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代扬州戏台的发展

2018-10-20 03:30于婧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关键词:清代戏台城市

于婧

摘要:戏台是戏剧演出和观看的场所, 在历史上分布既广,名称也大不相同。扬州曾经是戏剧发展的重镇,由于时代久远,其戏台遗迹早已荡然无存,而史料记载,亦都语焉不详。《扬州画舫录》是清代李斗所著的笔记集,记载了当时扬州的繁华,书中载有丰富的戏曲史料。通过《扬州画舫录》等材料可以大致看出清代扬州戏台的发展概况,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清代扬州城市与农村戏台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清代 戏台 城市 农村

中图分类号:J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138-03

清代的剧坛百花齐放,各民间地方戏开始兴起和盛行,在众多的荟萃点中,北京和扬州分别成为北方和南方的戏曲中心。北京成为戏曲中心无可厚非,扬州能够继唐代之后再次成为戏曲中心,因为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盐商集中,又因着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南巡,两淮盐务为御前承应,将许多地方戏的优秀演员集中于此,于是便催生了各种性质的剧团。同时剧团的发展、演出的繁荣带来了戏台建筑的多样化,有寺庙祠台、官衙舞台、园林戏台、都市戏台、乡村草台等。

到了清代中叶,扬州又成为江南乃至全国的经济重镇,戏曲演出盛行起来。当时扬州民间存在着各式的庙会仪式,迎神赛会历来有演戏的传统,一般是为了还愿、过节、庆祝丰收等。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花部雅部”记载:

天宁寺本官商士民祝嫠之地。殿上敬设经坛,殿前盖松棚为戏台,演仙佛麟凤、太平击壤之剧,谓之“大戏”,事竣拆卸。迨重宁寺构大戏台,遂移大戏于此。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由此观之,扬州成了戏曲中心,城中较大的两座寺庙是天宁寺、重宁寺。作为演出大戏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是名伶汇聚,外地戏班想要在扬州获得立锥之地,也需要在寺庙初演时获得好评。寺庙是供奉仙佛的,是官民同乐,属于开放式的;祠堂是供奉祖先的,是私人所有,属于封闭式的。但两者性质一样,因此祠堂也可以作为演戏的场所。《扬州画舫录》卷一记载:报丰祠,以祀先世之始耕者。……祠外建戏台,曰“击鼓吹豳”台,土人报功演剧在于是。在寺庙祠堂进行的戏曲表演,大都是为了供奉神仙、祭祀祖先,但现世的人类祷祝太平、祈求丰收,实际上是为了娱人。

在扬州的各大衙门行宫里,都会建有戏台以供迎来送往。有的戏台会在两侧悬挂楹联,当然这属于高规格的戏台建筑。清人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五记载:扬州郡署戏台联云:“数点梅花横玉笛,二分明月落金樽。”《楹联续话》卷四记载:两淮都转署中戏台联云:“新声谱出扬州慢,明月听来水调歌。”扬州赵园的一副戏台楹联:“坐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主人休问,有一管春风词笔,点缀扬州。”

扬州盐务发达,各种会馆数量很多,这些会馆里大多也設有戏台。据益三《欣斋杂记》载,扬州的江西会馆有戏台,江西的商人崇拜道家神仙许真人,“每逢诞日,往常恒演剧高会”。又据王振世《扬州览胜录》载,扬州南河下的湖南会馆有戏台,曾国藩到扬州时来此看戏,扬州盐商为向曾国藩献媚,在戏台两侧新撰楹联云:“后舞前歌,此邦三至;出将入相,当代一人。”在会馆的演出中,他们追名逐利,实现自我的价值体现;他们附庸风雅,追求着内在的心理需求。

扬州多园林,在许多的私家园林中都会筑有歌台。《扬州画舫录》卷10“洪园歌台”记载:洪氏有二园……厅后牡丹最盛,由牡丹西入领芳轩。轩后筑歌台十余楹,台旁松、柏、杉、槠,郁然浓阴。卷12“黄园歌台”记载:“四桥烟雨”,一名黄园。……左筑高楼,下开曲室,暗通光霁堂。堂右为面水层轩,轩后为歌台。卷13“东园歌台”记载:东园即贺园旧址。……今截贺园之半,改筑得树厅、春雨堂、夕阳双寺楼、云山阁、菱花亭诸胜。其园之东面子云亭, 改为歌台。

一直到了清末,扬州各园林中的演剧活动和戏台也终未绝迹。园林和宅第一般是归盐商所有,商人们附庸风雅,经常邀请文人吟诗作画、喝酒品茗,如此便能够从当年文人的诗词歌赋、笔记小书中描摹出当年在私宅园林中听曲观剧的情形来。如《扬州画舫录》卷8记载:

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筱园及郑氏休园为最盛。……每会酒肴俱极珍美,一日共诗成矣,请听曲。邀至一厅甚旧,有绿琉璃四。又选老乐工四人至,均没齿秃发,约八九十岁矣,各奏一曲而退。倏忽间命启屏门,门启则后二进皆楼,红灯千盏,男女乐各一部,俱十五六岁妙年也。

世事沧桑,经过岁月洗礼后的扬州城,如今园林中的戏台已寥寥无几,最出名的要数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建造的寄啸山庄(何园)。何园的西园建有小亭子,四面环水形成小池塘,小池塘又被楼廊环绕。亭子被称为“水心亭”,是中国可考的仅有的一座水中戏亭。台子四四方方,不大,边长约为五米,距水面一米多,亭子的四面有四根白玉栏杆作为支撑,南北两边用石板小桥通向岸边和假山,作为演出人员的出入口。而楼廊蜿蜒,在高度上与亭子的顶部持平,视野开阔,四面皆可看戏,满足了各类观戏人群的需要。陈从周的《 园林谈丛》中记载:

池东筑水亭,四角卧波,为纳凉拍曲的地方。此戏亭利用水面的回音,增加音响效果,又利用回廊作为观剧的看台。在封建社会,女宾只能坐在宅内贴园的复道廊中,通过疏帘,从墙上的什锦空窗中观看。这种临水筑台以增强音响效果的手法,今天还可以酌予采取,而复道廊隔帘观剧的看台是要扬弃的。

诚然,现在这种专门为女宾看戏设计的“什锦空窗”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在当时女眷看戏要么垂帘,要么用玻璃屏隔着,再者就是用戏格(即什锦空窗、砖框)。为方便家中女眷观剧,当时有专门的“戏格”:“厅屋三间,中间屏门,东西间以格扇蔽墙,加以湘妃帘,格内如小巷,女眷坐此观戏最便,故曰戏格。”林苏门有竹枝词咏此:

小觑排场后,香闺缓步来。坐挨棂几眼,行遣闷千回。珠箔纤纤卷,银屏叠叠开。娇痴宁有限,习惯本无猜。但假交疏隔,何嫌杂剧偎?公输施末技,优孟奏惊才。左右关情别,晨昏注目颓。明朝常诞日,晚起看春台。

由此可见,这种建筑非常普遍且满足了女性群体的审美娱乐需要。

到了清代,戏曲已基本发展成熟,城市中已经产生了许多相适应的演出场所,但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还只是临时或半临时性质的戏台,称为“草台”,在草台上演出的戏班称为“草台班”,在草台上演出的戏叫做“草台戏”。所谓“草台”就是在露天广场临时搭建的台子,据说因为顶上铺着一层草用来遮挡阳光,所以用这个名字。“草台”第一次出现在于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本地乱弹”中:

郡城花部,皆系土人;谓之本地乱弹,此土班也。至城外邵伯、宜陵、马家桥、僧道桥、月来集、陈家集人,自集成班,戏文亦间用元人百种,而音节服饰极俚,谓之“草台戏”,此又土班之甚者也。若郡城演唱,皆重昆腔,谓之“堂戏”。本地乱弹只行之祷祀,谓之“台戏”。迨五月昆腔散班,乱弹不散,谓之“火班”。

由此可以看出,草台是一种简陋的演出场所,但却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接近广大普通民众的。农村中的草台戏多见于祭神或过节时,大都是为了祈祷庄家丰收,一年中也就几次,因此周边的村落都会赶场去观看,为了容纳更多的观众,草台一般搭建在河边村头旷野处。

除了祭神或过节,红白喜事时也可搭台唱戏。《中国历代家训大观》收录李淦的《燕翼篇》就谈到清初扬州农村的风俗,说“至山西之阳城,逢七皆演大戏。吾郡之江都高邮,送殡前一日,多盛陈妓乐以娱宾。吾邑送殡,近来有精饰平台,踹桡扮戏,则尤悖理伤化之甚者。”到了現在,扬州地区送殡一般不会延请戏班,祝寿还延续着请戏班至家中搭台演戏的传统。

从中国戏台发展史的角度看,“草台”是中国戏台的初始形态,它是简陋的,又是易行的;是缺乏艺术性的,又是富于民众性的,是戏台发展史早就该超越的初始形态。草台就它的活泼新鲜的生命形态来说,也许是任何舞台与剧场形式都永远不可能替代的。草台是各种表演艺术活动的场所,一代一代的艺人在上面唱念做表,翻滚跌扑,为繁衍发展戏曲艺术,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社会的动荡、经济的衰退,扬州的风光不再,戏台遗迹也早已荡然无存,通过对史料典籍的分析探讨和实地考察,我们可以窥见清代扬州地区戏曲繁荣所带来戏曲演出场所戏台建筑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清]钱泳.履园从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梁章钜等撰,白化文,李如鸾点校.楹联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苏曼殊等著,马玉山点校.民权素笔记荟萃[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6]陈从周.园林谈丛[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

[7]周秀才等.中国历代家训大观(下)[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

[8]陈汝衡.《扬州曲艺史话》序[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4).

[9]朱宗宙.清代扬州盐商与戏曲[J].盐业史研究,1999,(02).

猜你喜欢
清代戏台城市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观林家嘴村萝卜坯戏台
圆明园戏台考
杜潘芳格的诗(二首)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