有植物,还有较多动物以及微生物,有的森林结构比较复杂,层次多样,而且有着特殊的功能,森林中的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净化周围的空气,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开采时,还可以生产出不同类型的木制品。森林具有多种种类,而且有着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森林的形态以及结构有着一定差异,为了提高森林经营的水平,需要采取分类经营的方式,要根据森林的生长规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

2、森林分类经营可以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的多效性来源于森林功能的多样性。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具有多种多样的效益。森林的多种功能按其性质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功能和人类生活环境美化功能,另一类是提供木材(竹材)等多种林产品的功能。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少污染、降低噪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三、森林培育的方法

1.采取正确的集材方式

在森林的抚育伐作业生产中,采取什么样的集材方式,是保护生态和环境致关重要的生产作业方式,它不仅对伐后迹地的天然更新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保留木及林冠下幼苗、幼树及林冠下的人工更新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对森林植被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林地生产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取皆伐作业方式的小班应尽可量采用畜力集材,通过木材在迹地上的拖拽,可以增加天然下种与地表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天然更新频度,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2.合理的确定采伐强度

采伐强度的大小不但可以调节森林的生态环境,而且对森林内的幼苗、幼树及保留木的生长发育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采伐强度的变化使林木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林木的营养空间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合理的抚育砍伐强度,使林木的光照面积及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的面积相对增加。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也就相对加强,进一步加速了林木的生长,促进其提早成林,尽早地发挥其生态效能。依据分类类型、林种、林分类型、树种、林龄、立地条件等因子的不同,在伐区调查设计时。要根据林分结构、立木的公顷蓄积量、生长状况、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等因子,在充分维持好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采伐强度和合理的采伐强度。

3.及时进行幼、中龄林抚育

在更新跟上采伐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和管理,对于已经成林的人工和天然幼龄林及过去的大龄、被压的幼中龄林应及时进行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伐除林内的被压木、病腐木、枯立木、三级木及生长不良木,保留目的树种,增加其营养空间,促进其提早成林,使其更与、更快、更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

四、完善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的建议

1.优化森林阶级培育管理制度

首先落实森林经营与培育机制,建立覆盖整个生态区位的统筹规划体系,明确各个地块的森林的主体功能,明确森林培育的方向,并保持整个培育周期内不发生变动。

2.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森林分类指标

我国虽编制了森林立地分类,但未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建议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对区域内的森林立地进行全覆盖的分类和系统分析评价,对每个山头地块都明确森林培育方向,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图件。根据森林立地分类评价结果,确定区域主导功能和林业发展方向。

3.强化森林培育监督

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工森林培育规模最大,但是林业资源产品效果不佳,其重要原因是重造林,轻抚育的思想,因此必须强化森林培育监督,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将森林培育纳入绿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森林培育监督。

结语

森林分类经营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保证森林资源的多样性,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森林具有多样性,为了保证森林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保证森林经营方式的多样性,促进林业的发展,并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提高森林资源的效益,使得森林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提供林木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朱永杰.创建森林经营科学过程的回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2]戴楠,岳志娟.森林经营措施对土壤的扰动与压实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6(01).

[3]郭捷友,黄珍,张训华,任春根,林建萍.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2015(19).

猜你喜欢
分类培育探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