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焘
摘 要: 在地方高师院校中,在线开放式教学对师范教学实践的影响,使得古代文学教学需要进一步有效采用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的形式,将知识接受、人文熏染和师范能力培养深度融合。作者在明确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契机的基础上,采用课程理念融通、课程设置变革及针对性的线上、线下教学设计等方式,达到教学變革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慕课 师范生 古代文学 地方院校 教学变革
随着“慕课”的模式推广,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对“慕课”的融入,教学改革进入以“在线”和“线下”为分界的全新时期。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在强调“探究”、“自主”等理念之后受到冲击,尤其是具有教师职业特征的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一方面要应对今后中小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一日千里的变化态势,另一方面作为在校学生面临着自身在开放式、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成效和综合成效的实际检验。高师院校的古代文学,历来是中文师范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必修课程,在知识“碎片化”趋向愈加鲜明、文学进入“泛化”的网络时代,古代文学已然在逐渐表层化的各种解读中退到边缘地带,“慕课”等在线课程和线上线下的开放交流方式,更给了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以冲击。如果“大数据”背景下“慕课”方式能够迅速地进行知识点测试和大规模的教学反馈,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以及中文师范生今后职业所面对的,则是涉及主观情志和人文素质等更抽象而玄妙的因素。因此,在地方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中,需要在“网络教学”、“在线开放”等热烈的讨论之后,对相应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的实施过程进行认真的反思和行之有序的实践。
一、“慕课”时代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契机
严格来说,近年来教学领域中一些重要变革,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理念和操作模式,实际都与媒体的便捷利用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紧密相连。以“慕课”而言,自从教育学界将网络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翻译成“慕课”[1]之后,这一方式迅速被国内教育领域所熟知并尝试运用。实际上,2008年之后,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的授课视频已然开始进入专业化、精品化和全民共享的阶段。尽管沃特斯曾经提出“反慕课(Anti-MOCCO)”的概念,认为目前的“慕课”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和交互平台的出现,网络视频授课已经与早期的远程教育和电视讲课有了非常大的区别。从生物、地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看,资料调阅的便利性,跨区域的共享,以及影像化和动态视频的使用,无疑大大拓宽了教学视野和强化了教学效果。这对于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字印刷时代甚至手写时代的古代文学学科而言,无疑带来了冲击。
网络在线课程的成熟及相应出现的微视频和文化普及讲座等,为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广泛和多样的选择。但对于具有学科性质的古代文学教学而言,则造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困惑。
首先是“慕课”等形式对网络媒体的依附程度,与古代文学教学对网络资源精准性要求之间的矛盾。网络资源调阅的便利性,同时带来的是大众传播中权威性的缺失和大众实用性的增加,其表现是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在网络上的随意和模糊,以及对相关文本资料收集的错讹。在缺乏相应的判断力和受到某个信息源导向影响的情况下,学生会先入为主地进入错误学习中。同时,网络资源的“碎片化”特征带来的阅读习惯,对古代文学的相对艰深、冗长、生僻的阅读,无形中起到了反作用。
其次是“分众化”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一方面是网络阅读、观看与传统教学中“师授”、“生听”的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接受期待的个性化需求与固定化、统一化的教学行进程序之间的对立性。多媒体平台的构建及在其基础上诞生的声像融合的资料呈现方式,固然具有“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2]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其对传统的讲授模式的冲击和影响亦极为明显。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感性的、快感的、当下即时的、无距离的体验成为主导形态”[3]。对于相对晦涩和具有时代间隔的古代文学相关内容而言,这种感知方式无疑更具有直接的吸引力和更便利的进入途径。因此,在声像阅读与文本阅读本身即存在二元差异的基础上,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显得与时代的快节奏格格不入。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方式的按部就班,即背景资料、主题分析、艺术评价等,在受到历史资料本身限制无法进行大幅度改变的情况下,必然会在上述声像与文本的阅读差距之中进一步降低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直接关注。
再次,在“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观念的影响下,尽管已经意识到单一讲授方法的弊端,但相较于理工类和实践类课程来说,讲解梳理依然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无法回避的环节。与网络资源多元拼接的大环境相比,碎片化阅读习惯和影像阅读的直观可感使得教学方法的改革面临更复杂的情况。讲授方式的采用与否,以及比例环节的安排等,都需要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动态应对。
二、“慕课”时代古代文学教学的优势挖掘
由于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模式的“传统”特征,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古老”学科在新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能够进行的变革可能性最大。早在世纪之交,古籍数字化及经典资源的网络共享等已然启动并取得斐然之绩。对古代文学经典典籍的介绍、大众普及、影视呈现等,一直持续未断。因此,在“慕课”时代,古代文学教学实际上具有比以往阶段更先进和便利的辅助手段,在面临图像化、碎片化挑战的同时,前所未有的时代契机随之而出现。
首先是数字化优势下古代文学教学延伸的可能性。由于古代文学纵贯先秦到明清三千余年的文学发展历史,涉及数量庞大的作家群和作品集合,在传统教学中,长时期来的共识,是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选择性学习。就课堂层面来说,即或是这些选择过后的经典作家及作品,依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阅读,因此才有“教书的蜻蜓点水,听讲的走马观花”[4]的现象出现,这固然有内容设置方面的原因,即文学史和具体作品的矛盾调和问题等,但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庞大浩瀚是不可否认的。这一特性和古代典籍的收集整理过程的繁难,共同造成古代文学课外资源获取的困难。古籍数字化和电子古籍的大量整理,为此打开了一条便捷的资料获取的途径。
其次是网络共享优势下教学层次确立的针对性。如前所述,在图像时代,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释、介绍和改编层出不穷,直观的影像阅读甚至在学生最初接触文本之前就已经开始或完成。对于原始文本的解析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干扰式阅读。但各类的普及讲座、古籍解读畅销书及影视剧作的改编等,实际上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了鲜活的阅读案例,对于学情分析和自主学习来说,将这类案例与教学重心的安排相结合,恰是“慕课”在翻转课堂中最有效的运用。
再次是网络互动优势下学情分析的精准性,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增强。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大量出现和社交软件的普及,网络交流已然从之前的论坛发言、话题评论逐渐混融为一体,演变为日常社交行为。从教学层面看,个人发言自由度和便捷性的增强,以及不同自媒体平台的交流方式,为设置教学话题反馈和课后交流的及时与精准把握,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同时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展示平台。比如诗词、小说、戏曲等的专题交流,以及阅读过程中的心得发现的整理发表等,都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进行,并可以借助一些专业APP对所学内容进行改编和再创造。
三、“慕课”影响下古代文学教学与师范教学实践课程的融通
中文师范生扮演着既是学生又是老师的双重角色,决定了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对文本原典及网络资源的利用,既是学习的收集者,而在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同时又是判断和裁决者。在这一过程中,与其他课程有着较大区别的是,作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课程教学,涉及的是对汉字、词语、语段内在意涵的深度理解和自我的熔铸创新,以及相应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因此,在“慕课”的背景下,不论是图像的直观感知,还是多媒体平台的运用,实际上背后的核心要素都集中在对文字和文学本身的理解方面。对于注重传统文字功底及人文挖掘的古代教学而言,这恰恰是课程历来的重点所在,对于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训练而言,这恰恰是需要集中针对的地方。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料汇集,同时进行深度理解和自我融合,需要对古代文学教学和师范实践教学进行融通和对接。首先是课程理念的变革和重新定位。由于古代文学历来是中文专业的重点学科,其所涵盖的内容和教授的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的经学和文学教育的痕迹。加之古代文学涉及的漫长历史时期和相对艰深的作品解读,因此,长久以来,古代文学在中文各专业中采取的都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教学方式。在“慕课”时代,当大量的作品和课程资源以多元方式呈现并更容易获得的情况下,传统教法中选取范本进行精读精解的方式已然逐渐不适应当前快节奏的职业需求。这种变化从当前不少在职中小学教师对各类古代文本解析的快速化、针对性需求中可以看出来。因此,在注重培养地方型、应用型人才的高师院校中,古代文学的教学理念必然需要与学生实际的师范教学实践相对接,并承担其师范教学能力的核心素养培养任務。在实际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考核中,古代文学教学需要与师范教学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能力检测进行有机勾连,形成较一体化的教学预案。
其次是课程具体设置和课堂教学内容的环节变革。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家分析、作品鉴赏等,对于师范教学实践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重难点挖掘等而言,起着基础和先导的作用。因此,在清楚区分文学解读和教学解读的前提下,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有关教学实践的针对性板块,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和深度反思,并相应设置深度解读的个体展示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及深厚的语文素养,皆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
四、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线上”与“线下”设计的序列化
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正在从“知识本位”转向为对“综合素质”的强调,从某方面而言,这正是古代文学一直以来始终未变的教学终极目标。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以能够背诵和阅读多少量化指标的散文、诗词等衡量的,而是最终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突出的读写能力的展现。因此,当知识的获取在网络时代变得愈加便利之后,“综合素质”的形成则显得更鲜明和突出。对中小学而言,“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使得学校有更多时间探索‘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的模式”[5],对于高师院校而言,古代文学教学中“慕课”与翻转课堂形式的引入,在结合学情和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则可以成为师范生文学素养培养和职业能力锻炼的有效平台。“慕课”的大规模在线开放特征,是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其对延伸学习和自由学习的裨益是有目共睹的。但这种原本是用于“非正规学习”的方式,除开“反慕课”和“小众在线”等具有针对性的纠偏之外,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对视频网络课程资源的采用,其本身存在的两面性特征非常明显。一是线上资源的选取标准和延伸范围问题,二是线下自主学习和反馈的重心确立问题。因此,对于今后将要面对中小学教学的地方高师学生来说,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首先是线上资源选取的定位。古代文学作品经过长时期和无数人的注释解读,存在高下深浅和受众群体的不同区分,以网络课程为例,一流大学或海外汉学的课堂式讲解,与各地方院校的授课,必然有着很大的不同。高校课堂内的讲解与各文化节目中的视频讲解有着迥然的区别。因此,地方高师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在教学预设当中,对自制“微课”或者是网络资源的推荐,需要结合本地域的人才应用实情和生源素质实情进行精准的选择,并形成由浅到深的序列化资源库。其次是线下学习的中心目标的确立。古代文学涉及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不同风格的书写,更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等评判观念。在线下的反馈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在文学鉴赏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创设开放性的讨论主题,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地方高师学生的接受能力情况和职业素养培养方向,对主题讨论进行方向引导,并将其外化为与教师职业相关的综合作品,亦可以形成由分到总的序列化汇总。
“慕课”时代的到来,既是自主学习和开放式学习的必然,又进一步凸显了古代文学在情志培养、人文熏染方面不可替代的主观优势,对新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将会成为古代文学教学在文化传承、情感培育和素养形成方面积极有力的助推。
参考文献:
[1]刘增辉.中国MOOC:与其被动改革不如主动变革——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焦建利[J].中国远程教育,2013(14).
[2]秦玮鸿.现代教育技术:传授和品阅的新方式——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的创新路径[J].大学教育,2014(04).
[3]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06).
[4]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11.
[5]陈玉琨.中小学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