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一、基层党组织工作面临的形势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执政的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基,担负着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等重要责任。11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强调了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古人讲,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党支部作为党最基本的组织,提升党支部工作能效这个基本建设就变得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现实工作中支部工作具有领域类型多、服务对象多、落实有难度的特点,因此想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就必须针对突出问题,找准解决方向,才能抓实抓好抓出效益。
二、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
组织建设方面,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从事党务工作时间较短,对基层党建工作缺乏系统性思考;支部委员多为兼职,职责分工不清,工作积极性缺失;党小组长工作价值不明显,作用发挥有待提高。
业务素养方面,一些党务工作者对党务工作制度、知识、流程不清晰,出现工作流程混乱,落实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作用发挥方面,基层党建工作与一线生产经营结合不紧密,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成效不显著,党建和行政不能有效互动。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效能的方法
一是专业化的班子队伍建设。
支部班子建设的好不好,关系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建设专业化的班子队伍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支部书记自身建设。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党支部书记既要抓好党建,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又要了解生产经营,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因此,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支部书记队伍,既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也关系到企业的改革发展。要配强支部书记队伍,建立支部书记选拔任用工作体系,有侧重的开展专项人才培养,畅通支部书记升职渠道,真正把最优秀的党员干部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要重视理论学习培训,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做好专项业务培训,安排专家进行辅导,切实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要逐步推行党支部书记专职化,将支部书记从行政部门中解放出来,统一划归到党务工作人员之中,单独设立工资薪酬和绩效考核,避免存在部门挂靠或行政兼职等情况,确保支部书记专心做好支部工作。
2.支部委员班子建设。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是支部书记的左膀右臂,是保障支部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抓手。只有选好用好人才,建立科学制度体系,发挥好集体的力量,支部工作才能开展得有条有理。要坚持把党建工作职责细化到岗、工作任务落实到人、时间节点精确到天,确保每名支委的任务分工具体化、项目化、程序化,压实一岗双责,释放支委个体能量。要探索配备党支部党务专责人员,专职做好支部日常工作,协同配合支部书记完成全年任务目标。要实施“党小组+班组”“双细胞”工程,将党小组与班组逐步融合,党小组长与班长“一肩挑”,班组绩效和党建责任落实同步考核,做到组织并行、职能互补,实现“1+1>2”的倍增效益。
3.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生命力载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的工程,关系到企业转型和党的建设发展全局。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战斗堡垒,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严抓思想教育,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不断创新学习载体与学习方法,促使学习效果知行合一。要严把党员入口关,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活动积分管理制度,杜绝按期排队入党的现象。要激发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国际最新的自我决定理论,构建起党员被群众需求的环境因素,激活内外在服务动机,最大限度的提高党员的创造力和工作绩效。
二是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建设。
实施党支部工作标准化建设,其目的就是让复杂工作简单化,让考评内容数字化,让支部工作高效化,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基础管理、基层建设,夯实党支部的工作的基本功。
1.任务目标表单化。党支部任务目标表单化管理是按照重部署、抓执行、促落实的要求,紧紧围绕公司党委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党支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党支部年度工作表单》,让支部党建工作内容一目了然,将各项目标逐级细化量化,列出任务和时间控制表,并把任务分配到支部班子、党小组和党员,自上而下建立任务分配体系,以目标为“轴线”,明确党支部工作的开展步骤、要求标准和控制重点,同时进行月度考核点评,层层落实,闭环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2.业务流程程序化。基层党支部擔负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工作千头万绪,程序多、要求严。实施业务工作流程化管理,结合基层党支部工作最基本、最基础、最需求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例如三会一课会议流程、党员发展流程、组织生活会流程、民主评议党员流程等,运用工艺流程原理来设计、结构和再细化党务工作流程,汇编实用制度,明确工作要求和具体内容,明晰组织程序,把制度变为流程,工作过程对照落实、规范操作,从而引导支部规范、持续、有效加强自身建设,真正形成抓规范、抓成效的良性循环。
3.工作成果数字化。以往,基层党建考核工作显得比较虚,难以量化,量化党建工作考核清单内容,有利于工作成果的数字化考核,建立指标全覆盖、激励有效果的党群工作绩效管理体系,促使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提高党群工作价值创造能力。具体考核内容层面,党支部可从重点工作任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奖励项、保障性指标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月度、年度考评结果关联党支部所含部门的月度、年度绩效。党小组层面可实施党小组+班组或者党小组+机关部门双向考核机制,党小组考评结果纳入班组或者机关行政部门绩效考核,实现目标同向、发展同欲、考核同步。党员层面,将党员量化积分管理与员工KPI相关联,全面考评党员作用发挥、日常学习情况以及组织活跃程度,推动量化考核与实际工作真挂钩、真兑现,考核与考核结果的运用不再是“两张皮”。
三是绩效化的作用发挥建设。
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能不能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在谋划好顶层设计的同时,我们更要通过问责追责推动管党治党责任真正落实到位,真正让党建工作产生“牵制力”,发挥“风向标”作用。
1.支部班子要问效。支部工作千头万绪,说到底是个责任问题,首先要扭住党建责任这个关键。近年来,党建清单的逐步推进促使基层党建工作删繁就简、化虚为实。清单明确了责任、路径和标准,但关键还要跟踪问效、见到实效。要建立党支部书记述职考评机制,年末现场述职评分,把评分结果与全年绩效挂钩,以述职评议考核倒逼党建责任制落实。要出台党支部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强化履职尽责执行力,全面准确地评价使用党支部委员,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效能。要持续用力抓好党建责任清单督查督导,定期开展党建检查,推动党建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三会一课”要见效。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传统的组织生活模式面临着全新挑战,这已然成为摆在基层党支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基层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更不能因循守旧、照本念经。要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特征和不同类别党员兴趣,引入“互联网+”理念,把支部建在网上,把教育送到身边。要推广创新主题党日模式,推行开放式组织生活,综合案例分析、情景演出、现场体验等方式上好“特色党课”,以实景实情实例激发党员热情、启迪党员思考,增强“三会一课”的生机活力。
3.服务中心要有成效。做好党支部工作的核心就是“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创新思维观念,创新办法手段,找准党建和发展的结合点,推动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同频共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统领全局的作用,真正把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的积极作用凝聚到服务中心工作、完成工作任务上来,使支部工作优势转化成企业发展优势。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神经末梢、服务终端,它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政治作用。党的十九大对《党章》进行了与时俱进的修改,为的就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让基层党组织这个最贴近群众的组织发挥最大的效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要守正笃实、不断创新、提质增效、久久为功,让基层党组织上下一条心,力才能使在一起,党建工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