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雅 郭娅楠 宋源铮 何逸达 朱鑫
摘要:从构建具有独特城市地域特征文化和传承宣扬优秀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地铁站的空间的设计进行思考。简析了城市地域文化和地铁站的关系,归纳了地铁对于文化建设的功用性。并结合了国内外的优秀案例进行了简洁的探讨与分析,归纳出不同城市地域文化在地铁站中表达的呈现。提出应重视地铁站点的公共艺术的作用,融合多层面的地域文化要素,加强其作为文化载体的实体空间表现力与独特性。
关键词:城市地域文化;地铁;公共空间;公共艺术
地铁于现代城市是其公共交通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民众日常出行的主要途径之一。除了承担交通运输功能,地铁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更成为一个城市的窗口。城市的公共交通展现的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公共交通中的公共艺术呈现的则是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地铁文化系统是基于交通管理系统层面上的人文发展方式,随着城市地铁规模的扩大和功能上进一步需求,传统标识设计的概念已不能满足新生地铁发展需求,只有在已有基础上融入城市文化,线路特征以及站域环境特征的个性创意,才能将环境功能和城市形象融为一体。
一、地铁文化建设是文化展现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引领先进文化的责任
面向地铁在空间、受众、运营等方面上的需求,成功的地铁公共艺术除了可以彰显城市的文化特征,更能使得受众在有限的乘坐时间里,愉快、自然地接纳、感触和共鸣。地铁公共艺术的存在是对地铁运输功能极大补充和发展。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可以发挥出其不可取代的功用。
二、地铁的功用性大概包括了以下内容:满足审美、空间调整、城市文化宣传强化
(一)满足审美
公共艺术的展现与空间结构和色彩等风格的不同决定视觉效果。地铁站有大量的人流量,选择地铁站作为文化普及是提高和更好地满足并引领大众的审美需求的有利渠道。如南京地铁元通站的壁画则采用同名彩色玻璃制作,将整个墙面装饰的色彩斑斓,并在夜晚随着灯光照色产生的反光,构造出繁星点点的城市夜景,这些都全面展现了南京的古都风貌。在国外,伦敦很早就完整了其地铁建设体系,其主要突出的就是色彩拼接的几何美感。
(二)空间调整
由于地铁的地下空间较为局促,运用公共艺术带来的延展感,让乘客在視觉上减少局促的感觉。如南京地铁的中华门站利用地铁地下建筑本身的转折和凹凸变化,将拱形城墙门,传统雕刻结合起来,把南京中华门造型特征和历史沧桑感表现在地铁空间中。
(三)城市文化宣传强化
强调城市的个性、彰显地域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地铁站的地域文化指以城市地域文化为基础,体现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艺术观念、社会观念、价值观念等。营造合理贴切的地铁地域文化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底蕴和艺术品味。在南昌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中,为了突出南昌特殊的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图形创意设计皆是以富有特色的景点,滕王阁、八一起义纪念塔等为主题物象设计元素,进行演绎变化,以此构成南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图标。同样的例子还有英国它融入了历史名人名事,如著名贝克街221b的福尔摩斯剪影砖墙和查令十字路地铁站,大约100公尺的墙面上记录有关中世纪人们修建查令十字路口的黑白木刻版画,体现了修路过程中的采石、碎石及搬运的过程,是英国中世纪建造城市道路的缩影。这是前人生活方式的绘画体现,通过黑白木刻版画展现的。在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中就浓缩展示了如此丰富的城市文化。从而可以看出地铁不只是简单的运输工具,而是一个兼容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元素的现代交通综合体。地铁文化建设是文化展现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承担着引领先进文化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工业设计系)
作者简介:李良雅,1997年生,女,本科生在读。
郭娅楠,1997年生,女,本科生在读。
宋源铮,1997年生,男,本科生在读。
何逸达,1998年生,男,本科生在读。
朱鑫,1998年生,男,本科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