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18-10-20 01:54陈永忠
西部学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得以完整形成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有助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有助于为中国道路提供精神动力,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中国智慧。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与推进策略,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取得大发展、大繁荣并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7-0017-03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的科学内涵。这其中,文化建设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的繁荣兴盛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把握其基本内涵与推进策略,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大发展、大繁荣,而且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

一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联系、协调、促进并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例如,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而文化建设则是其实现的灵魂。这表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的顺利实行与坚定四个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方面是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另一方面也具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生动实践。它不仅焕发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和强大的文化力量,而且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二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助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毫无疑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而且也包涵了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全面提升。这其中,文化的发展与丰富则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路径与指标。不仅如此,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也有助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就一再强调,文化的兴盛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强盛的支撑,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这充分证明了文化的发展、繁荣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仅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有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实现。

三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助于为中国道路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规划了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则是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反映了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文化建设的新构思,集中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现代文化的接纳、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等现实要求之中。这不仅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动力与坚定的文化自信,从而拓展了建设中国道路的丰富内涵,而且也能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提供文化发展的全新启示与路径选择,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首先,以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主旨。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基于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探索实践及其规律的科学把握,以及对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充分表明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我们要始终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把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而且也要把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中心主题。因而,在文化建设领域,也必须深入贯彻上述科学的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改变文化的发展方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效益的优先性,协调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关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通过加强国家宏观管理与完善政策等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其次,以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属性与灵魂,它与以往一切旧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鲜明的党性,是为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制度服务,并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文化,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要有历史的传承性,也要有现实的实践性,它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熔铸于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更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其实质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此外,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實质和前进方向,不仅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方向的自觉和自信,而且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开始了新的阶段。

再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而且也集中体现和凝聚了当代中国的精神信念与价值追求,并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培育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极为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一再论述了核心价值观对于维系民族与国家的思想道德、精神纽带、精神追求以及体现社会评判价值标准的重要意义。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以担当民族复兴为己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从而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最后,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奋斗目标。当前,虽然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正不断扩大和上升,但是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文化资源上的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文化竞争上的优势。这与我国在当今国际上政治、经济的影响力,以及与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都是极其不相称的。因而,要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与影响力,在新时代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实现文化的创造与进步,从而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推进策略

一是突出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将文化的建设与创新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之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更是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提出了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强国战略。因此,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必须将文化的创新发展全方位贯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之中,以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进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以此助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是重视理论建设的创新性,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一个重视理论建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不断进行理论继承与创新的政党。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开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本土化最新的理论成果,而且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以往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已充分表明,只有坚持以上述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并在历史的实践与创造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进步。

三是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不仅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也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方向。因此,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实践进程中,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化。同时,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党员、干部要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仰。总之,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而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人民群众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之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科学判断,不仅为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各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正确的历史方向,而且也阐明了推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奋斗目标。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大人民群众不仅需要充足的物质财富,也需要丰富的文化食粮和精神上的富有。因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路,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陈永忠,男,江西景德镇人,历史学博士后,浙江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