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胜 张小鹿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数是贫困较为严重的地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新疆自治区南疆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发生率高、致贫原因复杂、贫困程度深,是新疆乃至全国脱贫工作的重点。新疆和田地区和各援疆单位在近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少数民族地方实际,创新扶贫脱贫办法,融合易地搬迁扶贫、劳务输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及人才扶贫等多种途径,密切维、汉等多民族关系,既维护了社会稳定又激发了维族脱贫内生性,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新时期的脱贫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绩,可为其他民族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多维贫困城镇化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
作者简介:
陈宗胜,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小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南疆四地州是新疆自治区扶贫工作的重点,而和田地区是南疆扶贫工作的重点。2013年,全疆32个国家级贫困县,四地州片区占26个。四地州贫困村2605个,占全疆贫困村的86%,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四地州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9万,占全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84%。其中,和田地区包括1市7县,7个县全部为国家级贫困县;和田地区有91个乡(镇)、1388个行政村、总人口225.82万人。“十二五”初期自治区确定的和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1296个(平原村1237个、特困山区试点村51个、边境试点村8个),占全疆贫困村总数的33.5%;贫困人口23.2万户、92.4万人,占全疆贫困人口总数的29%,占和田地区农村人口总数的53%。新疆是维吾尔族集中自治的区域,而和田地区则是多个少数民族集中区域,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汉族等22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全地区人口的96%以上。因此,可以说和田地区是少数民族贫困群体集中区。少数民族地区因语言、习惯、宗教、文化等差异,其贫困状况及扶贫减贫工作,相对而言要更加特殊和复杂。调研组在几天的考察中发现,在和田地区扶贫减贫过程中,天津等“援疆”省市与当地政府主要针对其少数民族集聚区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2017年8月,和田地区民丰县作为全疆首批5个“摘帽”贫困县,接受了国务院扶贫办评估检查工作组的验收,在此之前也已通过了地区初审及自治区核定。2017年11月1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包括民丰县在内的全国26个贫困县“摘帽”脱贫,这是对和田地区及天津市等援疆帮扶单位进行少数民族扶贫工作的充分肯定。
由于和田地区作为少数民族集聚区的特殊民族构成及贫困状况,总结和田地區及天津等“援疆”省市的扶贫工作经验和做法,对于新疆全疆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建乡镇中实施多民族混居,实现居住搬迁与民族融合、经济扶贫与社区政治社会稳定的统一
少数民族之间及与汉族之间的隔离居住,以及地区间和民族间收入差距过大,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穷,从而也是一段时期当地社会动乱、秩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通过扶贫减贫措施,能够实现不同民族的融合居住和共同生活,并且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一个实现民族团结值得追求的社会目标,同时也有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同时,共同生活及生产也有助于收入差距的逐步缩小。这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和田地区对民族融合与脱贫减贫的同步进行,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和田地区尝试将扶贫举措与民族融合相结合的首要直接方式,就是在进行易地搬迁扶贫过程中,有目的地消除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人为的分隔与隔离,按规划实行多民族混合居住。天津市在和田地区策勒县援助建设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就是这样做的。具体做法是,在小乡镇居民安置点的新房屋分配上,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多民族聚集居住,特别是汉族与维族混合生活。比如将一排房子分配给经认定的维族贫困户,而相邻一排则分配给汉族贫困户,再一排分配给哈族贫困户或者其他民族贫困人口。通过这种方式,就将民族混居融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实现了各民族的融合生活,加强了各民族间的日常交流及以后的融合生产等等。不同民族居民混合居住,不同民族的融合生活,使他们相互认识和实现多民族文化交流,相互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可以实现生产技术的交流。比如,由于生活在一起便于交流,不少汉族同胞把在东部地区成熟的通过合理密植实现规模化种植、生产的技术,以及为蔬菜治虫、施肥的技术和心得,在日常生活接触中就自然教给了维族等少数民族朋友,实现其生产丰收、增加收益等等。
和田地区的实践证明,借助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新乡镇安置点上的房屋分配,实现维族与汉族的混居融合生活,是一项将扶贫工作与实现民族团结相结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减贫脱贫和社会安定的有利措施。
二、通过少数民族扶贫劳务输出,实现劳动力迁移、少数民族扶贫、民族融合及更大范围政治社会稳定的统一
导致少数民族地区贫穷及社会不安定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当地劳动力过剩。这既使一些人扰乱滋事,也使丰富的劳动资源大量浪费,通过扶贫劳务输出可能同时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从空间维度来看,劳动力的地区间流动可以改变各地资源禀赋、纠正劳动力地区间的资源错配,使闲置劳动力得到适当收入及相应的城市生活保障而脱贫。地区间进而民族间收入差距缩小,这本身就是一种减贫措施,而地区间、民族间收入差距的缩小同样有利于实现民族融合。从时间维度来看,劳务输出最起码产生两种效应,短期内或直接效应表现为对输出对象收入水平甚至资本积累状况的改善,也即贫困状况的缓解;而长期看,劳务输出冲击会改变参与流动的贫困劳动力各方面的观念,包括生活方式、生产经营方式及教育观念等。这种改变会伴生更加长远甚至在代际间产生影响,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跳出“贫困陷阱”,更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安定状况。
新疆和田地区在扶贫实践中,以此理念为指导,在组织援建单位的扶贫劳务输出过程中,主动为实现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生产与共同工作创造条件。具体有多个方案。比如,和田地区一方面按照自治区要求在实施北疆劳务输出计划中,安排当地维族贫困劳动力迁移到北疆汉族较多的地区,从事劳务劳作,实现南北疆不同民族贫困群体的融合团结;另一方面,借助天津、安徽等外省援疆单位组织的扶贫劳务输出,结合维族女性善长纺织的技术优势,调研外省用工需求,充分尊重用人单位与新疆维族工人本身意愿,实现贫困群体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按照新疆自治区政府计划,“天津援疆”扶贫劳务输出工程,将主要在于田县进行试点,并逐渐进行推广,向天津、北疆乃至全国共转移2000人次的劳动力。第九批“天津援疆”干部2018年组织实施的第一批劳务输出队伍已经在2018年1月1日成功派出。此次劳务输出,“天津援疆”干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积极主动对接,一次性培训、输出少数民族劳动力102人次(第二批次150人),实现了劳动力与岗位的有效对接。“天津援疆”干部将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途径和方式,为劳务输出模式的推广实施总结和提供经验。
扶贫劳务输出工程,将主动启动南疆地区有组织大规模的向东部沿海汉族集中居住地区转移就业的序幕,这对于新疆少数民族贫困人群中迁移人口和家庭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对其个人及家庭收入、思想观念都是一个重大冲击、改变从而提升,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长期稳定,实现政治、经济与社会目标的统一。当然,在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短期内也可能给接受劳务转移的地区带来一些不稳定,各地要务必做好必要的应对措施。
三、强化教育扶贫的根本性,提升少数民族贫困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提供长久保障
调查表明,一些少数民族群体长期贫困及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文化水平很低,没有就业愿望和从业能力,同时因缺乏辨别分析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受一些民族极端势力的教唆和挑拨。大多数少数民族贫困群体都是善良老实的普通人民群众,因此是可教育的。
正如经济学理论阐明的,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必定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及深度贫困地区要“拔穷根”及维护长久稳定、安定,必须重视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扶贫是彻底脱贫、持续脱贫的重要手段。提升人力资本不仅可以直接对摆脱贫困产生影响,同时也会通过其他途径对于减贫发挥作用。比如一些研究揭示,在贫困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本回报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语言障碍、生活习惯、民族传统及较低的受教育水平,是形成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也即市场存在较大的摩擦,使地区间存在的劳动力资源错配不能通过市场本身解决,只能通过政府协调解决。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较低,限制了和田地区劳动力大规模自发流出至东部地区,即使通过扶贫劳务输出进入东部地区,也往往是在汉族聚居区人为形成少数民族小规模聚居。所以提升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的受教育及培训水平,对于输出劳动力而言,短期内的正影响在于收入增加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长期内的正影响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的改进和提升,使之融入现代社会。
经验表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回报率高于高等教育、农村地区教育回报率高于城市地区,这表明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和田地区教育的边际回报率应当较高。新疆和田地区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的教育扶贫措施,可以从贫困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和之后进行说明。贫困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前,主要通过适龄教育对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也是“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义务教育”有保障的进一步深化。全疆推行的适龄儿童必须入托,推广国语与维语双语教学,严格推行15年义务教育,推行“内高班”政策等,都既对实现民族交流、和谐融合具有积极作用,也更有助于贫困人群长期内提高人力资本,增加就业竞争力,实现减贫脱贫。各地与技术前沿的文化差异通过影响信任和沟通等因素阻碍技术扩散,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进而造成民族间、地区间的收入差异及其他差异。
其中,近些年和田地区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汉语教學,这是一项有利于减贫和民族融合、社会稳定的长期措施。大量研究表明,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和载体,语言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即表征了文化差异;在我国这样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汉族语言和其他民族语言即双语通用,是实现民族和谐安定,从而减贫脱贫的重要手段。新疆及和田地区前几年一度出现不安定局面,一个原因是整个南疆地区维吾尔族放弃了多年推行的汉语普及工作,结果导致普通话普及程度很低的突出问题,从而直接造成该地区民族间交流的障碍,尤其导致了维吾尔族与其他各民族的多方面隔离。因为语言差异削弱不同民族之间的信息有效传递,甚至失真,从而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专门向少数民族群众传播不良信息。按国家规定,目前和田地区维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已经实施15年义务教育,在各个教育阶段均安排和实施了汉语等双语教学。汉语教学的推广是在尊重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前提下,为加强少数民族同汉族交流提供了媒介,有利于实现相互理解民族融合,从而更有利于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减贫脱贫,同样是一种民族融合和减贫脱贫相融合的措施。
和田地区对于能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贫困劳动力的教育,体现在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和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客观上为实现居民脱贫提供了条件。“天津援疆”注重从基础层面提升和田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的人力资本。一是除按通常作法安排援疆教师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从而为少数民族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减少了交流障碍,降低了交易成本,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交流工具外,“天津援疆”还通过对当地教师的培训,进行教师的“一对一”培训,打造一支即使援疆队伍离开也“带不走”的教师队伍。52名天津名校名师目前都在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又有485名援疆教师及组团式管理人员来疆从事教育工作,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又培训了大量人才。二是天津通过医疗援疆,增强和田地区医疗设备和医务从业者专业技能,在医院组织领导、医学学科建设、临床专业技能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医疗条件的改善,从另一方面也对和田地区人力资本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三是更好地发挥教育在脱贫中的积极作用,天津等各援疆单位还对教育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比如天津市投资4亿元建立南疆地区第一所现代化的职业技术大学,完善策勒县第一小学、于田县民汉语实验中学等教学设施。四是天津市帮扶少数民族脱贫,还体现在天津市每年在有限的高考名额中,安排一定名额投放到特定地区进行专项招生,招生专业往往为医学等应用型专业,同时与考生签订协议,完成学业后应回原籍进行一定年限的服务。
四、结合少数民族宗教活动特点,创新适宜当地的扶贫减贫措施,培育并保障脱贫的内生动力和扶贫稳定性相统一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扶贫减贫过程中,由于民族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导致的长期无条件经济支持,很容易在贫困地区形成“等、靠、要”“懒、散、慢”等为特征的贫困文化,要打破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中前期形成的“输血”依赖,增强脱贫内生性,是新疆和田地区针对少数民族特点需长期从事的扶贫工作的重点。和田地区扶贫措施已经从早期的现金援助为主,转变为结合当地民族特点以培育贫困群体自立精神的项目支持为主。和田地区尝试将援疆资金直接投入到与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相关的项目中。
比如,天津援疆指挥部结合棚户区改造,围绕有800余年历史的艾提卡尔清真寺进行集中规划,参与从规划、集资到建设、招商引资等的各个阶段,除直接改善生活条件外同时为当地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在政府推动和支持下,新疆昆仑尼雅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与民丰县签订了昆仑尼雅生态农牧产业园招商引资项目,结合当地尼雅黑鸡养殖传统,用现代农牧科技打造绿色有机种养殖平台,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同时进行防风固沙与粮食、草业、苗木、林果种植、畜牧业养殖和饲料加工,形成种养殖、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等生态农牧和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产业链,让当地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致富。天津援疆扶贫工程还结合和田当地维民族等少数民族的居住地特色,发展庭院经济,推广户养鸽子、尼雅乌鸡、尼雅羊养殖等工作方法,同样值得民族地区及深度贫困地区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总结、借鉴。
另外,天津市结合当地维民族生活特点,2017年投资新建200座蔬菜种植设施農业大棚,建设“产城融合”工业园区使贫困劳动力克服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距离、民族习俗等因素造成的摩擦,实现就地就业。有就业岗位、有工资收入是增强减贫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条件。在逐渐改变帮扶措施的同时,创造各种条件激发脱贫的自主性、内生性,能够实现扶贫脱贫成效的稳定性。
五、与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交朋友,密切维—汉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县乡援疆干部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维族组织及农户的联系
要落实我们党提出的精准扶贫,真脱贫脱真贫,一定要使贫困人群对政策和措施有理解,并积极配合。特别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本来就因语言障碍等存在交流困难,再加上一些极端分子的教唆,若帮扶工程不被理解和配合,很难真正完成援助贫困任务。
因此,天津援疆干部同和田地区就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明显。活动开展涉及到经济、工作、技术、文化交流等方方面面,比如,2017年10月在天津举办的全国食品博览会(中国·天津)和田地区农产品推介会等,有效缓解了和田地区“枣贱伤农”的情况,帮助和田地区销售红枣近万吨,对于脱贫减贫工作产生直接影响;2017年12月11日至15日期间,津南区医疗代表队至和田地区策勒县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交流,包括学术交流、技术指导、病例讨论及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有效促进了医疗技术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和田地区的医疗水平;2017年9月22日,由天津开往新疆和田的“津和号”列车,装载了送到和田的著名书法家的书法、天津各中学为和田地区学生书写的2400余张明信片,及教育机构捐建的1200册图书和价值7万元的工具书,促进了两地学生感情联系,加强了教育和文化沟通。
2017年9月,天津援疆人员主动邀请帮扶结对对象50多人来津参观访问,使他们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有效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这是天津援助新疆的一个重要举措。具体办法是,安排天津政府有关领导、援疆企业工作人员及企业家同当地维民族贫困人口结对子,目前已经结成的对子家庭有700余户,定期走访,由此形成了消除信息摩擦,从而使劳动力和就业职位互相匹配;通过走访及相应教育措施,有利于帮助贫困群体理解党的政策,理解天津扶贫减贫的真心援助,以及实现同现代商业伦理接轨,摒弃并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激发脱贫的内生性。
通过走访,有助于领导干部深入群众,真正了解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生活状况,在实现“精准扶贫”的同时,增强扶贫中的责任感。其中,“访惠聚”工作队与挂职第一书记机制相结合,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贫工作的一种创新性作法,既节约行政成本,也能充分发挥两项机制的优势。“访惠聚”工作队的作业目的就是“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这一举措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密切联系贫困群众,服务于贫困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第一书记制度,指的是为克服某些少数民族村级组织在落实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力不足的问题,由县直部门领导干部直接挂职村级第一书记,在帮扶村庄所在乡镇的领导下,指导或配合村两委实际工作,对扶贫减贫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民族地区较为薄弱的基层组织工作,在维护基层稳定的同时,有效提高各项扶贫脱贫政策落地。因此,“访惠聚”工作队与挂职第一书记两项机制结合,对于加强地方政府同维族基层组织及维族农户联系、提高农村解读和落实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扶贫政策工作、提升农村基层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生活状况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挂职第一书记及工作队驻村,有利于利用自身政治、经济资源,帮扶改善少数民族村居基础设施建设。调研中发现,挂职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将民生项目或个人资金投入到帮扶村庄,用于村庄道路交通、文化广场、卫生室、村庄活动室、幼儿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及人力资本提升等各项扶贫减贫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
六、围绕少数民族地区致贫原因多数是多维贫困,调动和利用多种资源多途径实施多维扶贫,实现真脱贫并且持续长期脱贫
扶贫工作一定要针对问题,综合解决导致贫困的各主要困难。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关于经济增长的各种模型理论表明,资本增长及投资增加,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的一个解释性原因,就是长期面临资本匮乏的约束,以至于陷入“低收入贫困陷阱”:即当收入低下导致低的储蓄率,并进而导致资本缺乏投资不足,从而致经济增长长期缓慢,使下一期的收入更低、储蓄率更低,如此便进入贫困的怪圈。然而,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对不发达国家的扶贫援助,以及我国早期的扶贫减贫实践,都表明单纯的资本投入似乎并未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就是说,在进行扶贫援助时,要注意采取有差别的综合援助方式,必须注意实现多种生产要素的重组,才能够真正提高援助效率,达到援助的实效。
援疆扶贫工作是一项很强的民族支持政策,旨在通过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援助新疆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贫困人口的有效机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问题;同时支持新疆相关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北京、天津和安徽分别对口支援和田地区4市县1兵团师、3县和1县,其中,天津市对口支援策勒县、于田县和民丰县。天津援疆举措包括产业援疆、项目援疆、教育援疆、人才援疆、社会资金援疆等。和田地区主动加强同援疆单位联系,同援疆单位共同创新援疆举措,例如实施支援单位同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开通天津到和田的“津和号”专列输送新疆当地产品,推动“产城融合”项目,探索人才援疆新模式、培育当地教育、医疗团队,支援单位接受劳务输出等。从根本而言,多种扶贫方式旨在借助援疆单位优化和田地区的资源禀赋,实现输入要素同当地要素的有效结合,升级生产模式和业态。比如,天津市针对搬迁户提供的配套设施农业大棚,本质上是资金、技术同和田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源的结合,促进当地优势经济作物产量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新要素的注入会直接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同其他要素有机结合则打破贫困循环,长期可优化生产方式,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和田地区在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过程中,对于集中搬迁居住的新型小城镇化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严格落实金融扶贫工作等具体扶贫脱贫措施方面,也进行了有成效的尝试。这些都值得认真总结和推介。
七、结论与建议
以上介紹和分析说明,天津及全国其他援疆地区在新疆和田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的各种扶贫措施,是成功的、有效的,值得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特别是值得在那些需要加强民族融合、维护安定团结的多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参考。
一是可以结合当地民族状况,在实施易地搬迁类扶贫措施时,有针对性地安排各民族混合居住,以方便各民族间的技术、文化交流,同时实现民族融合、安定团结及经济发展。
二是在劳动过剩的深度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可借劳务输出实现短期和长期的不同民族融合生活和工作,从而短期内实现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增长脱贫,而长期内通过民族融合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观念,特别是提高其下一代文化水平和扩展其视野,从而与其他民族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三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应充分认识和重视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性,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脱贫的根本措施,作为摆脱“贫困陷阱”的重要措施。尤其重要的是加强汉语教育,应把学习汉族语言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劳动力自我学习、提升内升脱贫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举措。
四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必须从直接给钱给物的输血型扶贫思路,转变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自身脱贫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即使引进旨在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的各种投资企业,也要充分考虑当地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和业态,注重充分发挥其劳动过剩的比较优势,增加其内生脱贫动力。
五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贫工作中,要特别注重与少数民族贫困群众交朋友,交流民族文化和专门技术,密切联系各族群众,宣介好各级各项政策,保证各民族的团结和谐,使其理解并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六是务必认识并关注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度贫困多数是多维贫困,致贫原因多而杂,程度深且重,从而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多途径扶贫减贫方案,唯此才能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真脱贫、脱真贫。
当然,新疆和田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还是初步的,天津等地的扶贫援助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和田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可能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是,就目前取得的进展和成效看,天津等地的援疆工作、和田地区的自身扶贫工作,都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因而和田地区围绕少数民族特点开展扶贫工作的特色,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值得包含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的其他地区在扶贫脱贫工作予以借鉴和参考。当然,在各地实践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要结合民族风俗习惯,不可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黄仰玲:《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对策》,《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4期。
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课题组:《“十三五”时期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2017年。
3.陈宗胜:《公有经济中减低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南开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
4.陈宗胜、于涛:《中国城镇贫困线、贫困率及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年第6期。
5.刘小珉:《多维贫困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基于CHES2011数据的分析》,《民族研究》2017年第1期。
6.宋玉兰、张梦醒、范宏民、林洪杰:《连片特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层次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以南疆三地州为例》,《人口与经济》2017年第2期。
7.张建军:《“三维资本”视阈下新疆民族乡贫困治理对策研究——以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6期。
8.邹薇、程波:《中国教育贫困“不降反升”现象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5期。
9.李铮、邓晓兰、金博涵:《精准扶贫视角下转移支付的吸收能力——来自贫困县的证据》,《财贸研究》2017年第9期。
10.迈克尔 P.托达罗、斯蒂芬 C.史密斯:《发展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1.赵子乐、林建浩:《经济发展差距的文化假说:从基因到语言》,《管理世界》2017年第1期。
12.陈宗胜:《中国多维扶贫走在世界前列》,《人民日报》2017年8月16日。
13.陈宗胜、沈扬扬、周云波:《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管理世界》2013年第1期。
责任编辑:沈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