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芳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帕金森病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也为典型的慢性病症,该疾病的产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症状为肌肉僵直、震颤等,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等有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多见于老年人群,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向为药物治疗,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措施非常的重要和关键,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如何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成为了关键所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帕金森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特对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64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64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51-85岁,平均年龄为(62.21±1.2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52-86岁,平均年龄为(62.26±1.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我国2016版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确诊本次所研究的患者均为帕金森患者;在实施研究前,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依据原有的护理制度,严格执行。
观察组为临床护理路径,措施为:①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况进行充分掌握,然后,依据现有医疗资源,查阅相关文献,为患者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②依据每位患者的自身病情存在差异性,对护理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严格遵循护理路径的同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对病情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实施护理干预。③针对患者治疗阶段的不同,结合患者家属的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和护理的相关知识,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让患者清楚的认知自我,掌握自我护理知识和措施。④应明确患者的护理内容,严格执行,所有的护理操作应有章可循,护士长应做好监督工作,发现差错,及时纠正。
观察两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自理能力、满意度评分情况。自理能力评分依据自理能力分级及评定量表实施评定,总分100分,评定分数越高,自理能力越高,反之,自理能力越低。认知功能评分依据认知功能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总分100分,评定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高,反之,认知功能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依据生活自理能力等级评估表实施评定,总分100分,评定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高,反之,生活能力越低。满意度评分依据问卷答题的方式进行调查,总分100分,调查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反之,满意度越低[3]。
将本次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处理,平均值用(±s)表示,组间检验用t表示,P<0.05,统计学有意义。
观察组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自理能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帕金森病作为典型慢性神经系统病症,也为进展缓慢的疾病,主要发病于老年人群,一般的症状为社会功能、运动功能、神经系统功能降低,其中,最为显著的降低为运动功能,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应给予重点关注[4]。
表1 两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自理能力、满意度评分情况(±s,分)
表1 两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自理能力、满意度评分情况(±s,分)
项目 自理能力 生活能力 认知功能 满意度观察组(n=30) 86.24±1.26 85.31±1.24 85.43±1.27 86.14±2.13对照组(n=30) 72.35±2.45 72.15±2.17 73.24±2.16 72.46±2.37 t值 4.6352 4.5124 4.8451 4.6234 P值 <0.05 <0.05 <0.05 <0.05
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因医疗技术目前存在的局限性,针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在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护理质量显得极为的重要,能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产生影响,呈正比关系;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人性化、全方面的护理模式,在帕金森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对患者基本资料的充分掌握,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将护理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而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满意度,在帕金森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极高,在患者选用护理措施时,临床护理路径值得优先选用[5]。
综上所述,帕金森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各项临床症状得到很好改善,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帕金森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