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珍,秦彩容,韦晓静,王远玲,陈宝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妇产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由于女性怀孕及分娩时对其盆地骨骼与肌肉产生一定影响,许多产妇分娩后出现遗尿、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这些症状即为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1]。许多专家学者均针对女性产后子宫及盆地修复手段进行研究,采取包括使用收腹带、进行肌肉锻炼等方法优化修复效果。但女性产后可因多种因素影响不能按时复诊实施盆地恢复治疗,故如何实现院外治疗成为提高其盆地功能恢复的中药途径。本文中建立持续性干预通过实施长期延续的院外护理监控来优化女性产后盆底肌恢复效果,研究发现该方向效果满意,现展示如下:
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324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60例与对照组1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恢复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使用产后持续性干预护理。纳入标准:产妇于我院完成分娩并接受产后护理;产妇对研究方法知情同意且配合良好且在研究实施期间未出现失联、退出等情况。一般资料:观察组年龄范围(21-37)岁,平均年龄(29.3±8.1)岁,初产妇107例,经产妇53例,单胎124例,多胎36例,顺产113例,剖宫产47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1-38)岁,平均年龄(29.6±8.4)岁,初产妇109例,经产妇55例,单胎129例,多胎35例,顺产119例,剖宫产45例。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研究内容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盆底肌恢复护理:门诊宣教、盆底功能检查与评估、康复锻炼指导、规定复诊时间等[2]。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使用产后持续性干预措施,内容如下:a.出院前干预:产妇出院前将主治医生与责任护士的手机号与微信号留于产妇,进行盆底功能相关知识与盆底肌康复锻炼宣教,保证产妇对以上知识具较好掌握程度;b.信息化平台:建立包括订阅号与微信群两个板块的微信平台,订阅号中负责推送产后恢复、盆底恢复、育儿知识等内容,微信群由医生与护士共同管理负责处理产妇的产后恢复及育儿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措施;c.院外监控:由护士进行院外监控干预,关注产妇的产后恢复锻炼情况与自护情况,每周进行一次统计与分析并汇报给主治医生,与主治医生共同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保证产妇的院外自护能力。
评价指标:①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产妇产后盆底肌与功能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满分50分,分值越高则掌握程度越好;②盆底肌恢复情况:盆地肌群及功能状态、子宫复旧状态、排尿状态与性生活状态评分,满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状态越好。
研究使用spss20.0版本统计计算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取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²检验,a=0.05为标准,P<0.05为具统计意义。
表1 两组产妇知识掌握几盆底肌恢复情况分析(n/分)
产妇因怀孕与分娩对身体带来的生理性影响可出现漏尿、遗尿、性生活障碍等多种盆底肌功能障碍综合征,对产妇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使产妇的夫妻感情受到影响[3]。临床中许多学者均对该疾病的治疗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发现实施严格的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但因产妇产后通常不能花费较长时间停留医院故治疗干预效果不佳[4]。本文中笔者设计产后持续性干预方法以优化产妇的盆底肌恢复效果,出院前对产妇实施盆底肌功能及恢复锻炼宣教,出院后以微信平台为基础实施长期院外干预,由订阅号传递最新的产后恢复知识与技巧以及育儿知识,由微信群实现与患者的及时通讯,提高医疗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效率与密切程度,从而实现院外护理干预的长期监控,优化产妇盆底肌恢复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知识掌握评分、盆地功能评分、子宫复旧评分、排尿情况评分、性生活评分[(47.34±0.57)分,(8.33±0.21)分,(8.54±0.29)分,(8.67±0.39)分,(8.66±0.42)分]均优于对照组[(42.17±0.63)分,(7.92±0.34)分,(8.07±0.31)分,(8.15±0.27)分,(8.15±0.53)分],P<0.05。
综上所述,使用产后持续性干预措施可优化产妇产后盆底肌恢复效果并优化产妇对盆底肌恢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