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450006)陈爱云
高血压属于需要长期用药的终身性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弱,患者有较大的身心不适感与痛苦,治疗体验感受下滑。本文通过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接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析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心理状态与血压控制情况,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接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36~74岁,平均年龄为(41.5±3.9)岁;高血压分级中,1级者19例,2级14例,3级7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38~72岁,平均年龄为(43.4±5.1)岁;高血压分级中,1级者17例,2级14例,3级9例;所有患者均同意治疗护理与研究工作的开展,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附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n(%)]
附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对比(±s,mmHg)
附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对比(±s,mmHg)
注:两组护理前对比,P>0.05,两组护理后对比,P<0.05。
分组 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观察组(n=4 0)护理前 1 5 2.7 1±9.8 7 9 1.2 4±5.4 1护理后 1 2 3.6 7±6.6 3 7 0.4 5±3.2 4对照组(n=4 0)护理前 1 5 2.9 8±8.2 3 5 0.8 2±5.2 8护理后 1 3 6.5 6±7.1 9 7 8.6 8±3.6 3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社区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做好护患沟通,提供针对性心理安抚,充分地让患者意识到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1]。必要情况下多提供治疗良好案例来鼓励患者,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与耐性。要做好家属心理建设,避免家属不良情绪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与心理压力。
1.2.2 健康管理 形成患者健康档案,同时每个月做好定期的随访,依据患者情况做针对性疾病管理知识。甚至可建立病友网络群[2],及时解答患者疾病管理问题,反馈患者情况,指导患者日常治疗注意细节,建立护患良好的沟通渠道。
1.2.3 生活指导 依据患者情况进行饮食、运动与其他生活习惯的调整改善。饮食上要保持低盐、低胆固醇、低糖、低脂、高纤维素等清淡饮食,适量提升钾元素摄入,多摄取蔬果,禁止烟酒,禁止饮用浓茶与咖啡,多饮水。依据患者可操作、安全、便捷为标准,让患者保持科学运动的生活习惯。让患者通过饮食与运动达到体重的控制。
1.2.4 用药指导 要让患者充分意识到规范用药的重要性,要说明药物反应等情况,提升患者的自觉反应,避免认识不清而导致随意停药。同时鼓励患者做好用药情况日常记录,做好血压检测与记录,从而有效地为医生治疗做规范指导。
1.3 评估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血压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依据用药、饮食、心理、复诊、运动等各情况规范执行情况评判,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在治疗依从性上,观察组依从性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 在护理前后血压情况上,观察组护理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日常疾病控制需要从生活与用药管理方面做辅助。患者治疗依从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药物作用发挥,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会引发药物作用的失效。社区护理干预则是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情况做针对性处理,通过生活指导、健康管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各方面完善患者治疗有关细节处理,让患者对疾病与治疗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的展开。充分关注到患者心理与生理的诉求,让患者整体治疗体验得到优化,要依据患者情况做适当的引导与调整,让患者有充分的适应能力,保证护理工作的个体化进行,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积极支持治疗护理工作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