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干部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2018-10-20 12:28李远丹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干部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

【摘要】:目前,通过加强党员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无论在方法、内容和具体实施路径上都还需拓展。本文依托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与社会学等基础理论,从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形成的心理研究入手,认真总结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形成的四种心理和抑制腐败心理形成的四类教育路径,将反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为预防腐败的现实斗争和党员干部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有益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

【关键词】:党员干部 心理健康 党风廉政建设 干部教育

1引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方面,也是新形势下许多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论、新思想、新举措,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迈进。对于腐败的危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有力地打击腐败行为,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然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既要从制度方面入手,织牢制度的天网、扎紧权力的笼子,让党员干部不敢腐;更要加大反腐教育力度,让党员干部不想腐。但是,已有的从心理教育视角进行的反腐工作,无论在理论研究或是课程设计中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导致教育的效果未尽如人意。一方面,从理论研究来看,关于涉及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形成的心理分析已有很多,但都还不够全面、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从课程教学内容及形式来看,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学学科,忽视了将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作为干部心理疏导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未充分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形成有利于提高反腐教育实效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由此,教育过程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党员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他们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反腐教育目的的有效契机。由此,本文试图从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形成的心理研究入手,探讨腐败心理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路径,进而完善“促进党员干部心理健康成长,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教育模式。

2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形成的心理研究

党员干部一般拥有或大或小的权利,正是这些权利加上不健康的心理导致他们形成“权力腐败”,权利和腐败心理如影随形。那么,分析党员干部腐败行为产生之前的各种腐败心理以及腐败心理形成的路径,正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腐败的重要内容。

2.1升迁无望的牟利心理

部分党员干部在职务上感到升迁无望或临近退休时,他们的心理上就会发生微妙变化,放松党性锤炼。要么破罐子破摔,为“钱程”寻思着、打算着,要么在交出权力前来次“最后放纵”,疯狂敛财。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辽宁省委原书记王珉等人在忏悔中都表明有这样一种心态:自觉升迁无望,便开始贪污腐化。另外,一个典型案例是贪腐金额上亿元的河北省一位县委书记边飞,他自觉升迁无望时便心有不甘,大肆追求金钱利益。这种党员干部因“天花板”心理转而走向贪腐的原因,终究是自身思想放松,放弃原则与底线。摆脱党员干部的“天花板”心理,必须让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职位变化,使他们在现有岗位上运用好手中的权力,不断为民所用、为民谋利。

2.2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主要指个体被群体所影响,通过改变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等方式来表现出符合多数人的行为习惯。一些党员干部为了随大流,心甘情愿进入违法队伍,同时也不断使其他人加入,甚至形成“上行下效”的腐败风气。2015年海关接连爆出的腐败窝案,涉及广东省深圳市皇岗海关和沙头角海关,该案的部分涉案人员逐渐同流合污,开展放纵走私的违法行为。正是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导致新关员、老关员都主动加入腐败行列,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极大,一旦党员干部产生从众心理,非常容易被他人所利用,导致自己的思想道德防线被“撕裂”。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加强自律意识,严防自身被“从众心理”所影响,时时处处要独立分析判断,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把“廉洁”作为党员干部立身做事的底线。

2.3掩耳盗铃的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所有腐败主体共有的普遍心理,现实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部分党员干部手中的權利走向腐败之后,不断伪装自己的腐败行为,自信做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组织和群众不知。甚至编撰一套自欺欺人的理由来麻痹自己,为自己披上“合法化”外衣。四川省农业厅落马的原巡视员胡相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觉得“收下人家主动送来的红包,不会亏欠别人”,后来送礼的人越来越多,收的钱也越来越多。他还在悔过书中提及,“收受红包礼金行为比较隐蔽,一般会抱以侥幸心理,如果东窗事发就怪自己运气不好,如幸运过关,则名利双收。”正是由于这种侥幸心态,一些党员干部选择继续瞒天过海。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纸包住火”,一时不出问题并不代表永远不出问题,随着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腐败行为一定会“东窗事发”,唯有尽早将侥幸之念扼杀在萌芽状态。

2.4盲目无知的攀比心理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痛苦来源于比较,人怕攀比,党员干部更是如此。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上不上心,却习惯将自己的收入与私企老板、国企高管相比较,结果导致差距越大,负面情绪越多,心态也就越失衡。不少党员干部在忏悔录中都曾提及,自己因为攀比使得“吃亏”念头日积月累,便逐渐形成“补偿”心态,将自身的贪念转化为贪腐恶行。攀比心理让原本优秀的官员,慢慢就被“比”下去了,甚至走上了不归路。原浙江省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就忏悔说道,“和我打交道的老板都很富有,个个年利润至少有几千万、上亿元,我的心态不平衡。”重庆市城口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于少东在忏悔录中说,“和当地锰矿老板交往中,别人一顿饭消费成千上万,我的心态也就渐渐失去了平衡。”党员干部一旦在追求金钱、享乐方面心理失衡,就会让私心蒙蔽了初心。

3腐败心理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路径探讨

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应该让党员干部接受多种形式的教育。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党性修养教育、警示教育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形势下,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心理教育,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3.1接受心理辅导,保持积极心理

一个党员干部由腐败心理演变为腐败行为,其根源在于人的自私。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自私心,但是将公权力与个人私心相结合就会导致自己走向毁灭。那么,党员干部要防止思想剧变,就要切实把握住不让“自私心”作怪。一是要让党员干部拥有平衡的心理。要保持平衡心理,就要学会并保持几个要领:不要斤斤计较、知足常乐、对人友好、帮别人做事、适当让步、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暂离困境、对自己不要太苛求、找人倾诉烦恼和积极娱乐。二是要让党员干部拥有辩证的心理。作为党员干部,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并且要运用哲学的方法辩证的看待事物,正确面对得失。三是要让党员干部拥有感恩的心理。任何一名党员干部,成就自身事业的同时,除了个人辛勤付出外,离不开党的培养、组织的帮助,故要学会在感恩中做事、用权。

3.2锤炼党性修养,培养高品质心理

拥有高品质的心理,是体现党员干部高尚的人格魅力。邓小平同志就讲过;“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一是要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保持“信念信仰高于一切”的心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主义和主张不能丢,并要将其作为自身的精神食粮和行动指南。二是要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理。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才能做一名真正清真廉洁的好干部。三是要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保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心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

3.3掌握住制动力,筑牢自律心理

在新形势下,诱惑接踵而来,不时敲打着“自律”的大门,党员干部面对种种诱惑,一定要扣紧“自律”的大锁。一是警惕“权利”的诱惑和陷阱,保持“用权必须守住底线”的心理。守住权利的底线,严防权钱交易和权色交易,用好权利就能造福百姓,滥用权利就会祸及百姓。二是警惕“金钱”的诱惑和陷阱,保持“不义之财不能取”的心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党员干部一定要从心理上挡住“金钱”的诱惑,必须做到不义之财不可取,学会善于拒绝和敢于拒绝。三是警惕“情趣”的诱惑和陷阱,保持“洁身自好”的心理。党员干部可以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和爱好,但一定要持之有度、行之有节。四是警惕“亲情友情”的诱惑和陷阱,保持“谨慎交朋结友”的心理。我们也应当有亲情,但绝不能让亲情超越党纪、法纪,不能让手中的权利盲目为家庭或亲友谋取私利。

3.4感受惩处威慑,养成廉洁心理

在加大对腐败分子惩处力度的同时,把反面案例加大宣传教育,发挥惩处对腐败心理的威慑作用,才能使党员干部的腐败心理不导致腐败行为。一是要让党员干部常怀“敬畏心理”。要让党员干部始终敬畏党纪国法、敬畏国家和人民,在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利上始终保持敬畏。二是要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知耻心理”。要培养党员干部以廉洁从政、艰苦奋斗为荣,以贪污受贿、奢侈淫欲为耻,使他们经常意识到腐败行为是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犯罪,是遗臭万年、得不偿失的耻辱。三是要让党员干部珍惜“已有幸福”的心理。每个人是否幸福,虽然要靠自己定位,但是如果党员干部在位时不珍惜和拥有身边已有的幸福,却要追求过度的“幸福”,不仅得不到想追求的幸福,也会使原有 的幸福付之东流。

4总结与启示

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员干部既受到“外部”诱惑影响,也受到个人及家庭的“内部”影响,而已有的从党员干部心理分析出发的相关工作往往缺乏针对性,导致在实践中的效果不太理想。同时,对反腐教育的研究如仅以教育学的视角或是立足于制度、环境等表层结构的完善,而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那反腐教育将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触动受教育对象的“灵魂”。由此,鉴于党员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反腐教育的课堂设计没有进行深入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因势利导,本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反腐教育相结合,通过分析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形成的四种常见心理,并进一步探讨了腐败心理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路径,实现培训内容和教育目的有机结合,不仅帮助党员干部构建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促进他们提升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也为国家防腐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提供较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2014(10).

【2】何毅亭.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M]. 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7(06).

【3】陈文新. 腐败心理与腐败治理[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3):96-98.

【4】劉纪舟. 落马贪官的腐败心理:腐败心理学研究[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5】刘莘, 钱于立.预防腐败的有效路径[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83-87.

【6】郝树伟, 周丽丽等. 公务员心理健康、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06): 844-846.

【7】韩阳, 孙立樵. 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03): 38-41.

基金项目:2017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校级课题“基于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促反腐倡廉建设的路径研究”(编号:CQDX2017B—072)。

作者简介:李远丹,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心理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干部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新思路探索
新形势下抓好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探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思路
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结构化研讨教学实践分析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