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稳步推进,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基于此背景,文章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实践性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境外经贸合作区;风险防范;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
一、 引言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OETCZ)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资企业在我国境外国家出资建设的核心产业明确、基础设施完备、且拥有比较明显的集聚效应功能以及辐射效应功能的产业园区,简称合作区或者园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本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抱团取暖”、分享国际价值链的重要平台,尤其是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国家更加鼓励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类型的产业园区,以产业园区的形式促进双方国家相关产业的集群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因此,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践的重要承接点与合作平台,对其进行风险防范分析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选择商务部和财政部批准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进行研究,分析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所面临的风险,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防范风险的若干实践性政策建议。
二、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情况和特征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商务部于2006年开始筹划建设的,同年,中国的海尔集团与巴基斯坦的鲁巴集团共同投资建立了海尔-鲁巴境外经贸合作区,海尔-鲁巴经济区的揭牌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诞生。经过11年的发展建设,迄今为止,商务部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共有20个,其中有17个园区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主要基于东道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我国产业的主要特点实现两国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前来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分享全球价值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园区的区位分布与产业分布如表1所示,主要特征有:
1. 从投资区位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的园区主要位于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中亚(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非洲(埃及)和欧洲(俄罗斯、匈牙利)的最不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劳动力过剩,所以劳动力价格低廉,同时拥有富足的自然资源,与我国存在地缘关系且经贸关系良好,除此之外,这些国家看到了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长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希望创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促进两国的资源整合,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 从投资主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具有明显的“企业牵头+政府推动”的特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設主体企业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实力较强的跨国企业或者多家大型企业合资设立新的投资公司,例如海尔集团、红豆集团、前江投资有限管理公司等,这些国内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同时加上国家与当地政府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确定的政策扶持,为中国企业抱团出海、规避风险以及东道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
3. 从主导产业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在考虑到我国产能的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的要素禀赋,主要投资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具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是依靠当地的低廉劳动力成本的传统加工制造业,例如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发展的纺织业、轻工家电等行业;第二类主要是依靠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的资源开发利用等产业,例如中国印尼综合产业园区青山园依靠其丰富的镍铁资源发展镍铁冶炼产业,俄罗斯龙跃林业经贸合作区利用其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林业采伐、深加工等产业;第三类主要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例如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区。
三、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面对的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促进中国对外投资的新模式,对双边投资和双边贸易都有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存在差异性,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风险,主要有:
1. 国家层面风险。“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及其投资企业从宏观层面来讲面临着国家层面的风险和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些地区和国家因宗教信仰、民族种族不同,政治环境复杂,如巴基斯坦每十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军事政变,这些国家内部的不同利益集团冲突容易引发政局动荡,甚至是发生恐怖袭击,对我国投资企业产生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第二,政府官员腐败风险,根据世界正义工程2018年1月发表《2017-2018法治指数》报告,对全球113个国家的腐败程度、政府监督执法等8项指标进行排名显示柬埔寨为世界上腐败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除此之外,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腐败程度也较为严重,这容易导致企业在当地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企业的寻租成本。
2. 园区层面风险。从中观角度来看,园区层面面对的风险有:第一,园区的法律主体地位不明确问题,双方国家并没有给予园区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这容易造成园区的管理权限不足,管理协调失位的现象,尤其是当地出现罢工的情况,企业必须独挡一面,管理方很难协调。第二,园区缺乏标准的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和拥有管理才能的综合性人才,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与国内的管委会在运营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缺乏专业的国际化管理和技术人才,导致园区的粗放型管理,除此之外,在涉及到园区的产业规划、当地的劳工政策、土地使用、资金借贷等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容易造成与当地管理部门沟通不畅、效率不高,影响园区及其企业的正常经营。
3. 企业层面风险。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层面面临的风险有:第一,企业在境外融资难问题凸显,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现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优惠政策并不能在境外使用,商业银行对“走出去”的企业一般实行“周期短、利率高”的贷款操作模式,同时,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外对中资企业的贷款有一定的限制,造成企业在境外筹资难,筹资代价高。第二,企业人力成本上升风险,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在于两国社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企业需要高薪聘用了解两国文化的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随着各国在东道国投资加大,对当地的劳动力需求增加,相应的工资必然增加,“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将终结,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第三,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一方面从境外来看有一些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了促进本国出口的增加,当局可以实行对汇率进行贬值,中国投资者将面对汇率风险;另一方面从国内来看,我国仍然对外汇进行管制,造成很多企业因缺乏外汇导致境外商机的稍纵即逝,不利于中小企业顺利“走出去”。
4. 西方社会舆论风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增长,综合国力也不断提升,随着我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逐步加强,西方国家和社会的“中国威胁论”就越发严重,表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则是以“赞比亚”现象为基础的资源掠夺论、以“新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为基础的国家安全威胁论。这一思想主要源自于以旧结构经济学为主的经济学家强调全球经济是以工业化社会为主的中心国家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外围国家组成的体系,强调跨国资本对不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攫取和控制。西方社会的不良舆论很容易引起东道国的误解,影响两国的贸易关系,给投资于当地的企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四、 防范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建设相辅相成,具有非常的战略意义,基于对其风险的分析,得出在未来园区的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要以“一带一路”战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原则。中国一贯主张的是推进新型全球治理观、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西方舆论社会所说的“新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在理论上,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外商投资是有利于发展中及其最不发达国家建设的,因为它的目标投资方向往往是与这些国家比较优势相一致的产业,在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促进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帮助东道国摆脱贫困奔向富裕,有利于降低投资国的企业运营成本,即对双方国家都有利。在实践中,园区的建设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重视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这就要求两国在发展园区的过程中推动双方的发展战略对接,在巩固传统经贸合作范围的根本上扩大非传统经济互助和战略性范围合作,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提高其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自然环境、担当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双方国家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增进了解、增强共识、提升互信,积极对抗负面舆论,最终实现双方的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2. 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按照传统的金融观点,可以将金融结构和国家组成为银行核心型金融发达国家、银行核心型金融欠发达国家、市场(证券)核心型金融发达国家和市场(证券)核心型欠发达国家四类,差异化的金融结构将影响一国的经济成长。“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所在国家大部分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欠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小规模的区域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两国要促进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的先导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可以拓展在这些国家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创建政策优惠条件,降低企业筹资成本,从而降低企业总体运营成本。
3. 打造标准化、国际化的高端人才队伍。园区的发展需要懂得两个国家文化及其专业业务的跨国性质的复合型人才,在短期内来看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两国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园区和企业的建设和管理中,同时制定切之可行的人才交替制度,为园区提供可靠的人才后备力量;在长期需要双方国家政府制定“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体制,加强国家间的人才交流机制,为双方国家培养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复合型跨国人才。
4. 强化风险防范,确保我国和沿线国家经济安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降低了“东出东进”的风险,突破了PPP围堵,提高了我国经济安全的程度。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承接点,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众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所以要做到第一,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园区的建设和企业的进入两方面都要有完善的风险自评和风险防范机制,避免盲目跟风,使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做好项目可行性和风险预防分析。第二,充分利用政府间的沟通机制,在税收、财政、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园区合适的优惠政策,同时双方政府应对园区进行长期规划,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围绕关键性的产业,发展上游和下游相关产业及其配套设施,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境外市场上抵御风险,而且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单一产业风险。第三,为了防范汇率风险,可以在双边投资和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双边结算货币或者两国沟通建立起汇率协调机制,抵消汇率的变动双方带来的不确定,确保我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述存.“一带一路”战略下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布局的思路与对策[J].管理世界,2017,(4):1-9.
[2] 李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现状、成因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6,(3):58-60.
[3]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秦亞青,魏玲.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8,(2):1-14.
[5] 叶卫平.论“一带一路”构想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安全的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15,(6):7-11.
[6] 张远鹏.“一带一路”与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7,(6):39-53.
重点项目: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博士生资助计划成果。
作者简介:郭百红(1986-),女,汉族,黑龙江省海伦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
收稿日期: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