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510545)张天蓝 胡婉玲 莫迪
无痛分娩即“分娩镇痛”,临床上使用多种方法减轻分娩时产生的疼痛,使产妇无痛或者尽可能地少痛完成妊娠过程,降低产妇分娩时的恐惧感[1]。此次研究观察椎管内推注地塞米松对于预防无痛分娩患者发热的作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无痛分娩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40例。预防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1.62±1.09)岁,孕周36~43周,平均(39.01±2.04)周。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31.49±1.02)岁,孕周34~42周,平均(38.20±2.12)周。对比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基本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均选用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的药物性镇痛来减轻痛苦。麻醉医师于患者腰椎间隙取小孔进行穿刺,并将适量局麻药或阿片类药物注入到产妇蛛网膜下腔中,对产妇进行镇痛治疗。而后,在导管的一端连接电子镇痛泵,另一端由产妇的硬膜外腔处伸入,产妇对椎管内的给药速度进行自我控制,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自主性推注给药(已设置好每小时的限量,不必担心用药过量的问题)。药物为地塞米松10mg稀释至100mL0.9%的葡萄糖溶液,给药速度为0~2mL/h,观察产妇分娩情况,若有异常状况,及时处理。在分娩结束之前产妇可持续对镇痛泵的自主性控制。且镇痛泵中的麻醉药浓度较低,在安全范围内,不超过剖宫产麻醉使用量的1/5,与剖宫产相比,安全性较高,不会影响产妇的运动和妊娠。使产妇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主动配合、参与整个分娩过程,产妇自身对于给药量和给药速度的可控性也得到了明显加强。在给产妇施行分娩镇痛麻醉时,要考虑不影响产程和胎儿安全的原则下,通过严格地给予镇痛药物,不影响子宫规律性收缩,即可阻断分娩时的痛觉神经传递,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分娩痛苦的目的,把分娩疼痛降到最低,但保留子宫收缩和有轻微痛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发热、头痛、产时延长、宫缩乏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处理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使用%和(±s)描述,分别行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1 两组产妇发热情况的比较 预防组发热率为32.50%(13/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预防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3/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目前,无痛分娩在各大医院中应用较为广泛,且临床效果普遍较好。实践发现,无痛分娩5h后,约1/3患者会出现发热现象,因此进行一定的药物干预可起到预防作用[2]。地塞米松是激素类药物,对抑制免疫系统中的吞噬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等炎症细胞的集聚,以及降低炎症反应中间物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有重要意义,可减轻机体对外界抗原产生的炎症反应。此外,地塞米松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通过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反应。本研究显示,预防组发热率为32.50%(13/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50%(31/40),说明椎管内推注地塞米松在预防分娩患者发热上有一定效果,可明显降低发热率。此外,预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提示椎管内推注地塞米松应用于无痛分娩后价值突出,可降低对产妇身体损害。
综上所述,椎管内推注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无痛分娩患者发热情况,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无痛分娩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