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皓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他们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实用型的人才。目前,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强烈,我国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有着更大的要求。
在最近几年里,随着各个高职院校办学的规模逐步扩大,很多的学生都进入了大学这所校门,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这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当前这种社会形式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必须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扩宽就业的途径和方向,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社会就业,这是现在教育工作者首要思考的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国家政策的不健全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出现了各系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高校以及职业大学等等。但是,还是没有完全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这是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因素。
在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还存在着诸多的限制,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社会就业的正常进行。
就业形式单一,专业的针对性不够强
现在的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就业指导培训活动,但是依然沿用了以前落后的指导模式,形式单一,而且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现在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致使学校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只存在一种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实用效果。
如现在各所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依然采取“灌输式”的指导培训方式,其针对性不强,主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做笔记,这样的方法虽然具备一定的实际优势,但是没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随着社会发展每年的就业形式做出及时正确的调整,就业指导所提出的内容依旧是往年那种陈旧的模式,不适合当代学生走上社会的发展需求。
同时,各所高职院校为了省事,没有根据社会发展做出分析,所以在指导内容方面也没有再去进行深入挖掘,而是对当前社会的就业信息进行了简单的发布,这就造成了很多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产生了盲目就业的心理。
对于一般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会导致其在社会就业过程中严重缺少行业所必要的求职信息以及求职技能,当从学校进入社会后,不能快速地适应当今社会形式的发展。
解决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对策
加强各地就业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保证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创业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形式的不断发展,各所高职院校务必要加强就业制度的建设和创新,确保所有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首先,高职院校要建立一个针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保障制度。并且,各所高职院校所建立的保障制度要与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外导向。其次,高校内部的各个领导要引起高度重视,建立一个全方面的就业保障机制,设置一个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指导机构。另外,可以跟社会企业合作,建立一个企业资格准入制度,将大学生授课的内容与就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进行充分结合。
加强市场调查及预测,合理设置相关专业
各所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这不仅仅是关系大学生以后的前途,也关系当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各所高职高专院校都要加强对社会就业市场的调查以及预测工作,认真分析当代社会发展需要何种人才,根据学院和社会的接轨,设计出一个学院和社会都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并积极地去关注国家所颁发的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的走向,量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把各所高职高专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和现在社会的热门专业结合在一起,结合各个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多样化需求,去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专业的需求。
端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现在很多大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都认为自己在文化知识方面和社会生存能力方面比其他人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在薪资待遇方面期望很高,大多学生都很单纯地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给这个企业的发展创造出不错的价值以及效益。但他们不清楚的是,所有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不管是知识、能力,还是在社会经验方面,与不同单位的实际需求都是有着很大差距的。因此,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及时端正大學生的就业价值观,为其树立合理的择业倾向,从而避免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
结语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基本上处于一种制度上的分割中。就以当今社会来讲,所有行业的工作岗位都是有限的,所以,大学生难就业的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数量上,更是基于结构上的,因此,如何促使大学生更高质量地择业和就业,还需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