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诊科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0-21 20:46段柳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段柳

【摘 要】目的:探讨对急诊科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急诊抢救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5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36%,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5.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2.73%,对照组仅为78.1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接受抢救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和信任,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科患者;抢救治疗;应用效果

医院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以及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由于急诊科患者多数病情较重,且变化较快,因此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坏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是急诊科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护理服务对临床治疗所起到的辅助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因而很多医院对于护理服务质量越来越看重。本研究以本院接受急诊抢救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为例,对优质护理的实施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19-80岁,平均(45.3±3.6)岁;入院原因:心脑血管疾病46例(41.82%),呼吸系统疾病36例(32.73%),意外伤23例(20.91%),其他原因5例(4.55%)。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11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接受急诊抢救治疗的原因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如做好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急救处理、健康宣教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树立优质护理服务观念

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在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之前,均接受过系统的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对于“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将其作为护理服务所应遵循的服务宗旨。由于急诊科患者存在病情急、重、变化快等特点,导致患者以及家属容易存在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等特点,对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和耐心,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心理学知识以及专业的护理操作安抚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保证急诊抢救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患者抢救成功之后,协助患者及家属为患者转至相关科室,并为其提供全程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得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1.2.2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入科之前需要经过专业的急救知识以及急诊护理技术的培训,对患者提供急诊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当保证为患者提供无缝衔接、全程化的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保持头脑冷静、操作娴熟,充分体现出专业态度,从而赢得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和信任。

1.2.3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同情,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各项工作的讲解以及解释,告知配合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加强医护配合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性,从而消除患者及家属心中的疑虑以及不良情绪,更好地进行医护协作。抢救治疗结束之后向患者家属说明结果,对于抢救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家属做好安抚,以寻求理解,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1.2.4合理排班

在急诊科患者人数较多,护理工作量较大时,及时配备足够数量的护理人员,以保证急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明确各个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设立专人接诊,节省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护理管理人员加强巡查,防止发生工作人员擅自离岗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向患者或患者家属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统计,采用百分制,分为十分满意(≥85分)、一般满意(70-84分)、不满意(<70分)三个等级,总满意率=十分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有53例抢救成功,占比为96.36%,对照组患者有47例抢救成功,占比为85.45%,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2.73%和78.1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在院内外接收和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在本院急诊科接收和抢救的患者多为外伤、中毒或突发危重性疾病的患者,对于治疗和抢救的及时性及有效性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優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急救护理技术,加强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并挽回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诊科患者病情急、重且变化迅速,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并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科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导致其成为了最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科室,因此,不断提高急诊科的医疗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接受急诊抢救治疗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结果表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对急诊科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于提高抢救效果,赢得患者满意,增进护患关系,保证患者安全均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4 结论

总之,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工作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荣玉.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240.

[2]徐敏,赵正平.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0):1225-1226.

[3]赵海燕,林旭.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5):245-246.

[4]余艳.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283-284.

[5]王波,吕东清,张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222-224.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