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2018-10-21 11:21崔丽娜
考试与评价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会学习主动参与独立思考

崔丽娜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呢? 只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独立获取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本文阐述作者在培养小学数学能力方面的几个观点。

【关键词】自主学习 主动参与 独立思考 学会学习 掌握规律

数学是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课程,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呢?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只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独立获取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一是激发参与的欲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引入“质疑——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感知、表象,思维、记忆等凝集在一起,以达到智力的最佳状态。二是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教育对象是有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主动的发展。主动发展要通过主动参与来实现,为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探究新知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起点,预设好学生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提供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讨论、交流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体验。三是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教育家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被认可。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产生愉悦感,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尤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成功的意义更加重要。教师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除了用成功的原则进行教学外,还要发现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保护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独立思考是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培养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它直接影响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每个人都有智力发展的潜能,要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关键在于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基础出发,围绕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揭示知识规律。

二是给学生适当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难免会有困难,甚至出现错误。这时教师需要给予指导。教师在指导时不能包办代替或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设计有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维的问题。如:题目要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知道哪个条件,你就有办法了?你能从给出的已知条件中找到你需要的条件吗?等等。让学生继续思考,促进其思维深入发展。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此,我们应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策略。一是传授转未知为已知,从而获得新知的方法。數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前后知识联系紧密,新知往往是由旧知识引申扩展而来,旧知识又能为获取新知识服务。教学中要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在适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从而获得新知。二是观察——归纳——猜想——检验的学习方法。人的认知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知识往往也是凭借数学直观,提出某种猜想,进行证明,揭示规律的。可以说,没有猜想,就没有创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实例,让学生观察、猜想并进行验证,实际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猜想——检验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主动参与是前提,独立思考是关键,学会学习是核心,获取成功是动力,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培养良好思维能力,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学会学习主动参与独立思考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谈独立思考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学会学习”目标的达成研究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