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华
摘要:针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配套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运营监管不规范,经营管理实体不足,产权不明等问题,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产权与运营管理与保护主体,运行管理机制创新以及工程运营管理改进等方面。该研究可以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营管理;问题及对策;机制创新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是发展农村农业生产,解决农田灌溉和人类日常饮用水需求的水资源传输载体,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水利设施,同时也是改善农村脆弱生态环境的保证。在近几十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中国对原有农田水分含量和区域基本水利条件进行了大幅调整和改善,增加和改善了农民收入和生产生活水平,农村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工程场地多,工程类型多样化,工程应用单一,以及缺乏工程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技术措施等特点,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无力发挥应有的效能。一些社会经济效益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高效稳定发展。因此,总结后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应的基本措施,有效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是非常实际的。
1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营管理主要问题
1.1 工程老化严重、配套建设滞后
在中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年久失修等问题很常见,导致灌溉渠的灌溉能力下降,工程储水能力下降,泵站排水系数下降。同时,农田灌溉设施完好率不高,导致渠系输水系数低。此外,不合理的洪水灌溉和滞后节水灌溉配套建设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1.2 资金投入少、运营不规范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管理组织的运作取决于水费收入和用水户筹资等经费。由于水费低廉,水费收入往往低于运营成本,因此不可能实现收缴全额水费。另外,用水户常常面临着如何筹集资金和筹集多少资金等问题,统一用水者的意见较为困难。尤其对于欠发达的农业地区,用水户更难筹集资金。因此,在一些地区通过建立用水户协会等组织形式,对小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监督和维护。但是,大部分用水户协会组织面临着运营不规范,管理松散,水费收缴困难等问题。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限制了农田水利经营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行。
1.3 农户参与度低、监管权责不明
小型农田和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模式普遍较为广泛,常常没有专职的监督机构负责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同时,他们缺乏必要的翻新和维护。此外,大部分农户只是无知,自觉参与项目管理和运作的意识不强,导致小规模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农民随意移动运河系统中的抽水机。一些小型储水项目缺乏管理机构,水渠系统大多由当地农民管理。因此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的有效性和监管機构的运作。
1.4 重建轻管、监管水平低
由于经营水平有限,基层水利监管部门对小型农田和水利设施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基层水利专业人才短缺,管理经验不足,难以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经营管理。同时,基层农田水利项目经营管理人员普遍具有建设重,管理轻,骨干支撑重,轻质化的思想倾向。另外,部分农户参与经营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民参与意愿低下,小农田水利工程严重不足。
1.5 运营管护主体缺失、产权不明
对于一些小型农田和水利工程,由于其体制机制,项目的财产所有权不明,导致缺乏经营管理实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乡镇集体职能进一步恶化。集体管辖范围内的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已经接受了正式的监督管理。存在责任权利不明确,监督不力等严重制约小规模的问题。农田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国家财政出资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依靠集体土地,将使用权转让给乡镇机构。但工程设施的主要责任和产权仍然难以明确。同时,由村民小组或村集体运作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管理模式方面仍缺乏统一的经营管理指引。
2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营管理对策
2.1 明晰工程产权及运营管护主体
对于小型农田和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应实行水权分配和产权分割,使工程维权项目业主开始明确项目运营管理的主体。同时,根据合同或股权协议,项目业务的产权将推向市场租赁,通过业主与实体劳动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平等持股和共同分红的目的。上述运营模式在明确项目业主的所有权责任和利益的同时,充分激发了当地农民参与小水电项目的经营管理。因此,地方财政投入的小型农业水务项目的产权归地方政府所有,可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同时,他们为当地农民提供有偿使用服务。村镇建设的小农场用水工程的经营权由村镇集体所有,实行受益人的经营管理和使用。
2.2 树立全民参与的运营管理理念
各级地方政府和水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形式,以及印刷和发行宣传手册,广泛宣传节水协会在建设和实施节水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它可以支持法律保护,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通过培训小型农场水运行管理课程,可以培训当地用水用户,同时激发人们的积极性,统一各级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实践全社会“经营管理是建设的延续和永恒主题”。此外,通过实施招标建设,竞赛项目和基于奖励和补充的施工管理模式,实现全民参与的整个过程,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充分调动各级农民参与小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2.3 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实施节水灌溉是实现高效优质高产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滞后,必然会制约农业节水灌溉的综合效益。近年来,工业化经营管理“专业合作组织领导”模式,“农户+公司+订单农业”模式,“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产业+公司”模式逐渐显现管理优势。上述管理模式将农户的土地转让给主要经营者或农村和企业的专业合作组织,在保护耕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的有效集中使用,为实现高效率和节水农业。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引进社会力量和支持农户,采取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制的模式,实行集约农业与高效节水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灌溉项目实现专业化。
2.4 提升工程运营管理水平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保护,可鼓励农民参与相关管理工作,并可采用民主决策程序,选择当地要求的公共服务,建设“农民”小农场水利建设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级农民参与项目的运营热情。同时,在对小农田水利项目管理进行核查和建立科学岗位的基础上,将小农场水利项目管理人员从主要投资主体中分离出来,组建专业养护公司。因此,通过组织水利站专项培训班,可以提高基层水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协调管理服务水平的能力,有效提高基层水利站运行管理能力,有效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难题。
3 结语
通过对中国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进行管理,确保后期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行。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清.位山灌区节水改造与效益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6(3):41-43.
[2]单长勇.谢寨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探
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4(4):68-70.
[3]赵德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水
利规划与设计.2015(4):16-17.
[4]李鹤,江彬,顾涛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市场化改革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1(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