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大地质灾害给宜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严重威胁着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重大地质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等,笔者对宜宾的重大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重大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主要目的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增加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将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基层防灾能力
1 宜宾地区地质灾害成因
对于宜宾地区而言,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宜宾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宜宾地区处于地震带上,处于地震高发的区域,主要以较低级别的地震为主,但是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导致地下岩层松软,给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地质条件。宜宾市的地形地貌特征是山地和丘陵较多,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境内海拔较高,频繁发生的地震使宜宾境内发生山体滑坡的概率明显增加。气候特点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宜宾地区在汛期的降水量较大,年龄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大量的降水也是导致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的诱因之一。
2 隐患治理
对于宜宾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而言,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地质灾害的形成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隐患治理的工作需要针对常见的地质灾害诱因。笔者认为,宜宾的地形特征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隐患的防治主要从加强监管和不断加强地形情况的监测方面入手。监管工作主要围绕约束人类的行为展开,例如:在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在修建高速公路时,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地形方面的专家对地形特点进行分析,对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专业的评估,避免施工的盲目性。其次,要坚决打击非法开采活动和砍伐林木的行为,植被是保持水土的良好的条件,对于山上的林木资源,有关部门应该重点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人类的行为进行约束具有必要性。有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和监察工作,一旦发现开采矿产资源或者砍伐林木的现象,应进行及时的干预,有助于减少由人类的行为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风险。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广泛的宣传是提高人们对地质灾害认识的良好的方法,从思想认识的层面改变人们的行为,有助于人们更好的配合当地的防灾工作。
3 推进基层防灾能力建设
社区是人们生产生活较为集中的地点,因此,不断降低社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不断提高基层社区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是减少地质灾害的损失的主要措施。应该加强社区的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力度,主要目的是增加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使社区基层的群众学到更多的防灾减灾知识,提升人们的自救能力。對于具有防灾减灾职责的相关部门而言,应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水平,主要表现在完善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避免在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通讯中断或者电力资源中断的情况,有助于地质灾害发生时及时采取救助措施。省防灾减灾委应该完善地质灾害发生的应急预案,加强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省国土资源厅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安排危险区域群众的撤离工作,对于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大地区的群众,应及时组织有序的撤离,逐步引导危险地区的群众向城市的中心区域聚集,一方面可以节约抗灾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由于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形条件和气候特征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没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风险监测制度,尤其是在汛期,加强山地集中地点周边的安全管理工作,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当降水量较大时,适当采取提前封闭公路等防灾措施,是保护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为了提升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应该成立专业的地质灾害救援部门,并对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训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以及地质灾害的救助水平。
4 总结
宜宾地区的地形特征以及气候特点是造成地质灾害高发的自然因素,针对这一因素,应在汛期及时采取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入手,不断完善当地重大地质灾害的管理措施。重大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并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宜宾独特的气候特点以及地质特点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要求当地防灾减灾部门对于防灾减灾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防治地质灾害应该做到警钟长鸣。防灾减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主要工作重点是做好基层的防灾和抗灾工作,从积极避免地质灾害发生诱因出发,不断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社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防灾减灾工作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群众的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有效的做好防灾相关的工作,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工作的体系,不断加强群众的防灾和自救意识。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形条件科学的制定防灾的具体方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江俊翔,牛红梅,秦秋文,姜容.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一张图”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7(06).
[2] 格央,德庆卓嘎,次仁德吉.川藏公路地质灾害诱发交通风险预评估模型初建[J].西藏科技,2017(04).
[3] 武继峰.多元信息融合的交通干线地质灾害快速应急与监测技术研究[J].测绘学报,2017(08).
[4] 李红中,张修杰,马占武,刘祥兴.地质灾害对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长度及埋深激增的响应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12).
[5] 德庆卓嘎,张国平,胡骏楠,边巴多吉.西藏公路交通地质灾害气象预警[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04).
[6] 韩建业.农村公路地质灾害事故的防治浅析[J].山西科技,2014(04).
作者简介:
刘征洋(1981-),男,四川省江安县人,大学本科文化,助理工程师,宜宾市江安县国土资源局工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