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科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8-10-21 20:46高淑香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骨科护理解决对策问题

高淑香

【摘 要】随着现代骨科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骨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需要护理工作与时俱进,掌握新的技术,改变传统陈旧的观念。就骨科创伤的特点而言,往往具有突发性与复杂性,患者年龄跨度较大以及康复时间较长等特点,如遇业务量增多的时候,加之护理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的缺陷,便出现了许多问题。笔者对骨科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如下分析才采讨。

【关键词】骨科护理;问题;解决对策

现代社会经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等各领域均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因此,骨科创伤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骨科病的种类日益复杂,病情严重,骨科创伤患者年龄跨度比较大,生活自理较为困难,康复时间相对较长。骨科创伤通常具有突发性及复杂性等特点,同时

伴有大面积软组织受损以及器官伤害。骨科治疗中,近几年增加了不少新技术与新项目,业务量激增,加之护理工作者未及时学习以及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等原因,护理工作难免存在不足,这些复杂的因素均为现代骨科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和挑战,也对骨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新

的要求。护士长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对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处理,而消除护理缺陷、避免护理差錯,是安全护理的基础,据目前我国骨科护理情况而言,绝大部分医院的骨科护理制度欠完善,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与安全隐患。笔者对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一、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欠完善

骨科护理的相关制度欠完善是导致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直接原因、法律意识淡薄,是骨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对骨科疾病患者缺乏责任心,在病发时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护理问题时常发生。医院在日常管理工作及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诸多缺陷,医护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自我约束力,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苦再无有效的管理监督措施,极易出现医院护理工作效果不佳、护理人员编配欠妥等系列问题,给骨科护理带来安全隐患。许多医院护的骨科护理规章制度并不健全,这使得医院对护理工作的监控不到位,许多护理措施也就得不到落实。一些护士不按照医院里的规章制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常擅自隐瞒、处理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失误。医院的管理者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管力度,使护士在护理的时候有章可循。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所谓“二落实”即指:组织落实、制度落实、监督落实。只有完善的组织结构,保障性的制度管理,切实地监督检查,才能保证在医护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2.硬件设施缺陷

硬件设施缺陷,如病房内各种设备问题(床栏不够牢固或没有床栏,地板没有防滑标志和措施,触电漏电,设备使用不当等)。)也是护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骨科患者自身活动不便,身体虚弱更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3.护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

护理人员是所有护理工作的执行者,他们的护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时间较短,一般只有一般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但骨科专业护理技术不足,临床经验不足,综合判断能力较低。因此,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容易慌张而未能及时采取相关救治措施,或者出现违反操作规定的情况,导致护理缺陷。此外,护理年龄偏小的年轻护士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没有及时补课、学习和盲目做事,无法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骨科护理工作绝大部分由护士完成,繁忙的护理工作导致护理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许多护士经常处于繁忙状态,加之大量的夜班工作,使得许多护士身心俱疲,情绪波动比较大,对患者缺乏耐心,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则更易引起骨科护理问题,产生护患纠纷。

二、骨科护理问题的对策

1.完善健全护理制度

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而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针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制定了《护患沟通条例》、《护理人员职责》、《骨科护理安全措施》、《骨科患者病历书写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制定上述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和限制骨科护理程序,有效控制骨科护理工作质量。在骨科科室内部建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负其责;各组组长需每天坚持检查该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护理质量的监控重点应均匀分布在各项操作中,如输液输血、手术前的准备以及急救措施等;护理工作管理者应不定期抽检,每周开展质量评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极个别问题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每月举行的质量分析讲评中及时指出并加以改正。如在检查中发现违纪违规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以告诫其他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护理安全引起重视,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2.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成立护理质量管理部门,让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丰富的高级护士担任该部门的负责人,对护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与专业指导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以帮助护理人员尽快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高护理水平。

3.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行为

对于部分护士缺乏责任心的问题,应该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将有关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不良事件及时报告与评估,重视不安全因素及差错事故的预防管理,定期举行护理安全活动、会议,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安全意识,明确责任归属。护理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护理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聘请医疗事故处理部门专家为护理人员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保护意识,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运用法律法规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

4.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

骨科创伤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该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当尊重患者,仔细询问患者的心理情况,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这要求护理人员要做好与患者良好且有效的沟通工作,分析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理解关心患者,对待患者的态度应该是理解宽容、认真负责的,对患者的过度焦虑或者可能面对的身体残疾问题仔细询问、耐心讲解,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生活,使他们有战胜病魔的信心。

5.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能有效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以及护患之间的冲突。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并发症较多,必须加强防范措施,尤其要落实患者入院以后,手术前与手术后的健康教育工作,由于骨科患者需要多陪护,因此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局限在患者身上,也要重视陪护人员,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或报告。

6.合理利用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较高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忙碌的工作条件也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失误,导致护理安全事故和护理病人纠纷。因此,医院需要优化护理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安排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保障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是避免事故和纠纷的前提。这种灵活的调度方法可以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这种方法既满足了病人的需要,又不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发挥了护士的潜力。根据骨科创伤患者的特点,手术一般在中午结束。该时间段可以向护理部申请增派护理工作人员,还可以进行科室自我排班,加强高峰期的护理力量,为缓解一线护士的工作压力,可以设立二线班护理队伍。护士长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座谈会,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帮助其解决一些问题和困难,使整个科室的护理人员以团结积极的心态投人工作之中。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骨科护理存在一系列问题,既有制度不健全的因素,也有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欠缺,当然个人也有一些原因。对此,医护人员应针对各种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彻底解决骨科护理中的各种问题。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彻底解决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求创造出良好的护理环境,为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医疗水平逐渐提高,医疗市场竟争将越来越激烈。医院想要生存发展,必须重视日常医疗护理管理工作,特别是护理安全工作,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与质量,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进而改善医院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骨科护理解决对策问题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院内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