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近日,浙江大学一篇以“云吸猫”(自己没养猫,却在网络上通过观看猫的照片、视频得到乐趣)为研究主题的传播学专业硕士论文在网上传开了,作者在文中提出了通过网络看猫的“云吸猫”现象,并认为这种“吸猫”为“精神鸦片”,引发网络广泛热议。
(11月28日 文汇网)
可以说,近年来类似“云吸猫”这般涉及学术研究层面的“奇思异想”并不少见,从《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到《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等等,“奇葩论文”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个别现象,其背后的根由到底是什么,是非常值得认真探讨一番的。
不可否认的是,抛开这些论文的学术价值不谈,它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可谓是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的一种映射。正如“云吸猫”的作者在回应时所言及的,她和她的导师都是“吸猫”群体,因而就地取材,倒不失为一种较为中肯的研究态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因喜爱便选择以此为题,可见是真正的感兴趣,并非刻意敷衍、草草了事或是权宜之计,这同样是建立在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层面上的一种探索与研究;也正因此,面对人们的质疑之声,这篇论文的作者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在回应中坦承了自己当初选这个研究主题时的纠结与挣扎,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论文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一定的道理,现代文明发展至今,社会理应呈现更多的克制与包容,尤其对一些不同于过往时代的、有別于人们传统认知的存在或形式,更需要保持一种理性的克制或耐性。特别对于那些看惯了生活日常中“一本正经”审美的人们,偶尔来点这种“怪异”或与众不同,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消费时代一切都可能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对象,特别是在手机终端普及之后,大众文化消费开始变得越发广泛与随意。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惟有“奇葩”更易于让人们记住,以“奇异”来换取关注,这种“不按套路出牌”让这些“与众不同”在短时间内以非常态的速度向外传播开来,也许正中某些“奇葩论文”作者的下怀。
当然,这里我们需要区分那种“为了奇葩而奇葩”虚伪而做作的行为或做法,尤其在学术研究层面,要坚决杜绝那种有违科学与常识、刻意而为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荒诞不经的“怪异论”。可以肯定地说,并非所有的打破常规都是值得推崇的,有违常识的瞎折腾、乱作为,即便有所谓的学术研究,也是对现有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学术资源的浪费或亵渎。而另一方面,也并非所有的跨界研究或超乎寻常的研究视野都能开出为人们所信服、有真知灼见的学术之花,而往往还存在有违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可能,这不仅不值得提倡,更多时候需要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