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

2018-10-21 18:44陈玲秀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2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课外阅读

陈玲秀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再加上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性课程,语文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课外阅读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课外阅读为出发点,先是分析了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又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最后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进行再思考,以期能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语文素养;策略分析

1.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部分,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帮助小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能促使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广泛的课外阅读还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推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包括阅读方法和阅读速度等方面,单一的语文课本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阅读的需要,课外阅读教学应引起广大小学教师的注意,可以引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系统的对小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训练,包括有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也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加强校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语言运用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化审美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而这些能力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丰富阅读体验。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也有着重要作用。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尽管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小学语文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

在新课改以前,学校主要的授课模式是单一的老师为主体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小学高年级的教学目标中对阅读不是很重视,使得老师往往会忽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小学高年级的作业负担特别重,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只是写作业,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阅读文章,甚至他们在节假日也不能休息,全都是在补习各种科目,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在这种现状下,要想让学生抽出时间阅读文章根本是不可能的。

2.2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积極性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一般都只是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即使有阅读拓展也只是让学生课下自己看看,很少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另外,由于小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老师选择的阅读文章一般趣味性不足,只是选取对教学有利的。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许多学生对阅读都不感兴趣,即使有课余时间阅读文章也会选择对升学考试有利的文章,这样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以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措施

3.1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大部分小学生都没有良好的自制力,而要通过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和家长就应引导小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增加阅读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料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布置相关问题引导小学生搜集相关书籍资料来解答,而在进行课文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向小学生介绍有关课外读物,引导小学生将阅读延伸到生活中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带小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将图书馆和书店作为亲子活动的主要地方,陶冶小学生的阅读情操,在家庭生活中更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状态,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3.2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致和才能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带有半自然性的特点,全部倚靠语文课堂教学来培养语文素养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语文学习应当是开放性的,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外延。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有计划地向小学生介绍关联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蔓延,有目的地培植小学生的阅读兴致,使他们都能够做到自主阅读,扩充语言积累,提升阅读能力、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3.3 活用拓展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为了帮助学生摆脱阅读时的盲目性和恣意性,使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常用技巧,逐渐塑造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开设课外阅读辅导课,依据学生真实和教学的需求,向学生介绍适合他们的书目。以学生年龄作为依据,将童话、寓言、卡通等生动有趣的读物推荐给低年级学生;将情节动人、曲折的故事书籍推荐给中年级学生;将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名篇佳作推荐给高年级学生。也可以以教学需求为依据,教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联的文章,同时认真做好阅读笔记。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致,而且可以扩大语言的积累。

3.4 组织定期活动,激励学生阅读兴致

首先,教师要认真遴选阅读书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订购有关的阅读书籍,并将这些书籍存放在教室的图书角,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其次,安排学生阅读时间。教师也可以将课外阅读适当的安插到课堂教学中,提供学生一些方便的阅读机会。随后,教师就可以举办一些阅读活动,如:演讲、讲故事大赛、课外知识竞赛等。教师还可以按时在班级中组织以古诗阅读为主题的班会,这样的话,同学之间必定会掀起古诗学习的热潮,学生的阅读兴致进而得到不断激励,学生便会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3.5 制定阅读进度计划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进度和计划,并适当加大阅读训练的力度,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不断扩充知识储备。辅导学生拟定具体的阅读计划时,要适当安排每日、每周、每月的阅读目标,将课外阅读和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完美联结起来。恰当挑选阅读内容,不仅要读经典名著,更要广泛阅读杰出的文学作品,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升华学生涵养,塑造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更好的读写训练成效。

4.结语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和语文知识,使学生逐渐形成语文思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还面临着: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教学观念老旧、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外阅读观念,不断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进度和计划,定期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自发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断完善、提升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逐渐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玥.小学生以课外阅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51+53.

[2] 于玉霞.小学生以课外阅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19):5-6.

[3] 陈志娥.小学生以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5):180+182.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小沙江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
贵州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