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瑜伽运动对人的生理与心理具有诸多益处,首先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其次就是在心理压力方面的调节与运动能力的提升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体现,那么瑜伽运动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来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本文将根据瑜伽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瑜伽运动;高校体育;教学应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瑜伽运动,对于体育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提升作用。而瑜伽本身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就已经出现,瑜伽在梵文中的意思主要是将自我和原始动因进行结合并使其一致,所以瑜伽本身是身心同练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智慧,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在不断的练习中达到控制自己的内心以及驾驭肉身感官的作用,将内心似乎永远无法停止的躁动进行驯服。
一、瑜伽运动的健身功能
(一)生理发育
从生理发育的角度来说,瑜伽运动能够帮助强健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韧带内脏器官的健康素质,并且从不断的练习过程中还能够挖掘出自己的运动潜能。瑜伽主要通过舒缓的音乐,在扭转、卷曲以及伸展的过程中针对身体的各个循环系统来进行调节,在脊柱伸展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姿势对肌肉韧带进行拉伸,然后调动全身的器官部位来配合肢体与肌肉的运动,从而达到燃烧体表与内脏器官当中的多余脂肪,保证血液循环系统的新陈代谢能够源源不断的为身体提供动力。
(二)心理调节
瑜伽练习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保持身体的有意识伸展,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每一个动作的触感上,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就会让人沉醉于这种舒适的氛围当中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情绪的调节。无论是镇定的心境、主动呼吸的状态还是有意识的伸展联系,只要不断的坚持,就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身体和获得姣好健美的提醒,修身养性并释放出生活中存在的压力,变得更加热爱生活。
(三)社会适应能力
因为目前应试教育与独生子女政策的环境影响下,有很多孩子都出现了独立性与自我调节方面的问题,当他们从学校出来想要适应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而瑜伽就是一种能够将这些思绪进行整理的运动方式。高校的学生往往因为成长环境或者思维局限难以实现压力的纾解,但是与瑜伽本身就是一种静思净心的运动方式,所有的瑜伽练习者都可以在瑜伽的修行的过程当中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不良情绪与精神紧张的缓解使他们受益匪浅,从而能够在生活中达到心安情定的状态。运用健美的体态和轻松的心态将日常生活与工作完成的更加出色,相信也是每一位学生希望在今后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二、瑜伽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体育课堂中的准备部分
因为准备部分就是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进行身体感官运动的调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上课状态的一种方式。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柔韧素质的发展,在柔韧性的锻炼上对于肌力的发展有一定作用,并且在关节灵活运作与加速的过程中也能够减少关节上的组织损伤,能够帮助肌肉达到放松状态,并且学生的情绪也得到了一定的平復。在一系列的动作配合下使得学生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已经进入到了热身状态,这不仅能有效避免运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还能够将学生积极性与兴趣同时调动起来,这都是通过瑜伽运动知识的融合达到的效果。
(二)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能够动员全身不同环节的力量进行有序的做功,并且在减轻某一关节的基础上为肢体发挥技术动作提供捷径,所以不仅仅包含瑜伽运动,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会对核心力量格外的重视。而核心力量也确实能够保证瑜伽体式练习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从而在作用力之间提供平衡,帮助学生在瑜伽运动中掌握好中心。那么在瑜伽体式中的练习针对各器官组织的发力情况以及重心稳定都是具有一定的协调作用的,最终由此带动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发力,帮助在体内做到力量的传导。
(三)体育课堂中的技术部分
一般来说体育课的时间是90分钟左右,在90分钟的课程即将结束之前,有许多学生都会感受到身体的疲劳与肌肉的僵硬并且还有精神紧张的情况,如果不加以疏导,就很可能影响到内脏功能的正常,还有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的情况。所以在运动结束过后运用瑜伽放松术来帮助学生彻底的对身体、呼吸与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放松,在放松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姿势有美人鱼式、婴儿式和摊尸式以及俯卧式等。许多的练习者在众多的姿势当中都会比较偏爱婴儿式,通过这样的瑜伽放松术就能够帮助学生能够以偶一时的主动进行身体放松,在课下就不会出现过度兴奋的状态,然后再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接下来所需进行的课程。
综上所述,瑜伽运动与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的结合能够起到针对学生心理压力进行消除以及缓解身体疲劳的作用,并且在热身动作上的改进有助于对后期运动损伤的防治,最终在瑜伽运动的综合影响下,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形成终身的体育意识。
三、结束语
瑜伽运动能够通过身体与精神,心灵与肉体之间的融合来进行对身体的控制,从而形成人自身的自控能力,而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体育课本身的基本主体,而瑜伽运动的修行方法恰恰也符合体育课的精神内容,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梦薇.浅析瑜伽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6,13:187.
[2]刘兰娟,刘成,司虎克.我国瑜伽健身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质性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03:50-54.
作者简介
杜焱鑫(1986.01—),女,汉族,湖北宜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