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潇潇
摘要: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日益多样化、数字化,网络世界的建构充实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其所具有主体的符号性、信息的快捷性以及表达的直接性,使其愈发的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谋求利益的重要渠道。网络、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网民的数量也变得日益庞大,导致网络集群行为频繁出现。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是网络社会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着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自发秩序。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网络集群行为的规模日益扩大,其所具备的特点也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不同的社会心理机制,正确认识网络集群行为背后的群体心理,是正确处理这一行为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集群行为;群体心理学
之前,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来源主要为报纸、广播或电视,后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已经成为我们常说的“第四媒体”,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谋求利益、表达意愿的重要媒介。网络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创新,其特别之处在于让更多的大众能够获得话语权,人们可在网络上吐露自己的想法,使得思想得到解放。此外,网络也让之前较为隐匿的信息变得透明公开。正是这些特性使得广大网民获得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生活空间,成为一个基于现实社会投射下的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拥有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信息网络的普及化,加快了人们生活的数字化。新兴媒体的普及,扩大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网民在这个虚拟空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渐形成不同身份、职业、性别、种族等的网络集群行为,他们在一定基础上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从而结成较为稳固的群体。另外,不同的群体又通过一定的媒介融合成更大的网络集群。因此,主动把握网络群体行为背后的群体心理,可以有效地得到预警的主动权,从而操控网络舆情的走向与网络心理干预。
1网络集群行为的概念
当前学术界对网络群体化行为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也称作网群事件,其以社会大环境为背景,而网民出于利益或其他的目的,以网络为媒介,组织相应的话题来进行利益、目的的串联、组织和呼应,众多网民的参与讨论,甚至有可能或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这种行为所具有的特征主要是短时间内集结多种社会力量,造成较严重的社会影响。另外,群体性事件在虚拟网络中大量存在,其中含有的一些负面性的“网络群体事件”,会使网络安检工作难以顺利展开以及少数极端网民的各种行为,也会导致各种网络热点和新闻炒作的焦点无限放大,严重影响现实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二是网络集群行为,集群行为因其具有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独特的群体心理结构而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新的互动方式和交往模式,网民也凭借这一平台,广泛的反映自身的意愿,与其他网民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利益集合体。它是在情感的极度张扬、蔓延下产生的对某一社会事件相似的看法、观点以及某方面的诉求,从而形成按照一定规则和方式进行的网络社会行为。因此,在某一非预期的特定阶段内,一定数量的相对无组织的网民针对某一社会事件,利用网络平台传达共同诉求而形成具有现实社会影响力的群体集合,因而成为“网络集群行为”。在一定情况下,网群事件和网络集群行为的区分并不严谨,均是由某种利益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具备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一定的目标追求。
2网络集群行为的特点
2.1网络集群行为规模的扩张性
网络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网民的大量存在,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新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打破时空的限制,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跨地区沟通。微信、QQ、微博等新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变得极为方便,进而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及时的获取他人的想法,并可实现实时的互动。使得较热点话题一经上传,就得到广泛的转发以及网民大量的点击量。引发大量网民针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使热点问题持续发酵、线上交流热烈进行,引得大量路人网民的加入,从而使得网络集群行为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2.2网络集群行为的即时性
传统的新闻媒介往往具有滞后性,大多是通过报纸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群众接收信息的时间也就存在一定的短缺。而依托网络技术的新媒体传播机制,克服了传统传播媒介的弱点。其信息通过简单的文字处理和图片处理,只要上传,就可被广大民众所关注,及时获得最新新闻情况,还可根据网络直播,实时关注事态的发展进程,从而掌握第一手消息。而突发事件的出现或新闻热点出现之后,线上就会出现相应的网民进行激烈的讨论,从而形成意见相同的群体。
2.3网络集群行为多以舆论方式作为表达意愿的表现方式
网络集群行为由于受到虚拟网络空间的限制,网民往往采用言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由于网民发表意见不受网络的时空限制,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自身的意愿,不同的意见集合形成不同的利益诉求团体,他们会为了使本团体的利益诉求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而通过话语的方式抢占舆论制高点,获得更多网民的支持。
3网络集群行为背后的群体心理的解读
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多是由于外界事件的刺激以及网络个体心理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心理学认为,众多网民集结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世界观的群体,意味着原本处于不同社会层次、职业、年龄、性别等的人群,为了一致的目的,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心理。当个人处于一个集体之中时,个体必须服从集体的观念、行为方式。在群体心理的影响,个体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的利益。当网民置身于虚拟网络空间时,其信息、身份的隐匿性使得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行为,非理性行为得到释放,甚至在网上故意抹黑其他群体,而抬高自身群体的地位,谋求自身群体的利益,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另外,群体行为往往带有某种诉求或者某种消极情感的宣泄。对个体而言,他们对群体心理要么全盘接受,要么一致否决。在部分群体中,在意见领导的有意推动下,个人内心的情绪会随之被渲染,进而会做出相应的行动,并召集周围的人,进而使得更多网络个体纷纷加入群体中来。因此,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偏执又放纵的个体。
4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的处理网络集群行为
4.1真诚对话
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许多政府部门也通过网络媒体来做一些惠民利民的事。许多政府部门网站中可进行账号注册,网民可获取相关部门的最新动态。此外,还可实现官方账号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积极利用新兴媒体这一有效方式与网络成员进行真诚的对话,使网民能够知晓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最真实的情况,并识别出不真实的信息,准确把握事实真相,消除误解,避免错误解读。
4.2建立完备的网络监管体制
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空间,但是众多民众参与其中,必然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是否符合法律规范、是否侵犯他人权益、是否破坏知识产权等,为了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网络生活空间,需要建立完备的监管体制,实时监督网络发展情况,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避免非法分子的违法利用,将网络舆情的爆发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及时针对某些恶劣行为进行处理,避免扩大化。
总结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中无法设定因素间的序列状态,也无法准确把握网络发展的前进方向。对网络集群行为背后的群体心理学研究中,要多角度的采用相关理论的观点,综合性的解读其产生的原因,了解其產生的过程,才能有效的处理信息时代的集群行为。
参考文献:
[1]宋磊凯.新媒体视角下网络集群行为背后的群体心理学(J).世纪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