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恒源
摘要:本文采用中学生人际敏感性问卷、亲子依恋量表对30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所得数据研究了中学生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亲子依恋初中生人际敏感性显著低于低亲子依恋初中生;亲子依恋水平与人际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亲子依恋水平对人际敏感性有一定预测力。
关键词:人际敏感性 亲子依恋 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122-02
一、问题的提出:
人际敏感性(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是一种“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过分觉知和敏感”的人格。人际敏感性人格主要表现在过于敏感、多疑;对他人的评价以及反应过于警觉;在他人面前会感觉到不自在;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恐惧社交并尽可能回避社交;对他人的批评、拒绝会产生更加敏感以及恐惧的心理。研究显示,人际敏感性是抑郁、焦虑的易感因素,且高人际敏感性更容易产生人际关系不良、学业倦怠、较低的主观幸福感以及较高的攻击性行为等。[1]据此,研究人际敏感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具有深远意义。
家庭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亲子依恋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2]依恋(attachment)是指儿童及其特定个体之间建立起来的、持久、强烈和亲密的情感联结(Robert. S. Feldman,1992),同时也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的亲密感受以及相互给予温暖和支持的特定关系。依恋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在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个体的依恋对象主要是父母或其他主要照料者,我们将这种依恋称为亲子依恋。亲子依恋与信任、沟通、疏离三个维度相关。综上,推测与信任、沟通、疏离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亲子依恋水平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人际敏感性。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被试是来自河南省漯河市某初中的学生,随机抽取初一、初二、初三每个年级各两个班学生共发放300份问卷,取得280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141人,女生139人;初一学生88人,初二学生100人,初三学生92人。
(二)研究工具
(1)中学生人际敏感性问卷。该问卷由福建师范大学叶一舵、赖运成编制而成,问卷分为七个维度,分别是脆弱性、认同需要、警戒性、分离焦虑、自卑性、宜人性、內倾性,共41个项目问题,每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问卷总得分越高表示人际敏感性越高。
(2)亲子依恋量表。亲子依恋量表采用《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由于只探索初中生与其父母的依恋情况,所以只选用了父母依恋分量表,不再选用同伴依恋分量表。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信任、沟通、疏离)。中文版IPPA每个分量表各包括25道题,采用5点记分。其中,α系数在0.9以上。每个量表的得分范围都在25到125分之间,被试得到的总分越高那么预示其依恋水平越高。[3]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进行相关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
三、結果
(一)高、低亲子依恋组的人际敏感性差异比较
将280名被试的亲子依恋总分高低排序,取上27%为高亲子依恋组,下27%为低亲子依恋组,比较两组在亲子依恋各维度上的得分,结果显示,高亲子依恋组(n=80)人际敏感性总分(90.19±18.54)显著低于低亲子依恋组(n=79;96.44±20.99;P<0.05);高亲子依恋组(n=80)在内倾性(10.35±3.13)、疑人性(8.30±3.12)、自卑性(10.08±4.37)、认同需要(22.36±3.62)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亲子依恋组(n=79;12.12±4.05;9.76±3.74;12.86±4.61;21.10±4.24;P<0.05),在脆弱性、警戒性、分离焦虑上二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
(二)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对亲子依恋及其各维度与人际敏感性及其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中内倾性、疑人性、自卑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除认同需要外,人际敏感性各个维度均与亲子依恋中的疏离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
(三)亲子依恋对人际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以亲子依恋作为预测变量,人际敏感性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F检验值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表明回归方程的效应是显著的,并且可以来解释人际敏感性总体水平的变异。但决定系数较低,解释程度仅为2.6%。
四、讨论 (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22页)高人际敏感性人格会严重影响到个人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初中生健康的人格对其终身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上述研究显示,亲子关系不良的学生更易表现出内向、多疑、自卑等人格特质;低亲子依恋水平学生与高亲子依恋水平学生相比有更强烈的认同需要;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亲子依恋水平越低,人际敏感性越高。提示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将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父母应注重培养与孩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
表1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相关分析所示,亲子依恋中疏离与人际敏感性中除认同需要外,其他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父母与孩子在亲子关系上的疏离更易导致其高人际敏感性人格的形成。这极有可能与父母经常疏远孩子、缺乏与孩子的互动有关。父母应避免疏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表现出更多的信任和关爱,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依恋水平对人际敏感性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指示提高亲子依恋水平可显著降低人际敏感性,亲子之间的信任、沟通以及避免疏离都可以有效降低孩子的人际敏感性。初中生心智发育尚未健全,主观意识和能动性较低,因此父母应承担起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任务。父母日常生活中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表现出更多的信任和耐心,真心地关爱孩子,同时务必避免疏远孩子,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赖运成.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林建.论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的重要作用[J].黑河学刊,2010(7):146-150.
[3]金晶.初中生依恋、主观幸福感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