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丽,赵龙平
(连云港市康复医院三病区,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常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1],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病程慢性迁延,逐渐出现精神衰退,表现为行为退缩、意志减退、生活懒散、不讲究卫生,丧失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男性患者尤为突出[2];且凡住院治疗一次以上者,强调终身服药维持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而给予优质、全面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延缓慢性衰退现象,降低复发率[3]。为了进一步探讨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将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干预周期三个月。研究表明,采用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延缓慢性衰退、提升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等均有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4];(2)小学以上文化程度;(3)病程≥3年,经抗精神病药物治≥2年;(4)患者自知力大部分恢复,病情稳定,精神病阳性症状基本消失并已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排除标准:(1)智商<70;(2)伴有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酒精及药物依赖;(3)存在自伤、自残、自杀自杀倾向患者;(4)有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5.92±5.86)岁;病程5~21年,平均病程(14.42±3.24)年;小学文化4例,初中文化程度16例;高中及以上10例;已婚20例,未婚6例,离婚4例;在职12例,无业18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5.85±5.81)岁;病程4~22年,平均病程(15.38±3.56)年;小学文化5例,初中文化程度17例;高中及以上8例;已婚19例,未婚6例,离婚5例;在职13例,无业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护理宣教、睡眠护理宣教。
1.2.2 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2.1 成立专业的健康教育小组,护士长任小组组长,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集体培训,以提升小组成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健康教育。
1.2.2.2 实施连贯性健康教育模式:(1)患者首诊时护理人员应向其介绍主治医生及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和情感安慰和鼓励,让患者体会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爱、重视及尊重。启发患者对自身认知的分析,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依据患者自身文化水平和认知状况,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使用健康教育工具,如相关知识处方、图册、幻灯片等形式,向其介绍疾病的发生原因、症状、注意事项等。(3)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后,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知识,如用药方法、禁忌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告知其长期定时服药和定期复诊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或者家属采取能促进自我服药管理的方式,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的正向作用。健康教育结束后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以便加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巩固,改进自我管理和调控。(4)制定阅读计划:每天阅读健康书籍2小时,上午、下午各1小时,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5)指导患者家属学习精神疾病相关知识,为其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其与家人、社会接触的机会,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社会交往;指导家属帮助患者保管药物并监护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6)每周一次电话、短信随访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服药规律、阅读规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情况,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教育计划,实现循环教育。
1.3 观察指标
(1)运用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属性,且易于实施的简版认知测试工具-精神分裂症简明认知评估工具(B-CATS)[5],对患者工作记忆、言语流畅性、言语 记忆、运动速度、执行功能和注意及信息处理速度6个维度进行快速总体认知功能评定。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强。(2)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6]对患者进行日常生理能力评定,共14项俩部分内容,包括躯体生活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评分为4个等级,总分20分未完全正常,大于20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3)将自制并经专家认可的疾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和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疾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服药依从性、社会交往能力三个方面的达标情况。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包括对健康教育、护理服务等10个条目的评价,每条目10分,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60~80分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率/总调查人数×100%[7]。两份调查表各发出60份,收回60份,收回率为100%。(4)采用调查员电话和入户跟踪随访方式,随访一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检验,计量资料以 (±s) 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定得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者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s,分)
2.2 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和满意度调查及跟踪随访疾病复发调查结果分析:
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社会交往能力达标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跟踪随访一年,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率3.33%(1/30),对照组复发率13.33%(4/3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知识和满意度调查及跟踪随访疾病复发调查结果比较[n(%)]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呈慢性迁延性,常反复发作,其精神活动逐渐衰退,日常生活能力日夜下降,社会功能明显降低[8]。而且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往往不高而严重影响预后,导致复发[9],在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全面、规律、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疾病知识、服药依从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延缓衰退,降低疾病的复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并对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利于促进其遵医行为,本研究还显示,实验组患者在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能提升门诊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衰退,降低疾病的复发,改善患者的预后。另有研究显示,加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衰退,恢复社会功能,促使其回归社会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门诊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和教育以及后续护理十分必要[10-12]。
综上所述,在药物的基础上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加入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同时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反复,延缓衰退,恢复社会功能,促使其回归社会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