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摘 要:目前,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别研究或一个国家主流文化的研究,而少有研究有关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问题,造成跨文化交际研究不够全面、细致,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存在的许多交际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本研究旨在将视角放在汉族与维吾尔族大学生这一群体中,通过搜集整理汉族与维吾尔族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案例,深入分析跨文化交际冲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减少交际冲突的建议。
关键词:汉族;维吾尔族;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5 — 0159 — 03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汉族与维吾尔族交往日益密切,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的语言障碍正逐渐减小,但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即使语言问题慢慢得到解决,来自不同文化领域的成员在相互交流中仍或多或少出现交际误解,甚至交际失败,这种非语言范围内产生的问题就需要运用跨文化交际学来探讨跨文化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价值与人际间行为的各种关系, 进而揭示解答隐藏在跨文化交际双方交际失败现象背后的原因。我国著名跨文化交际学学者胡文仲是这样定义跨文化交际的:“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流和沟通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存在于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因文化背景、刻板印象、家庭伦理、宗教信仰、家庭教育、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经常会使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误解,造成交际冲突。
二、汉族与维吾尔族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
(一)饮食文化
案例一:新疆某高校大四汉族学生告诉笔者他在南疆实习支教的一个经历:“和几名汉族同学受当地维吾尔族校长邀请去他家里做客,一进门,我们和校长的妻子、两个女儿相互热情地问候以后,就模仿校长的模样围坐在地毯上的大餐布旁,女主人招待客人吃餐布上摆放的馕、水果、干果等食物,并用漂亮的小碗给我们每个人倒了茶。我们盘坐在餐布旁一边看电视,一边和校长聊天。一会儿,女主人端上来第一道菜---抓饭,二到三人一盘,我们几个不太理解为什么先让客人吃主食,一会儿怎么吃菜呢?但也没有多说话,默默地吃完了抓饭。吃完以后,女主人撤走了盘子,这又陆续上了手抓肉和几道热菜,饭菜可口,独具民族风味,大家吃得很开心。本以为用餐结束了,没想到女主人最后又给我们每人端来了一碗馄炖,我们都吃饱了,不理解这碗馄炖用意何在,实在吃不下了,最后碗里剩下一些汤汤水水,校长的家人有些不高兴。”
一般,汉族待客茶几上会摆满糖、干果、水果等食物以备客人用餐前享用。正式就餐时,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会先上几道凉菜(有荤有素),然后再上热菜(荤素搭配),热菜依人数而定,准备的饭菜都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消耗的量,否则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热情。最后才上主食(馒头或者米饭),主人会招待客人多吃菜,少吃主食,经常会出现剩饭剩菜,汉族饮食文化尊崇“年年有余”,讲究排场,认为吃饭吃的是“面子”,必然会出现浪费。否则,认为会显得小气,担心会被人看不起,有损颜面。
维吾尔族宴请宾客时,一般会准备两种主食,其中一道先上,一般以拌面、抓饭为主,其中,抓饭在维吾尔日常饮食中一直占据着“至尊”地位,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首选的主食,一般家里来了贵客就一定要做抓饭,抓饭营养丰富,是十足的“十全大补饭”。案例一中校长一家为实习支教的老师准备了抓饭,足以看出校长一家非常重视“我”和我的同学。 另一道最后上,一般以馄炖或汤饭为主,这种带汤水的饭有助消化。维吾尔族深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提倡节约粮食,节制胃口,故在准备食材时是以人头为依据的,会多准备一些,但不会过多。餐具里是不允许剩下食物的,老人、小孩也不能例外,如果去维吾尔族家里做客,剩饭会让主人认为饭菜不可口,招待不周。
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都是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介于汉族与维吾尔族历史轨迹、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饮食文化也存在差异。这几位汉族同学很少接触维吾尔族,对维吾尔饮食文化认识不足,按照本民族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维吾尔族文化中的一切,导致文化空缺,造成跨文化交际误解。
(二)信仰文化
案例二:新疆某高校大三汉族学生告诉笔者:“我和维吾尔族女生舍友一起观看电视剧,剧中出现一对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场景。维吾尔族女生问我:‘你们不是信奉佛教吗?为什么要在教堂里举办婚礼?我觉得很可笑,心里想:什么叫我们汉族人信仰佛教?便语气有些不满的回答道:‘我不知道。维吾尔族女生一时不知自己怎么惹了我,顿时有些局促不安。”
“我”的维吾尔族舍友认为汉族人信奉佛教,这是对汉族产生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对某一文化群体特点夸大了的期望或观念。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群体认同的过度概括,而没有考虑该群体中的个体特点。在我国五大宗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佛教在我国流传历史悠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广泛,正式皈依的信徒也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正式皈依佛教的汉族人数并不庞大,这和我国的教育背景有关。汉族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是无神论的教育, 不信神、不信鬼,崇尚科學。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教育,因此有关数据显示汉族大学生精神信仰排序为前三位的是,民族主义、敬畏生命、国家主义,而宗教信仰排在末三位。“我”的维吾尔尔族舍友多从书本或者电视等传媒手段得知汉族古代是信仰佛教的,便笼统地由部分推知整体都信奉佛教。
案例二中“我”的舍友对西式教堂婚礼认知不全面。理论上,只有基督教徒、天主教徒能在教堂举行婚礼,祈求领受上帝的赐福和祝福。目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偏爱圣洁、庄重的教堂结婚仪式。而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新人要求,一些专业的婚庆公司为一些非基督教徒提供教堂婚礼服务。我国教堂婚礼仪式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有的信奉基督教,有的则属于个人喜好,选择西式教堂婚礼。一般还是沿袭中式婚礼仪式。
由于没有和汉族深层次的接触,“我”的维吾尔族舍友产生了一种对汉族这一群体相对固定的观念,片面的认为汉族都信仰佛教。这种相对固定的观念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准确,但也有可能因为以偏概全做出错误的判断。另外,“我”的维吾尔族舍友没有意识到万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中,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婚姻习俗,导致以上的失误,对舍友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得到了汉族女生较为生硬的答案。
(三)孝道文化
案例三:新疆某高校维吾尔族男学生告诉笔者:“ 我和几位汉族舍友同住一间宿舍,有一天,大家在一起讨论‘孝道,先是一位汉族舍友发言,讲汉族如何孝尽父母,并举例说明,讲得非常生动。正当他讲的起劲时,我很平静的问了一句:‘那为什么还要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汉族男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告诉舍友:‘在我的家乡阿图什,是没有维吾尔族或者柯尔克孜族会将自己年迈的双亲送进养老院的,市里养老院里住的都是汉族老人。后来,我和汉族舍友心平气和地沟通了解,才消解误会。”
案例三中的维吾尔族男生认为汉族孩子在成家之后,便从父母家中分离出去,再组建一个新家庭,让老人独居或者送往养老院是非常不孝的。
维吾尔族家庭养老观念比较强,主张几代同堂,父母一般由最小的儿子赡养,其他儿女长大成婚后必须从家里分离出去。而如果是独生子,一般不与父母分开单过。对父母的“孝”不只是要求养亲,给父母经济上的支持,还要给予老人生活护理、精神慰藉,做到尊亲、爱亲。这种尽孝尽忠的传统已发展成为全民族普遍的伦理道德与社会风尚,并世代相传,使得维吾尔族家庭养老继续发挥作用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民族,不论性别,只是随着时代的發展以及受西方伦理道德的影响,汉族的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另外老年人认为和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经济压力,许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成家之后要照顾四位老人,生活、情感照顾则不会面面俱到,所以有老人更倾向于社会养老模式。社会养老资金来源丰富,更稳定可靠。社会养老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能使老人获得更专业的服务。目前有很多老年人自愿住进养老院,生活清闲,还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儿女也会定期来看望老人,或者接老人回家住段时间再回去。
这名维吾尔族男生受惯有思维习惯的误导,没有意识到汉维文化存在的差异,对汉族家庭伦理思想和目前的养老方式认知不足,就片面的认为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就是子女的不孝,因而造成对汉族学生的误解。
(四)教育文化
案例四:新疆某高校汉族男学生告诉笔者:“有一次,我去阿图什做调研,发现阿图什繁华路段经常有学龄儿童推个小车卖水果,卖馕,还有的年纪不大,就已辍学帮父母打理店铺,修自行车,看商店。有一次,我在买东西时,实在没忍住责问起店主: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跟您一起干活受罪啊?维吾尔族店主一时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气氛很尴尬。”
阿图什人被称为新疆的“犹太人”,他们的经商历史源远流长,从汉朝开始的商业历史和恶劣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阿图什人的经商意识,这种独特的极具韧性又开放进取的商业意识渗透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维吾尔族家长在生活能力教育的倾向上显著于汉族家长,他们格外重视生活实践,十分注重孩子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在市场生活中历练。相对于汉族家长,维吾尔族孩子的成长氛围更轻松,约束更少。有的孩子很小就会在学习之余,帮助父母料理生意,体验生存之道,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孩子成年后,父母会尽快让他们成家独立出去,让他们另起炉灶,杜绝让他们依赖父母。
汉族家长则不然,汉族家长同样重视教育,与维吾尔族家长相比,更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略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汉族家长深受“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首位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家长经常出现生活杂务包办、替办的现象,过分娇惯溺爱孩子,忽略孩子生活实践教育。由于这位汉族男生对阿图什人家庭教育认识的缺失,导致双方互不理解。
三、建议
(一)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的内容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学生的认知程度,将跨文化交际板块循序渐进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上、教材选用上,为学生提供最基础、最真实的资源。教材选编的跨文化交际板块不仅要促进学生感知不同民族间存在文化差异,还应深层次的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只有在相互了解双方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客观的认识交际双方在认知、思维、行为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进而真真意义上增长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行为能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培养。创设跨文化交际情境,开展汉族与维吾尔族学生融通教学、深层次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跨文化交际,通过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真实接触,加强学生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宽容态度,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差异文化的调适能力,进而不断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行为能力,从而达到能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交往学习的目的。
(三)对刻板印象进行策略干预
两种文化相似性多,自我和他者便倾向于更多地喜欢欣赏对方。当自我对他者文化并不了解或两者间缺乏相似性时,自我便倾向于借助刻板印象来了解对方。刻板印象的产生实际上对另一种文化主动探求过程中的一种积极因素,但一般对事物的理解做不到绝对的客观、准确。
交际双方应保持对彼此开放、宽容的态度,学会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辩证地认识事物,学会尊重、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有意识地避免对头脑中已形成形象认识的固化,不断根据具体实际交际情况修正对彼此的印象。还应注意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应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认识的观念,并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认识和分析不同民族的文化,尽量避免交际双方因刻板印象引发跨文化交际失败。
四、结语
本文通过综述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大学生跨文化交际失败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深层次的原因,或因交际双方文化背景不同,或因刻板印象,或因文化认知不足,经常会使交际者在交际中出现非语言上的失误,造成交际误解甚至交际失败。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意见,包括跨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巧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行为能力、对刻板印象进行策略干预。
只有脚踏实地对文化与交际行为进行认认真真的研究,不断地了解和学习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历史人文,对跨文化交际始终持有宽容、开放的态度,才能解决跨文化交际和理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少的出现跨文化交际冲突或失败,才能促进各民族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互相学习,进一步为新疆的稳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2,(06).
〔2〕Stella Ting-Toomey.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3〕Larry A. Samovar et a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P117-118.
〔4〕王德怀.从熟语看维吾尔族的好客习俗文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5〕熊坤新,康基柱.维吾尔族伦理思想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01).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