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实施心理护理对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应激的影响效果

2018-10-20 07:53张淑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常规冠心病

张淑玲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前,极易产生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后果治疗的效果,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这样才能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做好充足的准备。基于此,本文对冠心病这一疾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女17例,男18例,年龄52~68岁,平均年龄为(48.2±6.7)岁。病程为5~10年,平均病程为(13.2±3.6)年。实验组:女15例,男20例,年龄48~64岁,平均年龄为(47.9±6.5)岁。病程为4~9岁,平均病程为(11.3±4.5)年。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和药物护理等等,基于常规护理,给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1]。首先,作为医护人员要了解清楚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心理基本情况,并告知给患者涉及到疾病的相关知识。其次,医护人员要强化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并尽可能地予以满足。同时,应让患者正确地看待自身的病情,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需注意的是,在接触患者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持有亲和和真诚的态度[2],这样不仅能够让患者产生一种信任感,还能够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再次,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心理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并让患者家属一起配合心理辅导的工作,或者采用一些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得以缓解。最后,要密切地注视患者的心理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医护人员需及时地进行干预,这样才能够尽早地助于患者解决问题[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要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请看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常规组 35 56.5±4.2 49.7±3.4实验组 35 42.6±4.1 38.3±2.9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9例患者感到不满意,13例患者比较满意,13例患者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4.2%。实验组:3例患者感到不满意,16例患者比较满意,16例患者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1.4%,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

3 结论

因紧张刺激而出现的一种紧张状态即心理应激,一旦出现心理应激,极易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以及躯体功能。但是在临床上,很多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却没有得到重视,从而漏诊,继而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后康复以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所以作为医护人员,要密切地对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病情变化进行观察,一旦患者出现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需在第一时间对其实施心理辅导,并采取其他的措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其以一种积极乐观地心态面对自身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保障护理的效果。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选取了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从多个方面实施了心理护理。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要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4%,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这代表,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等不良情绪,助于患者用一种更为健康和积极地心态对待自身的病情。

总而言之,心理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护理,可有效地缓解患者产生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广泛地应用以及推广于临床。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常规冠心病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常规之外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别受限于常规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