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佳 凌利峰 吴火娟
摘要:简述了制动辅助功能的用途及意义,分析了机械式制动辅助功能的优势,结合一款布置在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内的机械式制动辅助装置,阐述其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及使用效果。
关键词:制动辅助;BA;真空助力器;原理
1.引言
从汽车诞生时起,制动系统在汽车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许多驾驶者由于缺乏经验或体力不足,在紧急情况下未能采取足够的制动措施。换言之,因为驾驶者未能将制动踏板踩到足够的位置,制动器无法实现所能达到的最大制动作用,故而汽车未能及时停止导致事故。譬如强行变道、行人突然横穿马路、车速控制不当或车距保持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许多事故,都可以通过改善制动过程加以避免。
基于上述原因,制动辅助系统被提出研发,在紧急情况下为驾驶者在实施行车制动时提供支持,在保持车辆操纵性的前提下达到最短制动距离。欧盟2009年1月14日发布的行人保护法规Regulation78/2009/EC规定了在欧盟注册的乘用车均需强制安装BA(制动辅助功能)。近年来,国内汽车制造商也逐渐将此功能纳入一些车型的标配。下面结合一款集成在真空助力器中的机械制动辅助装置,阐述其原理和使用效果。
2.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
MBA是机械制动辅助(Mechanical Brake Assist)的简称,按BA形式还有电子式(Electronical Brake Assist,简称EBA)和液压式(Hydraulic Brake Assist,简称HBA)两种。真空助力器MBA产品,利用机械装置的惯性及流体的时滞特性,通过制动踏板识别驾驶者紧急制动的意图,在紧急情况下为驾驶者在实施行车制动时提供支持,在保持车辆操纵性的前提下达到最短制动距离。
2.1结构形式
控制部分见如图1-1,在常规的真空助力器中通过改制橡胶阀组件和柱塞阀,同时添加一个滑阀组件(由件5、6、7组成)。这里提及的滑阀是BA功能开关机构,负责开启和锁止BA功能,滑阀一般选用强度和弹性良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1—输出顶杆 2—反馈盘 3—活塞体 4—锁片 5—BA启动簧 6—密封皮碗 7—滑阀 8—阀门弹簧 9—回位簧 10—输入杆 11、12—橡胶阀组件 13—柱塞阀 14—滑阀保持盘 15—顶块
图1-1
该装置特点如下:
1)机构配置容积率高:BA滑阀组件嵌入在助力器中,不增加制动真空助力器体积;
2)组件单元化:可通过是否嵌入BA滑阀组件,在MBA与传统真空助力器之间切换;
3)成本优势:相对于EBA和HBA,MBA相对制作成本较低;
4)可靠性优势:相对于电子产品,机械装置具有较好的耐恶劣环境能力。
2.2工作原理
当实施制动时,由于制动系统中的压力升高,驾驶者能感受到制动踏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未启动BA(图2-1)和启动BA(圖2-2)的受力图,可发现:紧急制动时,MBA通过制动助力器中的机械部件,感知制动的力度和速度,MBA启动,将制动系统反力传递到活塞体上,由此减少对驾驶者体力的要求。同时通过机械锁止装置,外部大气阀口将保持较大开度(远大于正常制动时),单位时间内大气的摄入量呈现冲击状上升,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伺服力,产生足够大的制动力,以缩短制动距离。
当紧急制动结束,踏板回程,触发机构回退,滑阀组件复位,真空阀口与大气阀口恢复正常制动状态。因此BA开启后,制动踏板须正常回至初始位置一次后,方可完全解除BA。
3.使用效果
以北汽C50型轿车为例,分别搭载BA助力器和非BA助力器,进行紧急制动工况下的制动距离测试。所用真空助力器带总泵规格10"、缸径φ23.81,台架测得200N输入力对应输出液压BA开启前4.2Mpa,BA开启后达7.02Mpa(输出液压提升67.14%)。整车试验条件:干水泥路面,制动初时速80km/h。
上述测试表明,紧急制动时,为瞬间获得最高输出液压使车辆停止,驾驶员必须施加并维持很大的踏板力 (根据图3-1,制动输入力约900 N),踏板端受到很大的制动系统反力。此种情况下,一般无紧急制动经验或体力较弱的驾驶员,很难果决地提供并保持很高的踏板输入力,同时在ABS启动后,踏板端体验到很强的“弹脚感”。而此时若是带BA功能的车,感知驾驶员实施制动时的力度和速度,开启BA,此时以较小的踏板力便能维持高液压输出(根据图3-2,输入力约500 N),直到驾驶员完全松开踏板。测试数据显示,BA功能使达到ABS工作液压时间缩短了0.06s,制动距离缩短了2.22m,平均减速度增加了0.41m/s2,同时ABS工作时踏板端体验到的“弹脚感”明显减轻。
4结束语
“节能,安全,舒适,智能”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主流趋势,安全性始终是汽车最受关注的点。而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就是对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个提升,为驾驶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系数。BA功能的以下特点,能够显著改善紧急制动情况下的主动安全性,其性能的可靠性被消费者所认同。
1)减轻驾驶者体力,缩短制动距离;
2)缩短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起作用的时间,让ABS更具智能化;
3)减轻ABS工作时踏板端感受到的振动。
参考文献:
[1]周玉存. 汽车制动辅助系统BAS [J].汽车电器.2005,(6):43-44
[2]韩国希. 波罗、宝来的制动辅助系统 [J].新车透视.20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