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宁宁
摘要:高等院校不同于普通的初中高中,它是一个相对来说学术氛围较为自由的学校,但是它也同样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纪律较差的问题,也就给高校进行良好学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重视师生交流、关注心理建设、建设家校合作三个关键点来进行高校大学生良好学风形成机制与对策研究的相关论述。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良好学风 交流合作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158-02
高等院校旨在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相比普通高中,大多数高校大学生课业压力可能相对较小,因而容易造成一定程度散漫甚至懈怠。魏书生曾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素质教育与学校管理的灵魂是以学生为本,所以,进行有效的管理时应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原则,制订合适的高校管理方案,抓好高校大学生管理的关键,达到有效管理、高效管理。
一、建立高校大学生良好学风形成机制的重要性
高校实施有效的良好学风形成机制,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学生间感情、促进班集体及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以及形成高校大学生良好学风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个“因材施教”的学风形成方案对于建立高校大学生良好学风形成机制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比方说,针对差异特别大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对策方法往往能够一箭双雕。此外,保持高校之中的良好学风,发掘有效的高校管理途径,也有助于增强高校本身的活力以及凝聚力。
二、构建高校大学生良好学风的对策
(1)保持良好学风,重视师生交流。对于学生们来说,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老师为立“师威”而过分约束学生,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讨厌甚至恐惧的心理。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积极培养学生们良好学风前,应当首先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对于高等院校学生,大部分性格上较为敢闯敢拼,因此,与其盲目约束,不如重视交流。
第一,要了解学生性格特点,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特点,从中看出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高等院校大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与否往往能折射出人心所向,同龄人间的直接交流事半功倍,同龄人的带头作用更能起到榜样的力量。因此,班级里应该主动成立一个人员具有高素质水平的班委团队,以此来促进高等院校大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而对于已选定的班委团队,先要进行的是民心的考察,从交流中了解他们是否具备管理班级的能力,是否能够使班级同学信服;再对其进行培训,要求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能够妥善处理好班级问题,维护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教师们通过交流了解学生们以后,要适当地予以部分后进生以指导与帮助。高校的学生成分可能较为复杂,后进生数量也不可小觑。要想形成良好的学风,其中解决后进生的问题就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后进生群体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而成绩不是评定学生品质的唯一标准,后进生并非“无药可救”。对于后进生,在班级管理时应给予相对较多的关注,俗话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防止其他学生被后进生影响,应首先将屡教不改的后进生调离其他学生并给予一定程度的“专治管理”,防止害群之马危害主流群体;其次应对其进行教育,对于此类学生,应用交流取代责骂,应全方位、多角度地与之进行交流谈心,发掘其自身闪光点,并且指导他们寻找未来目标以及人生方向,努力建立起高校大学生的良好学风机制。
第三,关爱帮扶生。有效的交流可以使教师们对自己班级的学生有更加清楚详细的了解,对于帮扶生群体,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应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在贫富差距日益缩小的今天,贫困人群仍然不是小数,班级中的此类学生多数性格内向自卑甚至孤僻。因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加有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更加有助于高校的班级管理,从而形成高校大学生良好的学风机制。
(2)保持良好学风,关注学生心理建设。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学风,通过班级管理来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建设状况是重点之一。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是要关注维护学生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网上流传的校园欺凌事件常有发生,不免给部分学生留下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对于合格的班级管理者来说,一个完美的班集体,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应当有良好的内部环境,也就意味着要积极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建设状况。
首先,应杜绝欺凌事件。校园与班级之中,最易出现的欺凌事件是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继而给弱势的一方带来心理阴影,强势的一方一错再错;或是二者之间矛盾激化,无论出现任何情况,都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因而应当严厉杜绝欺凌现象的出現,竭力建设和平、公平、和谐的班级关系,进行合格的学生管理。
其次,应关注学生状态。近年来,在读学生因种种压力问题不堪重负而走上不归之路的人不在少数,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调节、及时安抚,以谈心的方式进行疏导,避免消极情绪影响学生自己以及班级其他同学。
最后,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承受能力因人而异,情绪无论好坏都会对周围人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要想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营造高校大学生的良好学风机制,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关注点,因此有必要重视心理疏导。
(3)保持良好学风,加强家校之间合作。家庭与学校的有机结合更加有助于发挥教育合力和形成高校大学生良好学风机制,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做到妥善推进学生管理的高效进行,积极保持良好学风,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
在每一位问题学生背后,都会有问题家长、问题家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失去了家校之间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事实上,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不单单包括老师与学生的努力,学生家长更是帮助学校营造大学生良好学风机制的重要部分,然而事实上,很大部分的家长缺乏参与意识,不知道参与学校的管理监督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首先,对于家校合作,学校方面应树立“家长是学校的同路人和合作者”的理念,既尊重家长,又引领家长,让家长会沟通、会关心、会示范、会共建,自觉主动参与到营造学校良好学风之中,不仅老师管理,更让家长管理、同学管理。
其次,有些高校不乏性格顽劣的学生,由此家校合作更为重要。由教师及时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状况,再由学生家长对孩子行为及时进行规范,双方高效协作下达成学生高效管理的同时规范学生们的行为,避免其走上歪路的可能性。
最后,教师要提高学生家长对班级管理问题的自觉参与意识,部分学生家长把孩子送上高等学校的初衷是为了孩子掌握一项技能从而方便就业,并且误认为老师应承担一切责任。所以老师应充分利用和家长交流的时间,呼吁学生家长加入营造高校大学生良好学风建设之中,进行家校合作,共同营造高校大学生良好学风机制。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学风机制,必须认真落实内部的管理方案,大到整个院校,小到每一个专业和每一个班级。而在小范围的管理方案中,由于一些学生性格差异较大,所以管理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对“另类”学生的管理方法。因此,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高校良好学风建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应该结合实际,寻求适合实际情况下的管理方案;不能单握权利,要同时调动学生及其家长多方面力量,共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同为高校大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邹晓琴,许荣.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7(22):29+37.
[2]余国霞.论新形势下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改革与开放,2017(12):112-113.
[3]骆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融合机制的探究——以安顺学院为例[J].青春岁月,2017(4):82-83.
[4]郝彩平,王充.地方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与路径分析[J].长江丛刊,2017(24):219-220.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