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452470)付东方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BPH治疗的16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患者8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年龄(78.51±7.27)岁,病程(5.73±0.89)年,研究组患者年龄(77.49±6.94)岁,病程(5.48±0.92)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程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使患者保持截石位,调整电刀输出功率至120W,电凝功率为80W。对全部患者进行膀胱穿刺造瘘,待膀胱充盈后,将引导管置于患者膀胱内并固定,进镜后,对膀胱、输尿管、前列腺及周围组织位置进行观察并在6点钟方向切一达包膜处标志沟,并相继切除前列腺左叶及右叶,之后采用电刀环修切12点钟方向及前列腺尖部,并对后唇进行修饰,使其尿道部表面平滑并呈漏斗样。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5%甘露醇冲洗液进行低压关注,并观察套管通畅程度,并在术后留置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3d后拔除。术后,对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进行镇静及止痛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情况,并对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及最大尿流率(Qmax)进行比较。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1 比较患者手术情况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管时间等方面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且对组织的切除量也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如附表1所示。
2.2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相应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IPSS、QOL及Qmax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其相应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附表2所示。
附表1 患者手术情况
附表2 患者治疗前后相应指标评分(分)
针对BPH患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TURP对其治疗成为金标准,但有调查表明[1],该治疗方法可导致术中大量冲洗液进入患者循环系统,并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血钠水平降低等现象,而由该类现象导致患者死亡的比例达到0.6%~1.6%[2]。对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在对患者进行TURP的术中,对患者膀胱等部位进行连续低压灌注,使膀胱在术中保持低压状态,以便降低静脉窦对冲洗液的吸收程度[3],并保护周围组织不因手术而遭到损伤。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管时间等方面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且对组织的切除量也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表明该方法能够切实保护手术部位周边组织,并降低术中出血量,而手术时间的减少可能与该方法能够使术野保持清晰状态,使主导医师能够快速进行手术操作等情况有关,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IPSS、QOL及Qmax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其相应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该操作方法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并显著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