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观的形成

2018-10-21 22:09吴凯雷
大东方 2018年7期
关键词:历史观

吴凯雷

摘 要:文章从习近平同志如何实现用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对治理国家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指导,客观地分析了习近平历史观的思想特点,科学具体地分析了这一历史思维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观

党在领导人民从事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实践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善于从前人的历史实践中深入挖掘治国理政的智慧,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同时也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精辟而又科学地阐述很鲜明地体现了他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习近平一向提倡学习历史、全党重视历史,在他的众多讲话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历史的连续性这一问题,即:“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从这一观点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历史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多么重要。习近平的历史观渗透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方面面,让我们认清了当前的大环境、大形式。习近平总书记从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出发,对学好、用好历史的重要性、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功能及其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又精辟的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

一、习近平的历史观在与时俱进中发展与完善

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近平总书记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精辟而又科学地阐述很鲜明地体现了他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

2011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作了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的重要讲话,提出领导干部要重点学习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世界历史。习近平强调以学修身、以学益智,主张把学习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推动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历史思维、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自觉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办事。

历史发展有其特定规律。习近平注重研究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主张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他基于当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德等专题;专门设立历史议题,如针对反腐倡廉问题设置的党史党建主题、配合“一带一路”战略设置的“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主题,以及配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设立的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主题等,其目的都是要发挥历史借鉴作用,破解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此外,习近平强调,辩证取舍、推陈出新。

今世界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国际和平发展、合作交往的新理念、新举措。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问题,习近平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的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立足这一判断,中共中央着手谋划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以应对新常态为主线,贯穿中国发展全程和发展全局的大逻辑。在治国理政工作中,习近平坚持把具体问题放在历史进程中,以独特的历史视角,放眼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通过探究历史根源和合理性,来谋求现实问题的解决。关于实现中国梦等重大问题,他立足于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自身渐进发展、内生性演化等角度进行阐释,并且明确这就是历史规律。

二、习近平的历史进程论

习近平指出,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和领导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接连不断的伟大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并进行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正奋力前进。我们之所以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的就是不断地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不走老路、歪路,而是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1)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會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在当今时代下,依然蕴含着强大生命力,也是指导共产党人发展前进的思想武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和教育全党。学好哲学、用好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习近平认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口在无数的历史和现实面前我们发现,我们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不断地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更高水平,从而开辟出一个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依旧肩负着自己崇高的使命,努力地适应着时代的潮流,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当今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兼具着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性质,人类社会整体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背景各不相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它的特殊性也是必然存在的。

(2)理性看待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将对历史的学习、对历史经验总结与运用放在重要地位,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并从中找到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是我们建党96年来得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逐步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之上,习近平曾经提到,我们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认识,不仅要体会党的光荣伟大,而且应充分认识它领导人民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绩,并充分肯定它带领人民对待各种困难和风险时表现出来的乘风破浪、勇于开拓胜利道路所展示出来的巨大魄力、巨大智谋和巨大实力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之中,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一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是两个既存在重要联系又具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在本质上都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习近平认为,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评价,要立足时代的大背景,我们不能用改革开放前否定改革开放后的重要成果,也不能将改革开放前的基础性作用弃之如敝履。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我们从客观上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两个历史时期,进而了解整个党史,坚定党的历史自信并把握党的前进方向。

(3)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探索、铺垫 改革开放之前的斗争和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成长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珍贵经验。新中国成立不久,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并将工业化的道路作为发展目标,从这一方面来看,改革开放后我们用来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所用的物质财富,是在这个时期积累起来的;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起到中流砒柱作用的力量和经验也是在这个时期培养起来的。

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对毛泽东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了宝贵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在评价改革开放前这一历史时期时曾经提到:“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在艰辛探索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4)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继承、发展

改革开放后这一历史时期,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延续、深化和改革,丰富了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和成果。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和探索中,共产党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这些主张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改革开放后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是我们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的坚持、深化和改革。所谓历史,就是这样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

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清楚、有序地应对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用改革的方式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当前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就告诉我们,合理进行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前进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后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当前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凝集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的最根本梦想,也体现着进入近现代后,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美好向往和不断探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只有正确分析和辩证的对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才能汇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习近平的历史认知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其系列讲话中,曾经反复的提到“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当引以为戒”「口这一论断。在他看来,全党和全体人民应当认真学习历史,提高我们的历史认知能力,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为现代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历史认知之中,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知尤为重要。历史发展规律不仅仅为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的历史进程,而且为提高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深层次发展,如何提高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能力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

(1)注重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学习掌握历史的发展趋势 历史发展规律,就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遵守的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一样,都具有与自然界相似的、不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轨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真正强大而不断发展下去,我们有必要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从中总结出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内容加以利用。

习近平在关于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会议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深刻地揭示了客观规律,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现阶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有力思想武器。

我们要将回顾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的光辉历程作为重点,将全党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提高;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在中国发展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是怎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运动规律的,在不断地深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过程中把握规律、积极应对各种发展中的挫折和困难,逐步走向最终的胜利。习近平的这些观点,深刻的表现出了历史发展规律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准确把握历史规律,我们需要做到培养长远的历史眼光,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摸索对现实发展有作用的内容,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充分设想和计划未来;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方式方法;自觉地运用历史发展规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按照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辩证规律去解决问题,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状态中去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其找到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对指导我们现实起到更加科学的作用。

(2)正确认识革命和改革,以自我革新精神推进改革

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产生了社会革命。其最深刻根源,就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谓社会改革,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以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一些方面或环节为目的,通过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促使这一社会制度自我完善,进而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

我们之所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方案,就是分析了当前社会所处的发展形势和社会基本矛盾后找到的发展方案。习近平指出,应当坚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基本取向,强化责任担当,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動改革。

习近平提到:“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在救国、兴国、强国过程中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中国发展道路在选择过程中,应当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走这条道路,将国家道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进行科学的阐述,明确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否有一个相互统一、递进发展的内在关系。当我们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够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之中坚定信念,拓展这条道路的丰富内涵,使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2]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观
浅谈中职学校的“历史观”教育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侗族历史观与生态伦理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
国产抗战题材电影历史观的考量
试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