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谈判的评价视角

2018-10-20 04:24殷宪芳
知识文库 2018年23期
关键词:联合公报语言学立场

殷宪芳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人际意义的补充与延伸,主要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态度、介入和级差这三个子系统组成了整个评价理论。作为一个研究语言学的新学术领域,公关语言学主要研究一切在公关实务活动中的自然语言。本文以中美建交时缔结的三个联合公报为语料,对公关谈判中出现的评价资源进行分析,探究其体现的评价意义与功能,扩展评价理论的研究范围。

1 引言

当今系统功能学的核心人物之一,Martin在其著作中对评价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Martin & Rose,2003:23)。近年来,许多中国学者以中文语境为语料来丰富评价理论。当下随着各国关系日益密切,公共关系研究亦备受关注。公关语言学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新领域,主要研究公关实务活动中存在的语言现象。本文以公关谈判为研究对象,根据Martin和White 的评价理论框架,以中美建交时缔结的三个联合公报为语料,对公关谈判中出现的评价资源进行分析,探究其体现的评价意义与功能,扩展评价理论的研究范围。

2 评价理论框架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意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调的各种态度。评价理论包括三个子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态度系统是指对人的情感的表达、对人的行为的判定以及对事物价值的鉴别。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情感、判定和鉴别。介入系统是指语篇和说话人的声音来源的语言资源,包括只提供了一种立场的“单声”和存在另一种意见的“多声”,它关注的是如何运用言语协商人际或概念意义。级差系统认为评价的价值可以根据强度进行分级,大致上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由于等级性广泛存在于其他两个子系统内,因此,级差系统居于整个评价系统的中心位置。评价系统是目前备受重视的分析手段,可以对语篇资源进行有效地分析与理解。

3 实例分析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随后中美缔结三个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交,为两国交流与合作开辟了道路。联合公报作为此次谈判的成果,其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公关谈判在尽量强调事实客观性的同时,谈判双方也会利用评价资源表达自己的主观立场,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利益。运用评价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揭示语言使用者所代表的团体、机构、组织、社团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王振华2001)。本文将从评价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分析。

4.1 态度系统

4.1.1 情感。

情感是说话者用语言对人、事物或现象做出正面或反面的情感表达,表明说话人对某个现象采取的姿态。公关谈判注重客观事实,但在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在谈判中凸显主观立场。中美建交谈判过程中,两国为了表明各自争取和平建交的意愿,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大量使用“和平”,“信心”,“尊敬”等积极词汇。如:(1)公报中要求两国在今后的发展交流中寻求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五次使用 “peace”,七次使用 “peaceful”和一次 “peacefully”,将双方的和平意愿贯穿始终。(2)在表达相互尊重的情感上,联合公报采用不同词汇词组表达同一目的: “bilateral”, “free”, “freedom”, “understanding”, “common interest”, “common good”, “close ties/bonds”等,词汇的多样性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实。联合公报中也使用了一些表达反面情感的词汇(如: “miscalculation”, “misunderstanding”等),用否定这些词汇的形式加强正面情感的表达。同时,为了加强情感的表达,联合公报中也使用了一些人际意义中的情态动词加强语气,如: “will”, “would”, “never”等,这些情感词汇的运用真切地表达出两国希望进入外交关系新阶段的迫切愿望。

4.1.2 判定

判定系统是指一系列有制度规定的规范对人类行为的肯定和否定评价的意义(胡壮麟,李战子等)。它又分为两个子范畴: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社会评判涉及到一些评价使被评价的人或团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得到提高,它通常是结成盟友必须考虑的方面之一。中美联合公报中,在处理中美今后的外交关系问题上反复使用 “normality”与 “stability”这两个名词强调双边关系的正常化、稳定性,以此显示两国所追寻的国际关系。两国在缔结条约、确定国际关系时,是否有能力使双边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也是双方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美两国在联合公报中,“make every/strong/joint effort”, “strengthen”, “healthy development”等词汇的选择显示出双方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的努力。中方在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上提出交涉,美方在联合公报中明确表示,将 “thorough settlement of this issue”, 以此向中方表明其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

社会约束是以某些规则或规定为依据进行判断的:合法性或道德性,他主要从诚实和妥当两个角度对被评价者的行为做出肯定的和否定的判断。中美联合公报中多次使用的 “frank”, “candidly” 表明两国签订公报的诚意,对今后关系的透明性奠定了基础。在如何正确妥当处理中美问题上,两国一致同意 “mutual respect”。在这些问题上的共识是两国建交的基础。

4.1.3 鉴赏

鉴赏是对事物、过程和现象等进行评价的意义。对事物的鉴赏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我们对事物的反应(该物是否吸引我们,是否讨人喜欢)、该物的构成(其均衡性和复杂性)、该物的价值(是否创新、及时、真实)( Martin & White, 2008)。鉴赏通常用于对计划或政策的评价。因为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两国关系的鉴赏主要体现在互相高度赞赏为此做出的努力。双方要求在处理争端问题上要始终采取适当的方式,坚持履行公报上的相关责任与义务,其中使用 “appropriate”, “consistent”, “favorable” 等詞汇,显示出对待双边关系的认真态度。

4.2 介入系统

介入系统有两种话语形式,即单声和多声。单声即单纯性断言,它只提供一种自己的立场,没有公开承认其它立场的存在。而多声则表明可能存在另一种意见的言语,它主要可以分为收缩和扩展两类。收缩性多声是限制对话的范围和立场,而扩展性多声是鼓励其它对话立场和观点的存在。联合公报的特点之一就是双方分别向对方表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使其具有对话性的色彩。在美方向中方表达立场时多选择收缩性多声,把对话限制在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上: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cognizes/acknowledges/ places/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stated/stressed/will maintain/will support etc.,將所做出的声明归属在自己一方,使其显得“真实”、“可靠”。同样,中方也采取同一形式向美方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iterates/stated/expressed etc..双方更多地采取是共同发表声明,使整个对话限制在双方范围内,如: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affirmed/agreed/stated/reviewed that etc.,从而关上了容纳其它立场和观点的大门。

4.3 级差系统

态度意义的表达涉及不同程度词汇的选择,而说话者介入有关话语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这些说明态度和介入都具有等级性,因此,级差系统的意义是整个评价系统的中心。级差的表现形式包括强化成分、比较成分、最高级词素、重复和各种字系和音系特征(Martin)。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关于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双方采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对该事务的认识程度,如公报中反复使用 “emphasize”的不同词性增强了力度,提高了公报的说服力;关于美国从台撤军问题上,美方选择 “gradually” 一词,显然是附加了条件,并延长了时日;在如何处理台湾问题上,中方选取了表达力度很强的词汇 “firm”, “crucial”, “there is but”等,而美方却使用 “gradually”等模糊词汇,暗示将会继续关注台湾,这就为中美两国就此问题进一步交涉埋下了伏笔。

5 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美联合公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评价系统的应用领域是很广阔的,评价系统可以与公关语言学相结合,如此,既丰富了评价系统理论框架的研究范围,又增强了公关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联合公报语言学立场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扬善
相视莫逆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草地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
联合公报和联合声明有何区别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