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雅祺
【摘 要】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电学实验是学习的重点。因此,当我们在进行试验操作时,必须要对理论知识掌握牢靠,从而以正确的操作使用实验器材。这不仅可以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而且还能巩固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除了对实验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外,还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以此加强试验操作过程中的正确性和严谨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电子信息技术;融合
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很多物理学基础知识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才能获得。但是实验教学具有局限性,易受到时空、实验器材等多种条件限制,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的难度很大。因此,当我们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它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做实验时所遇到的难题,还能再现实验中转瞬即逝的物理现象。所以,学生学习物理时,可以将电学实验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能够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
一、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普及率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程度高低的重要依据。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逐渐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必备素养之一,这对国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的振兴更具有不可言喻的意义。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重在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信息技术融合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将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怎样去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此外,在物理课堂中,才能让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课后积极消化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以此提高自我学习水平,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验教学的内容安排严重不足,这对学生的思维发散以及动手能力非常不利,同时,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学也差强人意。首先,电学实验教学所涉及到的部分知识已经脱离了现代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基本实验器材中的小灯泡在当下生活中已不常见。实际生活中需求较多的传感器、发光二极管等器材已普遍存在,从而使物理教学能教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实验的载体,还原生活实际场景。此外,教材中对所涉及的新技术教学不足,很多物理新技术没有得到推广,例如光敏电阻、压敏电阻、声敏电阻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对实验实践加以重视,这样才不会纸上谈兵,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再次,从电子白板教育到电子信息技术教育,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我们应该重视我国科技发展的进步以及技术变革的力量。最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电学实验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自觉吸纳新知识,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二、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的方法
电子信息技术萌发于电路相关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控制和处理信息的相关知识。电子信息技术本身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化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高中物理学习中,部分电学知识涉及到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科,辅助学生学习物理。老师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在物理课程中加入信息技术课程,使得物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高中物理教学大部分是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电路知识的能力,注重让学生学会分析电路,测电流,测压强,了解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等其他元器件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电子信息技术则包含了集成电路、二极管、三极管等相关知识, 再通过信息化手段控制设备的运行,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操作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处理信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需要与创新相结合,在實验过程中采用电子信息化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的途径
(一)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培养自己的创新实验学习方法
在高中阶段,物理教材电学所学习的知识主要是从物理基本概念到高级概念之间的关联,电子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极为有利, 电子信息技术主要是控制元器件和控制电路,再将各个模块联系起来,形成集成电路。在学习电路前,要先进行电动机知识的学习,再学习二极管、电容、电阻等其他电路设备,进而学会数字化相关基础知识,再通过电子器件与基本电路元器件的对比,强化学习。在电路组装的学习中,可以在串联电路之后在电路中加入别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发散性学习。
(二)加入电子信息技术工具,加强实验效果
作为实验性很强自然学科之一,我们常常采取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实验观察法。因此,电子信息技术使得模拟实验成为可能,模拟实验具有传统实验不可比拟的优点,它能够对一些物理现象或实验进行仿真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变不可动为可动。对于实验周期长的实验,可以做成动画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部分物理现象可见度太小,所以位置偏的同学难以观察,这对学生的学习掌握知识点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海绵凹陷程度测试等。另外,有些实验只能放在桌面进行,无法拿起来给学生们展示,例如电磁感应实验,磁感线实验等。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通过投影仪或者高拍仪等设备,就能清晰的将实验展示到白板上让学生们观察。对于那种转瞬即逝的实验现象,可以先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再用投影仪播放出整个过程,可以重复播放、慢放、暂停,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实验学习中的优越性。
在实验学习中,部分实验无法根据现有条件完成,还有部分实验材料有毒,操作失误就会出现危险,危害师生健康,如托里拆利实验。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实验,也可以在网上下载实验视频进行播放。诸如此类传统实验课堂难以操作的实验,都可以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大大提高实验效果和课堂效率,对学生学习该学科极为有益。
四、电学实验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学实验融合可以有效辅助我们的教学,为计算机辅助学习开辟了一条教育的新道路,对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电子信息技术不仅是辅助学习的工具,还使得我们的教学过程更加人性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弥补了传统学习方法的不足之处。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掌握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与物理电学实验相融合,使得学习物理电学更为便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引入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去发现、去反思、去总结,将融合电子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电学实验中,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加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笑利.对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信息化的探索[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34(4):42-43
[2]柳荣春.智慧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融合[J].教育,2017.1(12):29-29
[3]张旺.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索[J].信息记录材料,2018.2(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