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探索

2018-10-21 18:34陈强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2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主体作用体育教学

陈强

摘要:新课程理念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通过转变教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学习评价来促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学;自主学习;主体作用;学习评价

做为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能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的要求谈谈我个人一些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健康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日益增长,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跑步、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深入人心,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二、关心学生,关注学生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的无兴趣,学生学的无乐趣。新课程以“以一切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三、调整状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在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和身体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和能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者,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广播体操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师生共同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习的方式,学生先跟着多媒体演示观察、模仿→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学生的共同探究下逐步掌握基本要领。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学生帮助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师生如此合作起着事半功倍效果。

四、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弥补个体差异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既然是全体学生,那么学生与学生间存在诸多差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本不可能有两个运动能力完全相同的学生,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在练习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间的差异;在学习模式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练习时以学生的差异性为依据;教学评价中承认学生的差异,不能搞"一刀切".这样在同一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采用分组分层教学即将身体素质差不多的并愿意在一组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效果会不一样。比如乒乓球训练中,技术比较差的组,要苦练基本功:发球、接球等,选择把球接好;还可进行升级比赛,基础差的学生可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晋级成功的喜悦.经过教师和同伴的指导,他们在一次次失败的练习中,慢慢成长并熟练掌握动作技术.慢慢地,有同学学会了,用先学会的学生作为例子,鼓励其他学生,并要求他们积极练习、观察;这样跃跃欲试代替了害怕和退缩,会代替不会,先晋级的学生激励后面的学生.通过这两组教学对比,告诉我们要力求讓所有学生通过努力完成,而不会带来任何压力,并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信心.

五、正确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

自我管理是一种帮助学生有效地跟踪和改变自己课堂行为的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保障.教师要正确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对行为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从他律变成自律.(一)体育活动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篮球、篮球、羽毛球等器材,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和自主进行练习.结果学生先选项目,然后有的自练,有的结伴"吹牛",有的为分组比赛而发生了争吵……(二)班主任召开"以开展学合作,不妨碍他人运动"的主题班会,同时体育教师在课前培养体育小组长和体育骨干,对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活动课井井有条,教师适时地参与和协调,使学生的活动充分、开心.同样是活动课,内容与要求基本相同,只是教师在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中的指导不同.一组的教学接近于"放羊式",课堂秩序紊乱,而且不是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二组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指导,培养学干和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课堂活动呈现规律有序的分组活动,精彩纷呈.

六、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就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对运动技能和体育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激发他们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进而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运动的魅力,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鼓励,它可以很快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荣誉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按照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制订出不同的培养训练计划,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跟踪培养.在运动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地观察学生一些细小的进步,并及时地对他们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重视体育学习,才能享受到成功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赵建玲.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2] 蔡金伟.浅谈新背景下高中体育足球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主体作用体育教学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