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雪丽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01)
前言:以当前的医疗水平来看,约有43%的患者,会在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发生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此次研究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对其使用了胃液回输,起到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共有30例患者到我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并使用肠内营养支持。纳入标准:①接受肠内营养支持超过7天;②生命体征基本稳定;③胃肠功能障碍为Ⅱ或Ⅲ级;④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接受此次研究;⑤因大手术后胃痰、严重创伤等因素而造成胃肠功能障碍;⑥胃肠减压量达到500ml/d以上。排除标准:①胃肠功能障碍达到Ⅳ级;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全部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在(43~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7±2.3)岁;实验组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在(44~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2.5)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数据,P>0.05,均未体现明显统计学差异,可进行临床对比。
1.2.1 肠内营养支持
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在平稳水平的前提下,由护理人员为其插入鼻胃管和鼻空肠管。在营养支持的前2天,主要为患者提供短肽型悬浊液;2天后,为患者提供整蛋白型营养剂,通过鼻空肠管泵入患者肠内,营养液输入速度应当控制在20ml/h,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可适当提升营养液输注速度。在为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7天后,如果患者达到目标热量105kJ(kg·d)以上,即为停止对其使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为患者安排正常进食;若患者无法达到目标热量,可根据其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营养支持量。
1.2.2 胃液回输
实验组患者通过鼻胃管收集胃液,收集频率为4h/次,由护理人员观察胃液量及其颜色。实验组使用改良后的密闭式胃液回输装置,将患者胃液同营养物质一同回输至患者肠内,每天回输6次,每次回输150~250mL;对照组患者使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胃液。
在两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前1天、营养支持后7天,分别对患者体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热卡量达到62.7kJ/(kg·d)的人数,计为营养达标人数。另外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腹胀、腹泻等。
如下表所示,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水平大致相同,肠内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水平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提高幅度更大。另外,实验组共有14例患者的肠内营养水平达到标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例。P<0.05.差异明显。
表1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对比
如下表所示,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运用胃液回输的实验组患者,仅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9例,发生率达到60%,P<0.0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被送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多处于病情严重阶段,机体功能及生命品质大幅降低,尤其是在进入重症监护室早期,往往无法凭借常规手段进食[1]。相比较于静脉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成为重症监护室患者营养支撑的常用手段[2]。但是受到医疗水平限制,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此次研究使用改良后的密闭式胃液回输装置,为患者进行胃液回输。该装置中包含引流袋、肠内营养泵、连接管、输出管等部分,与患者胃管连接,可实时监测胃酸流量,并对其进行实时过滤,过滤后将胃液输入至营养泵中,最终进入患者肠内,实现了回收、过滤及回输的一体化。由于胃酸中包含大量的消化酶和电解质,有助于改善患者肠内营养的吸收利用,降低肠功能障碍,加强对肠粘膜的保护,抵御肠源性感染的侵扰,提升肠内营养支撑效果[3]。尤其是在重症监护早期,适量的肠内营养能够增强患者的肠道免疫功能,减少应激代谢反应的发生,保障其微生物水平,为患者病情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促进患者肠内营养水平的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将胃液回输运用于重症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提升其肠内营养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