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兴产业发展存在范式改变,对应全新“创新路径”,具有技术路线转换、市场不确定性强、初始投入高等特点。制度优势给予我国历史性赶超机会。通过推动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政策,再配合万亿规模引导基金及产业基金的超长期支持以及需求端市场政策的指引,能够充分创造创新环境,帮助创新企业释放创新动力,保持强劲发展动能。
关键词:创新路径;跨越追赶;国家战略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需要新的创新路径来推动创新的进步和增长。在新的创新逻辑下,制度优势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赶超机会。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新兴产业所带来的机遇,并从2010年起就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归入了这一概念,与此同时,又反复在“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当中对相关的目标、发展方向、具体任务进行了规划。与此同时,我国还设立了总目标规模超过6万亿的政府引导基金(其中38%为产业基金),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那么这些举措的重要意义在哪里,其的推出又会用什么样的影响?傅晓霞和吴利学(2013)采用了内生技术进步模型从理论层面对后发国家的创新路径与经济赶超进行了刻画;而朱瑞博等(2011)则从我国制造业新兴企业的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但其根本上并没有完整考虑到我国创新的自上而下的特征与特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创新基础、创新机会、国家战略支持进行系统性梳理,期望研究国家战略下我国创新赶超的路径。
二、 新兴技术创新的三大逻辑与我国的赶超机会
不同于传统技术路径的有机增长,根据Bower(1995)的理论,新兴技术存在着S型曲线,并具有破坏式创新的技术发展特点(见图1与图2),一旦形成技术突破,会迅速超越传统技术所带来的高性能水平,形成跨越式发展,因此,与传统技术的内生性增长不同,新技术通常有着完全不同的创新逻辑和发展路径,这对于我国是巨大的追赶和赶超机会。从技术创新理论出发,新兴技术存在着三个主要创新特征,而这些特征对于我国均孕育着快速赶超机会。表1对传统技术路径的产业特征、新兴技术路路径的产业特征、以及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优势进行了梳理。
1. 技术发展存在新范式。在固有技术发展范式的产业中,创新的产出需要长期的投入、资源的积累、特定人才的培养和聚集,因此我国在传统技术路径当中并无突出优势。然而,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破坏式创新”的机遇。在技术发展路线上,新兴产业技术尚不明确,并且部分领域对于前续技术依赖性较小,作为技术积累和配套设备水平均存在差距的发展中国家,较低的设备初始积累反而降低了部分产业的转型包袱。结合我国较为前瞻的新兴产业政策布局,我国存在“轻装上阵、弯道超车”的良好机遇。
2. 新兴技术创新来源于技术本身。在革命性技术出现前,传统的高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期,创新更多存在于边际的改善,而成果转化更多来自于市场驱动,依靠于创新的自我增强效应。因此,对于市场的垄断者或领先企业,容易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并且由于相关专利池的护城河较高,不利于后发企业进行追赶。而在新兴技术面前,创新的产出在初始阶段更多将来自于技术本身,因此对于前沿技术的科研投入、文献和专利的布局都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充足准备下,通过国家战略进行支撑并结合适当的市场培育方式予以扶持,能够使得我国的创新环境得到强化。
3. “资本密集”属性增强,市场转化不确定性加大。在新兴技术创新路径下,由于应用层面的不确定性,个体企业通常难以对多个技术路线进行“押注”。此外,许多产业还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的特点,需要极高的初始基础设施及生产设备投入,并且成果转化等候期不确定。在这一特征下,我国通过超长期的战略规划、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及产业基金等方式,为新兴产业的资本和资源投入提供了充足的窗口准备期(以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为例,回收期长达15年,远高于大多私募股权基金5年~8年的投资期限),还通过对市场“需求端”的支持(譬如电动车行业等),帮助企业跨越技术从发展到应用的瓶颈期。
三、 国家战略布局与创新发展
自2010年我国政府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以来,我国对于新兴产业进行了细致而具体的规划,通过“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部署了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工作。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也在各地的近期规划中有所部署。在省级层面,根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9月,共有30个省发布了“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17个省对规划进行了正式颁布、2个省颁布了相关征求意见稿、11个省颁布了包括科技创新规划、工业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等的类似规划文件。表2对主要新兴产业政策进行了梳理。
此外,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文件,我国将持续加快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并计划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在表3中可以看到,我国对具体产业的发展均设定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计划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
而在“中国制造2025”文件当中,我国还设立了中远期目标,以带动我国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其中,由中国工程院各领域院士为主组成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也分别于2015年、2017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及其修订版,对我国重点领域的技术发展、市场规模、自主研发能力进行了建议与要求。从路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到2020年,新兴技术就有望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得到普遍运用;而到2025年,相应产业的新兴技术还将进一步通过技术迭代与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举例而言,根据其规划,我国在2025年目标达到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全球50%~75%的份额;在通用飞机领域占到全球40%的份额;在高技术船舶以及节能汽车领域占全球50%份额。尽管这一目标并非出自官方文件,但这也能够从侧面反映我国对于制造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雄心壮志。这些5年~10年的中期目标均是我国通过对整体制造业、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反复研究而设定的,具有极高的前瞻性,也为我国加快培育自主创新技术提供了相应支持。
此外,我国在推动科技创新上,在2016年,我国还开始施行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通过将中间投入调整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促进引导和激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按照新的核算标准,科技投入大的地区经济总量会增加快,科技投入小的地区GDP增加会较小,因此,新的研发支出核算方法也会激励各地政府、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从而更大地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四、 多方位资金支撑产业布局
不仅在纲领文件上我国对于创新的发展给予了支持,在资金上同样也给予了充分的扶持。通过财政支出、开发性银行贷款、税收减免、政府引导基金等多种渠道,我国给予新兴产业全方位的资金支持,支撑其中长期技术研发、产品研发、设备投资以及兼并购等行为。
在财政及开发性贷款支持方面,2015年,我国财政科技支出6 400亿元,并逐年加快支出增速。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将在“十三五”期间安排不低于1.5万亿元融资总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实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21项重大工程和创新平台建设,并通过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在政府引导基金上,根据私募通统计,截至2017年6月,我国目标设立引导基金总规模超过6万亿元,其中,面向产业的投资基金目标规模超过2.4万亿元,占总规模的38%。同时,在省级和国家级层面对于产业基金的倾斜更高,占比达到50%以上。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在OECD对各国企业家的调查中显示,我国企业家普遍对于政府对创新的融资支持给予了肯定,总体均超过OECD的中位数水平。其中,我国在股权融资支持及创新补贴上,显著高于OECD国家。并且,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还对部分产业的创新进行政府部门购买的支持,这在其他发达国家中几乎没有出现,也是我国政府对于新兴产业支持的显著体现。通过这样的多层级、多样化支持方式,我国的新兴产业将在未来5年~10年中逐渐开花结果,绽放活力。
五、 总结与发现
我国目前已经是研发大国,自2008年起,在八年间,我国的研发投入总额已经从不到5 000亿元,成长三倍,上升到2016年的1.57万亿,在总量上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达到了美国总投入金额的81%。这一数额也远远领先其他新兴经济体(为印度的8.1倍、俄罗斯的10.3倍、巴西的10.5倍、南非的80倍),并保持较快增长(过去五年复合增长超过10%,高于GDP实际增速)。而在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在研发投入、资金支持、成果产出等多方面逐步形成赶超:研发投入总量全球第二,占GDP比重達2.11%,超过欧盟28国平均水平。同时,七大产业全面布局未来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机器学习、增材制造等新兴领域的基础研究及专利布局均处于第一梯队,长期发展潜力十足,动能开始集聚。根据Xu等 (2017)的研究,以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下转第48页)例,随着我国国家战略的支持和企业及学校持续创新,我国已经在该技术突破上实现大发展,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新生态系统,这对于我国的创新赶超是一个极好的案例,也为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对应新兴技术发展所具备的三大特征:技术范式新、技术驱动强、资本投入高,我国的整体国家创新战略均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培育及发展。通过超长期的宏观及产业战略支持,结合明确的制造业发展中期目标以及充裕的研发及产业资金的投入,我国将在未来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实现跨越赶超,由创新大国转化为创新强国,并且新兴产业将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作用,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Bower, J.L.Disruptive technologies:catching the wav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3(1):43-53.
[2] Xu, G., Wu, Y., Minshall, T., & Zhou, Y.Exploring innovation ecosystems acros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business:a case of 3d printing in china.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7.
[3]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4]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5] 傅晓霞,吴利学.技术差距、创新路径与经济赶超——基于后发国家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J].经济研究,2013,(6):19-32.
[6] 朱瑞博,刘志阳,刘芸.架构创新、生态位优化与后发企业的跨越式赶超——基于比亚迪、联发科、华为、振华重工创新实践的理论探索[J].管理世界,2011,(7):69-97.
作者简介:吴宇晨(1988-),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创新政策与发展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