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2018-10-20 09:31林澎孙荣敏
数码设计 2018年9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林澎 孙荣敏

摘要: 为提高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国家的规范和学生的意愿,通过分析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明确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分析影响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客观条件,在产教融合的前提下,对机械专业课程体系从源头上进行构建和实践,使得人才培养满足企业的需求,符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和就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TH-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18)09-0116-02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mechanical professional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mployer、national norms and the will of students,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independent colleges,defin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mechanical professional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analysis of the basic objective condition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under the premise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constructing and practicing the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from the source,make personnel training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i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eaching and employment.

Key word: independent college;personnel training;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

1 背景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国家规定,申请者要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负责,并保证办学质量;合作者要负责提供独立学院办学所需的各项条件和设施,参与学院的管理、监督和领导。独立学院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兴办,办学类型一般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招生对象绝大多数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考生,并在本科第三批次录取。在2003年全国有独立学院360余所[1],同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对独立学院各方面进行了规范,后又在教育部指导下经过2008至2012的改革和转设[2],截止2018年全国独立院校有260余所。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机械类学生服务地方区域的机械制造业。

2 目前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发展至今时间不太长,在办学之中有以下几个特殊问题:1.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参考教材和其他教学文件仍然不完善;2.课程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尚不成熟;3.生源质量较比公办本科高校差;4.师资力量薄弱[3]。对于传统的机械类专业,更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教学资源明显不充足,2.课程内容细化不够,3.专业课程开发和改革经验不丰富。解决各方面问题的办法就借鉴母体院校的经验和方法,聘请母体院校的教师参与管理和教学,以解决独立学院的燃眉之急,但是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逐渐的与母体院校脱离出来,进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还是难以跳出母体院校的影子,最终导致还是拿着培养公办大学生的一系列方案来培养民办的大学生,导致了教学质量难以再提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用人单位不满意等现象。

独立学院按规划属于教学型院校,培养人才属于技术应用型[4],独立学院的机械类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定位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的骨干力量,可以保障生产线的正常运转,独立解决生产上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将新技术进行推广,向上级反映生产上的问题,职位定在助理工程、技术员或班组长,是介于地方公办院校培养的研发工程师和高职高专培养的生产技术人员之间。

目前獨立学院受母体院校的影响,教学方面是在借鉴母体院校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然后在吸取同等情况的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但最终还是跳不出传统的重理论轻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5],还是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再加上独立学院学生理论学习偏弱的情况[6],学生仍然是在理论难度大的知识点处听不懂、学不会、做不了,到了工作岗位还是知识结构与工作内容有差异,即使其他高校有教学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也难以复制。这种现象归根到底还是“教”与“学”两者之间的“不合适”,在不能改变“学”的前提下,要想降低这种“不合适”的程度,只能是在课程的内容、性质、要求、教学进度、授课形式及方法进行改变。当这种改变向着好的方向转变时,可以使“教”与“学”变的“合适”,即提高了课程效率又减轻了师生压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就业满意度,因此问题落在怎么去改变和如何寻找改变的着手点,当这个问题解决了就会出现“必然”的成功。因此为了调和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矛盾,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性质。

3 影响条件

3.1 行业企业。行业企业发展离不开高校的人才培养,同样高校的人才培养也要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高校要做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必然是根据产业发展情况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技术的发展水平调整课程内容。

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要根据机械制造业产业链调整机械类专业,同时,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就业率等各方面的结果,都体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表现的评价。但机械专业毕业生进入的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内容不尽相同,课程体系的方向把握或是课程模块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准确程度,才能做到产教融合。因此,机械制造业产业链内容基本决定了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3.2 国家标准。机械类专业培养的内容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国标》中对机械类各专业方向进行的规范性说明,同时也对机械类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做出了建议。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应在框架范围内。

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设置要达到《国标》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把握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就必须使课程体系到达业务方面的能力要求范围,保证专业人才的质量。另外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做到各个环节关键点的监控、反馈和改进,促进产教融合,使专业发展同步于产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国家相关的教学质量标准是规范办学、保证教学体系顺利实施和保证教学质量不需要达到的条件。

3.3 生源情况。独立学院的生源基本是经过统一高考选拔而来的,进入独立学院依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由于要与母体院校和地方公办院校有人才培养的差异化,所以要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明确的定位,不能在专业方面向研究型人才那样要求过高,也不能向着操作型人才那样培养过低。因此,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基于产教融合的前提下,生源质量决定了在行业企业中岗位职位的定位,独立学院的机械类学生是向着技术应用型的一线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的骨干来培养的,课程体系必然侧重于实际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建设,课程内容则侧重在实际机械设计制造的生产方面,能力培养着重在应用目前企业采用的技术解决生产问题。

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在理论学习方面有所不足,但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较好。针对学生的情况,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让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学和未来工作相对应,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和毕业工作中觉的满意。因此,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和学生特点是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学分比重、实践与理论比例、考核方式等等的依据。

3.4 办学条件。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规定,独立学院的经费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所以除了“社会力量”出资以外,就是学生的学费,因此限制的独立学院在教学设备和仪器的投入,尤其是动辄几百上千万的实验实训设备,建设基本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课程体系建设要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尤其是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内容和学时。如果实验实训设备暂时满足不了必备条件时,可以借用母体学校或兄弟院校的教学资源过渡,待完成建设之后在回归本校进行教学,然后在进一步完善和增进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学条件是约束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一个条件,尤其是投入资金较大的实验实训设备,对经费来源有限的独立学院来说更是难以一蹴而就。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就必须进行硬件从无到有的投入建设,要提高教学质量和保证产教融合还需进行持续更新硬件建设。因此,办学条件是课程体系中课程的顺序、周期、规模等等方面调整的影响因素。

4 实践开展

4.1 确定目标。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称为《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根据历年与《机制》专业合作单位和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研和反馈,与校企合作理事会讨论,确定为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机械制造产线上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机械制造行业相应岗位能力的要求。

4.2 教学模块。借鉴其他高校机械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专业制定了“211”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是学生在前2年进行专业基础学习,第3年进行专业分方向学习,第4年进行专业方向下的职业学习,这样就构成专业逐步深入的2年基础模块、1年方向模块、1年职业模块,其中在第三年完成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学习,第四年在企业或是学校完成向职业过渡的学习,同时对应完成毕业实践环节学习。

4.3 专业方向。《机制》专业目前招生300余人,共有设计、制造、模具和工业机器人4个方向,分方向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的问题是,行业企业的相关工作内容变化较快,因此专业延伸较深的职业内容不易过早开展教学,同时学生通过基础模块学习后,可以更加理智的选择方向。《机制》专业选择方向的方案是企业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自愿的原则。设计方向主要是机械装备的系统、结构和控制方面知识和技术。制造方向主要是关于生产一线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模具方向主要是模具的材料、设计分析和应用方面。工业机器人方向主要是对工业机器人在产线上的应用、布置和二次开发等。4个方向都是围绕实际生产各环节设置的,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4.4 体系构建方针。根据历年毕业生所在岗位职位技能进行分析和学生偏好动手实践的特点,确定专业领域课程,其中课程内容尽可能采用和贴近实际生产内容,鼓励开设能够培养实际生产技能的实践课程,用实践课程学习、理解和消化理论,达到能力的培养,目前实践课程学分学时比例超过30%。另外课程模块专业性递增,理论与实践环节相呼应等,方向的特色鲜明等都进行考虑。

4.5 课程建设方针。根据专业的岗位职位任职能力要求,突出服务生产一线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设核心课程和其他课程。核心课程着重突出机械的设计、制造和控制等能力,制定专业核心课程,使各个方向都具有能满足行业预期的专业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其他课程根据专业方向特点,制定结合生产、特色鲜明、与时俱进、理实结合的理念进行课程建设,例如设计方向的毕业生能够掌握小型专用机械制造装备、民用机械加工设备、工程机械、农机设备等等的机械结构、控制系统、辅助装置的设计,掌握計算机绘图、仿真、分析和设计为手段现代设计方法。

4.6 資源和平台建设。根据行业技术发展,与企业高级技术骨干共同更新课程教学大纲,使课程内容紧跟工作内容。请企业工程师指导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教学设备采购,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来校任教。例如《机制》专业的《机械拆装实训》实践课程,学校教师主讲理论内容和文件规范,企业教师主讲具体机床拆装和安全注意事项。其中拆装实训室作为平台可以共设计、制造和模具方向进行机床、夹具、模具的拆装实训。

4.7 教材建设。由于行业企业技术更新较快,而教材往往有滞后现象,另外目前针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不多,通用性更差。课程需要针对用人单位、学生、学校、教师等情况进行课程的校本化,教材也学要自行建设,首先形成内容,其次进行修改论证,最后成型后出版和再版。

5 总结

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目前还是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课程题体系构建就成为了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将地区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国家人才培养标准、生源特点和学校办学条件结合考虑,多角度的考虑课程体系,就能在产教融合的前提下,培养服务地方机械制造业的理实结合应用能力较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经过3年的实践,经过第三方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就业满意度和就业率等方面逐年增高,课程模块设置中尤其是第四年的企业实践、毕设、就业一致连贯性等教学安排获得企业、学生和学校的一致好评,地区内独立学院专业排名中《机制》专业综合实力排名前列。因此,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的良好效果逐渐显露出来。

参考文献:

[1]张保庆.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注重质量 严格管理 努力促进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09):3-5.

[2]吴坚,徐支青,章巍,吴国兵.独立学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01):122-127.

[3]刘鸣韬.我国独立学院的演进、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04):14-17.

[4]沈勇.应用技术大学:独立学院转型定位的战略选择和实施路径[J].江苏高教,2013(06):61-62.

[5]姜姝含.独立院校科研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6(04):151.

[6]曹军,张拥华,袁剑波,刘绍勤.正视差异 强化应用 错位发展 形成特色——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7(03):106-109.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