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罗辉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鼻饲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62±2.57)岁。观察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54±2.52)岁。对比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措施,做好各项生活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制定营养方案。科学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并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适宜的营养方案。②胃管固定。妥善固定好鼻饲管,选用性能好的3M敷贴将其固定于患儿鼻翼两侧,并在颊部进行再次固定,避免因牵拉导致脱落和拔管。③体位护理。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45°,或取半坐卧位,鼻饲结束后应保持30~60min,不宜翻身。④鼻饲前护理。正确配置营养液,应现配现用或放入冰箱内冷藏,有效期为24h;每次鼻饲前确定胃管在胃内,定期更换胃管。⑤鼻饲时护理。注意鼻饲的量、温度和速度,即每次鼻饲量150~200ml,温度为40℃左右,少量多餐,每天5~6次。⑥鼻饲后护理。鼻饲结束后应观察患儿有无食物返流、恶心等不适反应,并给予腹部按摩,以防止腹胀。⑦并发症预防。严密监测患儿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后检测两组患儿的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和体质指数以评价两组患儿的营养状况。同时统计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非计划拔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营养状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及体质指数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5.00%(2/40)较对照组的20.00%(8/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
2.3 非计划拔管率 观察组患儿的非计划拔管率0.00%(0/40)较对照组15.00%(6/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11)。
附表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比(±s)
附表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比(±s)
体质指数(Kg/m2)组别 白蛋白(g/L)血清转铁蛋白(g/L)血红蛋白(g/L)对照组(n=42) 32.81±2.41 2.73±0.54 95.74±12.36 16.61±2.67观察组(n=42) 37.27±2.46 3.52±0.58 110.58±12.43 18.54±2.71 t 6.354 6.305 5.354 3.209 P 0.000 0.000 0.000 0.002
与静脉营养支持相比,鼻饲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营养效果明显等优点,深受患者的青睐[1]。曾玲[2]研究指出,护理干预是提高鼻饲质量的关键环节,在鼻饲过程采用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的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机械通气鼻饲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及体质指数均较优,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均较低,说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各项营养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大多数机械通气患儿因受到自身疾病的影响,加之患儿的年龄均较小,对于鼻饲容易产生恐惧、害怕、不安等情绪,使鼻饲过程中易发生误吸、呛咳、非计划拔管等现象,影响患儿预后。因此,予以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科学制定营养方案,能有效增强患儿的机体抵抗力,满足日常代谢;通过胃管固定、体位护理及鼻饲前、中、后的护理等针对性措施,不仅能有效保证患儿的营养支持,还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本研究实施前应组织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学习鼻饲的有关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对接受鼻饲的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还可以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